扎根于群众生活中的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歌舞,在悠久的历史上,经常是中华民族艺术生活的共同源泉,各民族人民生活方式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存在着不同的民族特点,在艺术上也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形式。
“谐”又叫“弦子舞”,在藏族中俗称“谐”,在藏族的历史中,它是最普遍、最繁盛的艺术形式。每逢节日集会时,在胡琴的伴奏和带引下,众人围成圆圈起舞,时而围集,时而散开,时而又似长龙摆尾绕圈而行,一起抒发着心中的欢快的情绪。随着胡琴发出的阵阵颤音,舞步也顺着带有一定的颤法,它的“拖步”“点身转步”等表现了这一特点。弦子舞舞姿圆润、流畅、优美抒情,多彩的长袖在空中飞扬,是一种群众自娱性的舞蹈,也是藏族人民祈愿祝福吉祥的舞蹈。
“果谐”是流传在西藏广大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和、载歌载舞、顿地为节、连臂踏歌的自娱性集体歌舞,常见于村头、广场、打麦场上。节日里,人们往往从日出跳到日落,从深夜跳到天明。节日里,场地上摆着一缸青稞酒,人们围着酒缸拉圈起舞,男女各站一边,分班歌唱,从左到右沿圈踏步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之后,有“谐本”,开头以“咻咻咻咻”或“噬噬噬”的叫声,或一起拉手叫“啊呀嘿!当下此人,宋甲月拉!”和着节奏,开始踏地舞蹈。这种叫声犹如汉语中喊“四,一起跳”。“谐个”起到了激发情绪、整齐步伐、共同起舞的作用。跳完歌头,紧接着是一段快速歌舞,男方跳一段后女方跟着也跳一段,出现男女舞蹈竞技的热闹场面。跳完数遍后又由“谐本”带头喊“咻咻咻咻”或说一段快板,边说边跳统一的步伐,借以把舞蹈推向高潮,共同结束。这种和着快板边说边跳的跳法叫“谐休”,就是尾声、结束步。
音乐特点:音乐极富歌唱性,结构简练,歌词每句六个音节,四句为一段,内容丰富,有歌颂爱情、歌颂家乡生活的,也有描写自然景物和真挚友谊的。曲调特点:短小而优美,节奏富于舞蹈性,舞时,男女分成两个圆圈,由拉弦子者带领自右至左绕圈歌舞,为首者领唱或奏一曲后,…众人接唱,载歌载舞。伴奏乐器:弦子、串铃、笛子等。
(二)蒙古族歌舞——安代的音乐特点
在蒙古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中,还有一种叫“安代”的民间舞。安代舞是科尔沁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在蒙古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鸿雁排阵观安代,骆驼流泪听琴声”,这里的“安代”就是指“安代舞”。“安代”旧表演形式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始于占卜、治病,如:某村某家的姑娘或媳妇生病久治不愈,于是请“博”来占卜。“博”曾经影响蒙古人民几千年。以至于“博”在行术、施教中的音乐、舞蹈、唱调、服饰、道具至今仍流传在民间。
“博”中的舞蹈,从前不是人人可随意跳,只有“博”主持祭典仪式或行术治病时才跳。“博”的舞蹈分四个阶段。第一段,拜神、请神,以歌为主,手持单面鼓,迈着细碎、平稳的“平步”敲击为节,曲调缓慢,悠扬。第二段,治病,以舞为主,边舞边做一些诡秘、怪诞的表情,情绪逐渐激昂,狂热直至疯癫,动作激烈、奔放。第三段,表演带有游戏、模拟各种野生动物的图腾舞蹈。一般地说,这些舞蹈,气氛轻松,形式活泼,具有鲜明的个性。第四段,谢神、送神,以唱为主,边唱边击鼓,从容和缓地来回走动,曲调缓慢,哀伤,低沉。
蒙古“博”中的舞蹈形式,是集歌舞、鼓技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击鼓而舞,载歌载舞,鼓、舞结合。鼓舞,就是从“博”歌舞中衍生出的一个舞种,它的动作、风格、特点,与“博”歌舞中鼓舞相同,但糅合进了很多新动作和技巧,使鼓舞富有了蒙古男性的矫健、雄姿、健美的阳刚之气。
现在“安代”多为群众自编、自演,是自娱性、群众性的歌舞形式,群众非常喜欢。蒙古人民将“安代”形式中原有的民族性的精华加以发展,回复原貌。参加者自然围圈站立,手握绸布或提衣襟下摆,在歌手领唱下,边随声附和边按逆时针方向踏动而舞。舞蹈有一定程序,一般为:站起、慢走、行进、劝慰、起兴、送行等。动作以在原地踏步摆绸,移动踏步绕绸,绕圈跑跳步挥绸,双吸腿跳落甩绸为主,舞姿奔放,情绪明朗,场面沸腾,群情激昂,表现了蒙古族劳动人们淳朴、热情、粗犷的健康气质。[22]“安代”的特点:绸巾、舞姿浑然一体、载歌载舞兼容并包。手持绸巾而舞,是它的主要特点。绸巾的动作有圆韵、横韵等,贯穿整个舞蹈,以“跺步”“踢步”“跑跳步”“双吸腿跳转”等步法构成了它爽朗开阔的风格特点。安代舞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健康活跃的艺术特色,为蒙古族人民所喜爱。
