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我们提倡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
从相关调查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在音乐基本素质方面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在高校所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当中,音乐基础知识不容轻视。一是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五线谱、简谱的识谱方法、音高、音色、力度、速度、节奏、音乐的体裁等,这些都是音乐作品思想内容的表现要素。如果不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就难以更好地去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思想内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由听觉的体验转化为审美活动,对大学生在音乐听觉的训练上也很重要。音乐通过旋律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需要通过聆听逐渐深入把握音乐。二是音乐发展史知识,包括中外的音乐简史、各时期的背景、重要人物、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等相关知识,这些都是更好理解和感受音乐内容的铺垫。三是一定的器乐基础知识,分辨各种器乐的音色,有利于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更深刻地感受音乐之美。
(二)多种体裁形式的作品赏析
音乐欣赏课是学生感受音乐、走进音乐的一种便捷方式。在选择欣赏的体裁形式时,应该要多样化。通过调查,目前一些地区普通高等学校中音乐欣赏的体裁多是国外交响乐,较少的高校也开设了《民族民间音乐欣赏》。此外,高校还可以开设诸如歌剧、舞剧、音乐剧、戏曲、中国乐舞、小提琴曲欣赏、摇滚乐、爵士乐等多种艺术。这类艺术大都是由文学、音乐、戏剧、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共同构建的立体、动态的综合艺术,使大学生们对于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的音乐都有所了解,使大学生们能多角度、多感官进行音乐的综合体验。对于时下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也不必要采取一味孤立的态度,可以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优秀的、积极向上的现代作品进行鉴赏,师生共同来体验、分析其音乐特点,一起来鉴别良莠,从而引导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有一些影视音乐也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笔者在走访中了解,通过一些经典的影视片段来欣赏其中的优秀音乐作品,视觉和听觉完美结合,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更容易接受并感受音乐的综合魅力。比如欣赏《梁祝》,同步配以相应的历史背景图或节选剧目的片段供学生观赏,更能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和魅力。
(三)立足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
根据相关人员走访部分高校大学生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喜欢民族艺术但却对本民族的艺术了解甚少,他们希望能够在艺术教育课程中学习、了解相关的知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当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中,立足于本民族,认识并发展本民族音乐文化。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音乐教育中,教学内容应该重视并突出民族性,重视在公共音乐教育中注入我国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重视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戏曲、民族器乐等方面作品、知识的欣赏、介绍与传播。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在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鼓舞人们的精神意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音乐教育是大学生学习和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的民族音乐从不同的方面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习惯,大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各民族音乐来体验本民族所特有的气质、精神,并从中了解本民族的民俗文化,这对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音乐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音乐艺术由简单变得复杂多样。长期以来音乐都被看作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个地方的音乐文化代表了当地的思想和意识,也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哪个时代的音乐或是哪个民族所创造出来的音乐都是我们学习和保护的对象,当代大学生应该跳出流行音乐的狭小空间,展开翅膀飞到其他音乐领域去感受音乐的深奥和精髓,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新兴的事物是凭空捏造突然出现的,任何事物的出现一定有其背后的历史原因和相关的背景做铺垫,也就是说,流行歌曲也是在历史音乐文化奠定的良好发酵沃土上滋养出来的。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不同的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方言文化,拿河南当地的地方戏、说唱、方言民歌等艺术来说,外地学生着实听不懂演唱所表达的内容。想要打破这样的僵局非常不易,但是可以通过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详解进行翻译,达到理解的目的。这种音乐语言上的差异往往可以引起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前提是我们要学会如何把握和运用。河南省是一个生源众多的地方,当地高校中多数学生还是来自河南本地的各个地区,学生对自己各自地方的方言文化了解甚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将自己所熟悉的地方音乐文化带至课堂,在交流中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使整个民族文化音乐都可以被大家所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将自己的爱好放置于某个地方音乐文化中,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音乐认同感,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当中想要达到的理想效果。
