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原称“琴”,因琴面缚弦七根,又称为“七弦琴”。“古琴”这一名称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古琴音乐主要在士大夫阶层流行,还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宫廷雅乐中,演奏形式主要有独奏、琴歌两种类型。
(一)古琴音乐概述
古琴音乐是文人音乐的集中表现形式,通过历代的发展,一直延续至今。古琴音乐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含义。
首先,古琴艺术从表演的概念上来讲,它并不是一种倾向于表演的艺术,它在中国文人的文化中是一种注重自我体验和自我修养的方式,是文人志士修身养性的一种形式,因此,它的演奏指向并不针对听众,而是自我沉醉。
其次,古琴音乐从演奏的场所来讲,大多是在一种相对狭小和静谧的空间(书房或厅堂),即使处于自然之境,也是一种悠远静怡的场所,而非喧闹之市井或广场,或宽敞的大厅。环境与它所传达的文化是相协调的。在古代,古琴演奏所需要的“沐浴更衣”“焚香静对”的氛围也是它的文化表征。
再次,从表现美学上看,古琴这件乐器从制作材质上就颇为讲究,面板多用桐木或杉木,底板用梓木;木质和漆灰经长期的演奏震动,漆面上会出现断纹,更增强了古朴和苍茫的音色,传达出的声音清幽淡远,而它演奏中的散音、泛音和按音以及演奏法上的诸多要求,使其产生出缥缈的效果、无穷的回味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此外,镌刻于古琴底板上的“铭文”还充满了古典而浪漫的诗意美。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古琴文化特殊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怀,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去想象和体会。
从古琴的表演美学上看,历代文人对此有较为详细和经典的论述,明末清初的琴家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是集中体现。《溪山琴况》提出了有关古琴表演的诸多技术与表现上的要求,二十四况包括: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其核心是和,而后清幽淡远、古朴典雅。其中提出的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的追求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从弦、指、音、意的合中达到形与神的贯通,以至和的最高境界。
田青在《古琴的人文精神》中把古琴精神提炼为五敬:敬己、敬人、敬天地自然、敬先贤和敬后人。敬己就是指古琴作为个人修养的工具,具有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的价值取向,它不是为大众交流和娱乐大众而产生的。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人是指古琴除了为自身的人格修养,也遵循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也要为知音、为朋友而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就是古琴对艺术、对艺术家和对知音的尊重的体现。敬天地自然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从古琴的传世曲目《高山》《流水》等的命名,还是从它的演奏环境与自然的融为一体,都反映了把文化与自然的契合作为音乐的最高境界的追求。敬先贤是指古琴提倡对古代圣人的创造的尊重,崇古本身作为古琴文化的审美样态,有一定的保存和保留的价值。敬后人是指它专门为后人留下了创作和发展的空间,它的减字谱需要琴家来“打谱”,根据古琴演奏的规律进行再创作,这种创造性正是古琴文化所体现的特殊的魅力。