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庙雅乐:中国民族音乐的交流

孔庙雅乐:中国民族音乐的交流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祭孔雅乐是历代统治者祭祀孔子的乐舞,祭孔之礼是由上古时期祭祀先圣先师的礼仪发展而来,是历代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元和二年(85年),汉章帝过鲁地,祭祀孔子,作六代之乐,成为孔庙用乐之始。祭孔雅乐采用一字一前的唱诵方法,一字一音,速度徐缓。自宋伊始,曲阜孔府设有乐学机构,选拔优秀儒童学习礼乐,为孔庙祭祀培养乐生、舞生和歌工。

孔庙雅乐:中国民族音乐的交流

祭孔雅乐是历代统治者祭祀孔子乐舞,祭孔之礼是由上古时期祭祀先圣先师(周公和孔子)的礼仪发展而来,是历代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经过鲁地时,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东汉元和二年(85年),汉章帝过鲁地,祭祀孔子,作六代之乐,成为孔庙用乐之始。自此之后,历朝历代经历了各种不同的发展。祭孔乐章的名称、结构、音调和歌词历代各不相同。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民国大总统祀典礼令》颁行,恢复孔庙祭祀典制,举行祭孔典礼;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将孔子嫡系封号“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祭孔活动作为国学的重要部分,至今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仍定期举行。1968年,台湾成立“祭孔礼乐工作委员会”,以明洪武三年(1373年)制定的“祀先师孔子乐章” 为蓝本,进行改编。1984年起,曲阜文化局开始整理孔府乐舞,并推广演出;自2004年起,每年的9月28日,曲阜都会定期举办祭孔大典

孔庙祭祀又称为“丁祭”,因每年春季仲月(二月)和秋季仲月(八月)的头一个节日,均要在孔庙举行祭祀大典,故得名。(www.xing528.com)

祭孔雅乐采用一字一前的唱诵方法,一字一音,速度徐缓。祭孔的乐舞一般采取“一字一容一势”的表演形式,每演唱乐章中的一个字,舞生就相应地采取不同的舞姿、仪容和舞具动势,形成了独特的乐舞组合。这种“和雅”“平易”的表演风格,体现出以“中和”为美、以“仁德” 为善的美学原则、与儒家“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的审美观念是相一致的。

自宋伊始,曲阜孔府设有乐学机构,选拔优秀儒童学习礼乐,为孔庙祭祀培养乐生、舞生和歌工。孔府乐学直接受宫廷太常寺领导,下设有琴部、箫部、歌部、舞部等机构,并设置有教习学长、司乐等职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