其次,强化本民族文化的审美及实践。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要求高校艺术教育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美育活动。课堂仅仅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途径,在音乐的道路上到处都是课堂。艺术是不被约束和束缚的,特别是音乐,有着很大的广域性,它不能被限制在课堂内。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以选修课形式出现,虽然选修课设置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可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课时安排较少无法满足学生需要、集中授课无法挖掘音乐知识精髓都是选修课上正在发生的情景。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大力开发课外实践活动。河南博物院推出了系列音乐节目,都是与古代音乐相关的,有编钟、古琴、笙等器乐,人物着装也都古色古香,现场观众能够从视觉上直观地感受到古代地方音乐的发展景象。教师应该定期地在课程安排中加入此类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上视频、音频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与其幕后专家学者进行联合授课,由校方出面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有关的音乐知识讲座,以培养学生的情趣。任何从事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人都应该为我们所尊敬,我们需要正视艺人在普通人群心目中的地位。河南地区有着大量的民间艺人、演艺团体,有的艺人的技艺水平超乎人们的想象,具备国家一级传承人称号的也大有人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组织学生与民间艺术团体或个人进行交流与学习。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不可能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当中学到丰富的音乐知识,通过课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www.xing528.com)
最后,重视民族文化音乐创作力的培养。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大多数人是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多数学生希望得到较为专业的指点和教育。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发现音乐当中存在的意境美,当他们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基础的时候,自己进行即兴的创作。事实证明,即便是有瑕疵的创作或者根本谈不上作品的简单音符的串联都能够使学生兴奋,毕竟短暂的学校基础音乐教育是无法完成学生本身质的飞跃的。音乐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功能的发挥不是要将学生都培养成音乐专门型人才,而是为了使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陶冶个人素养情操的同时能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学会自我教育,他们在校期间的音乐创作空间固然窄小,但是对增强自我意识和提高综合素质都有莫大的帮助。埃德加·富尔曾经说过,“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正贴合了我们目前主要支持的素质教育模式目标,当代大学生所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强大的分析能力和批判精神。创作亦是一种实践方式,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然后进行反思和自我批判,才能使自身的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四)博采众长,吸收多元性文化知识
当前,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多元文化的音乐艺术教育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笔者认为,多元文化音乐艺术教育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应立足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不断充实、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吸收各地音乐文化精髓。我们应当让大学生了解更多不同国家、民族的音乐艺术文化,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等,如美洲音乐文化、乡村音乐、非洲音乐、摇滚乐、爵士乐等,使学生音乐体验的范围得以拓宽。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表现为多元性教学法的综合运用,如综合运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伊达教学法等,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五)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
音乐具有多元性,音乐教育中包含了丰富的横向学科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应适当地加入历史、地理、人文、绘画等多学科知识,联系诗歌、美术等来传述音乐的诗情画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用“文化来激活音乐”,让大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整体把握和了解音乐的情感。例如让学生欣赏某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时,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对该时期的建筑、服装等风格的理解来把握音乐的风格;也可以让他们根据音乐的情绪特点想象出颜色、形状、情景等画面;还可以根据某一建筑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等,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程设置中,注重交叉学科的联系与综合,如音乐艺术与心理、音乐艺术与社会等课题相融,将音乐素质与其他素质相融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六)注重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的相结合
建立合理、科学的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有计划进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优化公共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强调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既要开设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课程,也要增加音乐体验和实践的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指导大学生学习乐器演奏、歌曲演唱等,使他们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喜爱。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应该多举办有意义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音乐实践活动包括音乐基本技能学习、文艺汇演和表演观摩等内容,如歌曲演唱、合唱与指挥等,大学生艺术团体如军乐队、合唱团、民乐团、舞蹈队、管弦乐队等训练;文艺汇演、联欢活动、比赛活动、艺术团体汇报演出活动等。高校通过开展多种渠道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艺术美的体验实践当中,培养了其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品质。通过亲自参与活动,体验音乐,大学生可以在音乐艺术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锻炼自我,学会独立思考,创新,并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