这五敬对古琴的人文精神做了较全面的总结,是古琴所凝结的传统文化的缩影。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文人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琴棋书画皆通的文人概念在当代已经显得很奢侈了。古琴艺术流传到当代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除了尚存的一部分遵循古琴演奏传统的琴家和琴派以外,社会上的古琴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方向,古琴与电影的结合是现代社会古琴音乐发展的一种集中体现。如1998年周晓文导演的《秦颂》中就有大段的古琴音乐以及古琴表演;2009年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剧情中又有非常重要的古琴音乐段落。高度商业化的电影使得古琴艺术为适应电影剧情的需要而不得不进行突破传统方式的改变,从而清幽淡远的意境转变成了戏剧性的张力。无独有偶,商业化的电影在运用古琴的细节中,是与特定的历史情节和文化表现意向相符合的,虽然古琴文化的传统内涵有所改变,但从电影艺术和声音艺术的角度来看,古琴音乐不仅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表现了历史感中的现代审美,而且借电影这种大众艺术,使自身迅速被大众所了解、认识甚至喜欢。不得不说古琴在当今社会中的这种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当然,这只是一种发展的方式。此外,还有一些从事着各种职业的爱好者开始学习古琴,借以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或浸染中国传统精神,但其中不乏附庸风雅的心态。一方面,跟所有艺术一样,古琴音乐也正接受着商业化的挑战,但商业化并非完全没有价值,也不必全盘否定;另一方面,古琴音乐也因自身的传统意蕴抵制着过分偏离艺术精神的行为,因为它至高至纯至美的艺术格调与庸俗的风气本身就是格格不入的,是无法协调的,所以,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它被庸俗化。但应该坚持“为艺术而艺术”的核心审美价值立场,坚持从艺术出发,在艺术中寻找价值,而非为价值而艺术,那它的发展就是有意义的。
(二)古琴形制
古琴的制作自汉魏时期就受到重视,历代都有斫琴的记载。《诗经·定之方中》中的“椅桐梓漆,爱伐琴瑟”说明了梓、桐是制造琴瑟的理想木材。古琴长约1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6厘米,音箱由整块木头挖空而成。琴面首部顶端为琴额,琴面的反面为琴底。古琴附件包括岳山、承露、轸池板、琴轸、冠角(护轸)、雁足、尾托、龙眼、琴弦等,一般都采用玉石、象牙、牛角或硬木制成。
斫琴大多是通过“口传心授”在历代琴家、斫琴家之间流传。这些经验仍然影响着当代的古琴制作。古琴的形制多样,有伏表式、神农式蕉叶式、仲尼式、伶官式、落霞式、亚额式、师旷式、响泉式等20多种,当代制作最多的款式是仲尼式、伏羲氏、落霞式和蕉叶式。虽然古琴款式很多,但基本琴体构造和音色并无大异,差别主要在于琴体两侧的弧线变化不同。古琴全身用生漆罩住以便于演奏和保护琴体。随着时间流逝,经过不断震动和风化,灰胎就逐渐从漆中泛出生成种种裂纹,琴人称之为“断纹”。因保存时间及木质纹理的不同,漆胎的厚薄及有无布底等因素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断纹。其中以蛇腹断和细纹断最为多见,以龟纹断最为名贵,索来有“千金难买龟背断”之说。古琴上还会有历代斫琴者和收藏者锈刻在其背面的文字和印章,称之为“琴铭”。