曲调特点:常用2/4、4/4…不同节拍作对比,歌词曲调都相当丰富,每首歌舞都比较简短,一般有上下句。(www.xing528.com)
农乐舞是最有农耕生活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是古代农业丰收后,人们聚集饮酒、歌舞娱乐的遗风,后来发展成为农忙季节农民自行结成互助组织中的娱乐活动。即每当夏收农忙时,农民自行组合,清晨同去大田劳作,黄昏返回村庄,在转换劳动地点的路上,边行进、边歌舞,以此调剂劳逸的民俗活动。
农乐舞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改善,伴奏乐器增添了唢呐、太平箫、杖鼓、法鼓,使形式更为丰富多彩。表演中增加了官吏、猎人、农妇、假女(男扮女)、舞童等人物;增添了“小锣舞”“杖鼓舞”“假面舞”“象帽舞” 等内容。其中“象帽舞”最有特色,舞者戴特制的头盔,上有可以旋绕的长缨,舞时摆动头部使长缨在头顶、身侧旋绕飞舞。手中击打着小鼓,以“喜鹊步”跳跃前进,如腾空遥射,如冲锋向前,而头上的长缨不断旋绕,充分表现出朝鲜族劳动人民劳动之余、丰收之后的乐观精神与欢快情绪。此舞是随着朝鲜移民传入东北地区的,又逐渐发展为中国朝鲜族喜庆节日中的表演性舞蹈形式。其中的“舞童舞”由儿童站在大人的肩上表演,而且像大人一样也戴着象帽,让飘带在空中旋绕飞舞。
辽宁本溪的朝鲜族有以歌舞祈丰收的风习的“乞粒节”,舞蹈与农乐舞相同,但叫作“乞粒舞”,并把儿童的上肩表演叫作“双层舞”,都是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舞蹈。农乐舞的雏形会使我们联想到汉族在秧田劳作中的“系鼓互歌”,“舞童舞”使我们即刻想到花鼓灯中的“上肩”和宋代的“乘肩小女”,这些都是农耕文化型古代乐舞在民间舞蹈中的遗存。
音乐特点:伴奏音乐由十二段不同“长短”的曲调组成,称“农乐十二槌”,音乐欢快热烈。伴奏乐器:小锣、长鼓、小钹、鼓、锣、唢呐等,旋律部分主要是唢呐吹奏,由持小锣的舞者指挥舞蹈动作的变换。
孔雀舞是最具特点的民间表演性舞蹈,广泛流传于云南省德宏、西双版纳、景谷、孟连、耿马等地区。孔雀舞的产生来自傣族生息的自然环境。在德宏、西双版纳、孟连、耿马等地区,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和热带雨林、亚热带阔叶常绿林、温带山地、苍藓林及高山针叶林。在这里生息繁衍着各种野生动物,如亚洲象、云南野牛、虎、豹、熊、小鹿、长臂猿、蛇、蟒、蝴蝶、孔雀等。生活在森林地带的傣族百姓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息环境,热爱丛林动物,其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特征也多是对丛林动物的模仿,并体现出很高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孔雀舞、狮舞、豹舞、蝴蝶舞、象脚舞、鹿舞、鹤舞、蛇舞、鹭鸶舞、鱼舞等。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孔雀舞。
孔雀舞的创造源自滇池地区多孔雀的自然环境。“云南滇池地区出土的很多汉时青铜器物上都有孔雀。有孔雀纹铜锄、孔雀头纹铜锄、孔雀纹铜铲、三孔雀铜扣饰、铜孔雀、孔雀杖头,在‘纺织场面贮贝器’胴部,有线刻孔雀四只,又有圆雕孔雀四只于器身,还有孔雀衔蛇等。”云南地区出土这么多有关孔雀的文物,说明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喜爱孔雀。傣族人喜爱孔雀,不仅是因为孔雀羽毛的美丽和温和的性格,还在于傣族人崇信孔雀带给他们生命的稻谷,“天神叭英为了帮助叭阿拉武建勐,放出孔雀,飞到远方去寻觅谷子,将未消化的谷子作为种子,从此人们开始了农耕”。这是傣族人喜爱孔雀的深层原因。傣族是稻作农耕民族,自唐以来便进入农耕时代,其发达的稻作生产技术也影响和帮助过其他少数民族。傣族人居住在依山傍水的亚热带平坝,这里常年稻谷飘香,孔雀飞翔,一派秀丽风光。傣族人们热爱自己的家乡,以模仿孔雀的简单动作和群孔雀变换的简单队形,创造出美丽的孔雀舞。
孔雀舞最早的表演是舞者身穿道具表演,表演时,舞者头戴宝塔形金冠及面具,身穿用竹篾子做的孔雀架子道具,做模拟孔雀走路、飞跑、吃水、抖翅、飞翔、开屏等动作。后来,由于笨重的孔雀架子妨碍职业民间艺人的表演发挥,因而得到民间艺人的加工改良,去掉孔雀架子,变成徒手表演的孔雀独舞、孔雀双人舞和孔雀三人舞。
音乐特点:以打击乐器伴奏,曲调轻快活跃,风格独特,多为徵调式。伴奏乐器:象脚鼓、锣、钹、葫芦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