古琴乐器本身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古琴长度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琴体依照凤凰身形斫制而成,相应地有头、颈、肩、腰尾、足等称呼,以求吉祥安泰。琴体上部凸起呈弧形,下部扁平,反映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古琴前广后狭,以示尊卑之别。相识《琴道》中记载:“琴长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数;厚寸有八,象三六数;广六寸,象六律。上圆而敛,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广下狭,法尊卑之礼。”琴底有大小两个音槽,大的称“龙池”,小的叫“凤招”,有山水龙凤之意。古琴原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又加两根弦。文弦“少宫”及武弦“少商”,象征君臣之合恩,合称“文武七弦琴”。古琴琴面的十三徵代表了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古琴的三种音色,即泛音、按音和散音,象征着天、地、人之和合。
古琴音域宽广达4个八度多(C-d),有7个空弦散音,147个按弦音和十三徵上的91个泛音。低音浑厚结实,高音清亮甜美。古琴采用三分损益律和纯律相结合的律制,传统琴曲《碍石调·胸兰》中用到了3、6、8、11徵上的泛音,证明在公元6世纪时,纯律已在古琴上得到应用。
(三)古琴的演奏方法
古琴有散、按、泛三种基本的取音方式,左右手技巧有70多种,能演奏出丰富的音高与音色的变化形态。在古琴上可用双弦奏出同度八度、五度等音程。同样音高的泛音,可以在弦上不同部位奏出音色各不相同的乐音。
“走手音”是古琴最具特色的演奏方法之一,即在弹奏谱面音高时,双手根据音高做出实际弹奏动作。由于古琴没有品、柱或码,因此有效弦长较长,尾音绵长,走手音实际的音响效果是弹奏出的余音通过左手滑动,尾音会发生音高变化,有的走手音甚至可以上下滑动达七八个音位,弹弦后的余音(余的)越来越微弱直至消散,类似书法的“飞白”或山水画的“留白”。由于古琴一弦多音,所以多用滑音,由此产生“绰”(本音所带的前上滑音)、“注”(本音前的下滑音)、“吟”(本音发生后围绕本音先上后下来回滑动)、“猱”(本音发生后围绕本音先下后上来回滑动)等。由于这些乐音弹出后音高有所摇摆,所以“绰、注、吟”也被称为“摇声”,这些构成了琴韵的虚声,使得古琴的演奏音、韵兼备,虚、实映照。
记谱法有古代的文字谱、减字谱,现代的简谱、五线谱和混合记谱。目前已知传世最早的古琴谱是汉魏时期的文字谱,主要是关于古琴定弦法、演奏弦序、徵位、左右手指法及技法的文字说明。中唐的曹柔完成了由文字谱到减字谱的改进,以减笔字将上述各要素合成为一个谱字。明代首次出现了“右手八法”概念,至清代,右手指法已经相当成熟规范并沿用至今。减字谱的优点是记录弹奏的音位、手法非常详尽。弹琴时,右手主要拨弦,左手按弦取音。右手弹弦时,运用大指、食指、中指、名指(无名指),而不用小指(禁指)。向外弹(从身体一侧弹向琴徽一侧)…称为“弹出”,向内弹(从琴徽一侧弹向身体侧)称为“弹入”,古琴或字谱的常用符号分为右手指法符号、左手指法符号、音别符号、速度符号及其他符号。据查阜西的《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记载,古琴共有大约1070种有名或无名的指法。如今,大多数指法已经不再使用,但仍有50多种指法在演奏中经常使用。
1.左手指法
左手按弦只用大(大指)、人(食指)、中(中指)、夕(无名指),不用小指。按弦时,大指按弦要求半甲半肉,是以左手大指指甲外侧边缘的中间位置将琴弦按在琴面上,不可以纯指甲按弦;食指用指尖压弦;中指按弦一般用于一弦,用中指指尖压弦;无名指按弦的部位是无名指端外侧一角的甲与肉相交处的指肉,要做到取音要准确,平正坚实。左手的基本指法有以下四种。
绰:做上滑音。
注:做下滑音,好似流水。
吟:做像颤抖一样的滑音。
猱:做来回有节奏的滑音。
此外,还有很多左手指法符号,具体如下。
上:按弹得音后,左手不离弦带音向上走。
下:按弹得音后,左手不离弦带音向下走。
进:与“上”弹法相似,但只“上”一个音位。
退:与“下”弹法相似,但只“下”一个音位。
复:回复到原来的音位。
消:近似于“下”,但较慢。“淌”使“下”进行的音过程略缓、有滑奏效果。
撞:按弹得音后,左手带音向上急撞一位、然后迅速回复原位。
浒:按弹得音后少息、左手带音向上走。
逗:趁右手弹弦时,左手迅速带音撞一位。
往来:按弹得音后。左手不离弦带音退一音位,再回原位,再退一音位,再回原位,再退一音位。
进复:按弹得音后,左手不离弦带音向上走一音位为进、再回到原位为复。(www.xing528.com)
退复:按弹得音后,左手不离弦带音向下走一音位为退、再回到原位为复。
落指吟:左手按弦即吟。
虚按弹得散音后,左手手指轻点弦上,遏止余音。
抓起:左手大指将弦带起而得音。
掐起:大指按弦弹一声后,无名指按于大指的下一个音位,同时、大指将已弹过的弦掐起,大指掐起时使用大指甲左侧边缘将弦向内拨、此时在名指所按音位上出声。
长吟:在时值长的音位上多次作吟。
定吟:不移动按弦音位,只掘动手腕的吟,是速度快而幅度极小…的吟。
细吟:幅度小速度快的吟,与定吟的区别在于“细吟”是移动音位的。
急吟:动作急速的吟,与细吟类似而幅度略大。
缓吟:动作缓慢的吟。
2.音色符号
古琴的音色符号主要有三种:泛音、散音和按音。在传统琴学中,以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象征“天地人和”。
泛音:左手指在琴徽处轻轻一点…,右手同时弹弦。
散音:即弹奏空弦。
按音:左手在琴面上按弦而弹。按音弹法一般不在某音或段落前注明。
泛起:泛音句或泛音段落开始。
泛止:泛音句或段落止。
3.速度、节奏与其他符号
少息:略作停顿之意。
大息:停顿较长。用于需停留数拍之长音符。
急:急弹。
缓:缓弹。
紧:快弹。
慢:慢弹。
入拍:表示以下段落节奏有拍子可循(非散板)。
入慢:表示此段进入慢弹,但此慢弹一般均与散弹、跌宕弹相同,不人拍。
句号:乐句后的标点,此处应有乐句结束的语气停顿。
间:某两徵之间的间。
再作:再弹一次。再弹的起点处会有一竖线表示。
曲终:乐曲结束。
减字谐的谱字包括左手指的名称、所按徵位的序数、右手指法和弦数等减字符号。例如,谱字“简”读作“名十勾四”,意思是“无名指按在十徵处,中指勾四弦”。左上角的“夕”是“名”的简化,表示左手以无名指按弦;在上角的“十”表示左手按弦指应按在十徵位置:下面的“勹” 是右手指法“勾”的简化,其中的“四”则是指右手要弹奏四弦。
古人对弹琴的指法训练相当严格,弹琴运指十分强调手势,这些手势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外表的美观,也关乎运指的灵动与音色的优劣、这种运指的取势方法体现了古琴音乐的内在动感与神韵。因此,弹古琴的指法十分复杂、表现十分细微,很多手势都有一个很美的名字,人们可以从中得到运指的启发。例如,左大指、中指、无名指飞吟为“飞燕颉颜势”,左指浮泛为“粉蝶浮花势”,左大指拖为“空谷传声势”,右指起势称“春营出谷势”,右食指抹为“鸣鹤在阴势”…,右大撮为“飞龙孥云势”等。琴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把一首原本没有记写板眼节拍的琴曲通过整理定拍,记下旋律并依谱演奏,这一过程称为打谱。打谱作为古琴音乐传承中极具创新精神的活动,充分体现出历代琴人在处理口传心授与依谱寻声、整体表现与技术细节流派传统与琴人个性等方面的经验和智慧。琴家参照不同谱本加以选择、整合,并融入自己的理解,使得古琴演奏有相当的灵活性。通过打谱,有的乐曲可以衍生出多达十几个不同的谱本,由此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传统琴曲,为古老的琴曲注入新的活力。
演奏时,古琴的摆放位置非常有讲究。古时,…琴家一般按照“头右尾左”的方法置于膝上弹奏。自宋朝开始,琴家已普遍使用琴桌。演奏古琴时,将琴放置于琴桌之上,靠近弹奏者一侧,琴头在右,琴尾在左,琴轸放置在桌外,如果是右侧开槽的大琴桌,则应将琴轸放于槽中。琴头颈部底板以及两个雁足是与桌面接触的,另外,为了防止琴身滑动,应在琴与桌的接触处垫上琴垫。
弹琴姿势讲充“正襟危坐”,即弹奏时要坐正坐直,不可弯腰或偏斜身体,肩要平,不可耸肩。弹奏者的身体应离琴半尺左右,最远一般不超过一尺。胸口应正对五徵或正对四徵与五徵中间。演奏时两脚略微分开或略微前后错开,自然平放,两腿放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