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环境要素与功能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环境要素与功能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环境特有的要素结构和环境特征决定了其特有的功能原理。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环境要素与功能

(一)教学环境的要素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学校内部的一切事物——物质的和社会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几乎都可以说是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其中,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并对教学活动效果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物理因素

空气、温度、光线、声音、颜色、气味是环境的物理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身心活动。一方面它们可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生理上的不同感觉;另一方面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情绪,形成情感。例如,教室里空气新鲜使人大脑清醒,心情愉快,能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则容易使人大脑昏沉,降低教学效率

2.各种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是构成学校物质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从大的方面讲,学校的物质设施包括校园、教室、图书馆、礼堂、教师办公室、实验室、食堂、宿舍、浴室、操场、各种绿化设施等;从小的方面讲,课桌椅、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电化教学设备、体育器材等,都是教学活动必需的基本设施。作为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施不仅通过自身的完善程度制约和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水平,而且以自身的一些外部特征给师生以不同的影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设施不仅是教学的必备条件,也是校园文明赖以发扬光大的有力支柱。

3.社会信息

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教学活动所传递的信息是学校信息的主要部分。但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各种渠道接收着来自各种社会关系、各类社会群体、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广泛而庞杂的社会信息。学校环境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它向社会环境开放并不断与社会环境进行着各种方式的交流。其中,信息交流是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各种社会信息通过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等媒介大量涌入学校,给教学活动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正确处理和运用各种社会信息,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处理和运用不当,则会干扰甚至破坏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4.座位编排方式

座位编排方式是形成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20世纪30年代,魏拉德·沃勒尔就已经对座位选择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分析。他的观察研究表明,座位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坐在教室前排座位的学生大多是一些在学习上过分依赖教师的学生,可能也有部分学习热情特别高的学生坐在其中。当代有关座位编排方式的研究则进一步证明,座位编排方式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课堂行为和学习成绩均有一定的影响。

5.班级规模

班级规模也是近来日益引起教学环境研究人员高度重视的一个环境因素。多项研究发现,班级规模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有影响,而且对师生双方的课堂行为及个别化教学的实施也有极大影响。罗纳德·S.凯恩认为,教师和学生在规模较小的班级中往往表现得更愉快和更活跃,较小规模的班级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

6.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如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学校领导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等,都与教学有密切关系。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教学的人际环境,它们可以通过影响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其中,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内部最主要的三种人际关系,它们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最直接、最具体。

7.校风、班风

一个学校的社会气氛,即校风。它表现为学校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校风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因素,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一所学校的学风、教风和领导作风无不与校风有关。

班风指班级所有成员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班风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又影响班级社会体系的每个成员。它既塑造了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又影响他们在教室里的学习活动。

从其心理机制上来看,校风与班风都是以心理气氛的形式出现的。并且,这种心理气氛一旦成为影响整个群体生活的规范力量,它就是一种具有心理制约作用的行为风尚。正因为如此,班风、校风对学校集体成员的约束作用,最终不是依靠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的强制力量,而是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内聚力这样一些无形的力量。

8.课堂教学气氛(www.xing528.com)

课堂教学气氛,主要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它是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其中包括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及师生彼此间的关系,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气氛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支持型气氛,另一种是防卫型气氛。支持型气氛是积极健康的教学气氛,防卫型气氛则是消极的。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教学的反馈信息,从而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9.其他因素

构成教学环境的要素是错综复杂的,以上所举仅仅是其中的一些主要部分。除此以外,还有诸如学校的师生的仪表和言谈举止,教室中的人际距离,教学目标的结构,学生中的非正规团体及其规范,学校中的各种集会等一些其他因素。这些因素都作为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师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对教学活动各个环节及其整体效果,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响。

(二)教学环境的功能

教学环境对教学活动及个体发展所产生的一切影响,都是通过自身的功能属性表现出来的。功能,是指事物本身的功效能力,是一个系统所具有的对其他系统施加影响的一种属性,亦可称功能性属性。教学环境特有的要素结构和环境特征决定了其特有的功能原理。积极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以下六种功能,这六种功能从不同的侧面对教学活动和学生身心发展施加影响,并最终通过从总体上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促进个体的发展而显示出自身在教学中的极端重要性。

1.导向功能

方向和目标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也是行动的动力。教学环境的导向功能,是指教学环境可以通过自身各种环境因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教学环境是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组织起来的育人场所,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流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年轻一代成长发展的期望。这些要求和期望渗透在学校内部的各种环境因素中,形成一种具有强大约束力的精神氛围,导引着学生的思想,规范着学生的行为,塑造着学生的个性。教学环境的这种导向作用对于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凝聚功能

教学环境的凝聚功能,主要是指教学环境可以通过自身特有的影响力,将来自不同地理区域、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的少年儿童聚合在一起,使他们对学校环境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教学环境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专门场所,这里洋溢着追求真理、探索知识的学习气氛,充盈着欢快的歌声、笑声和读书声,青少年对于知识的渴望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的才情和禀赋、兴趣和爱好在这里能得到最佳的发展。因而,学校教学环境对于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教学环境是师生共同创建的,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丛花草,每一处壁报专栏,都凝聚着学生闪光的智慧,渗透着学生辛勤的汗水。这一切都能激发起学生对周围环境的无比关心和挚爱,增强他们对于学校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陶冶功能

教学环境的陶冶功能,是指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养成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个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教学环境作为青少年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具体生动的一种微观社会环境,在青少年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中有着其他环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优雅美观、整洁文明的校园,窗明几净、生机盎然的学习环境,积极向上的班风、校风,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等,都是可供陶冶情感、培养品格的有利环境条件。教学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不是强行灌输的,而是寓教育于生动形象和美好的情境中,通过有形的、无形的,或物质的、精神的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化学生,从而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这种教育效应较之单纯说教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更利于全面陶冶、塑造人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因此,揭示教学环境的这一功能并积极运用这一功能进行品德教育,必将大大提高学校德育的质量。

4.激励功能

教学环境的激励功能,是指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励师生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动机,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在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各种环境因素都可以成为感染和激励师生工作积极性的有利因素。例如,整洁幽静、绿树成荫的校园,宽敞明亮、色彩柔和的教室,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及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班风、校风,都能给师生心理上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能充分激发起他们内在的工作动力。特别是优良的班风和校风,更是一种由师生共同创建培育出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无形的力量反过来又作为一种最持久、最稳定的激励力量,推动着学校教学工作,激励着师生振奋精神、团结向上。

5.健康功能

教学环境的健康功能,是指教学环境对于师生的生理与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大影响。学校教学环境是师生长期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环境的优劣与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密切。对于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的学生来说,学校教学环境与他们的健康状况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在一个卫生条件良好,没有空气、水源污染,远离城市噪音,一切教学设施完善充足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学生的身体健康必然能得到有效保障。相反,如果一个学校周围常年烟雾弥漫,噪音不断,教室内光线幽暗,空间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无疑会受到严重损害。另外,教学环境中是否有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和良好互助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也是明显的。重视教学环境的这一功能,对于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6.美育功能

教学环境的美育功能,是指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感,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想象,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人与环境之间有着直接的审美联系。实践表明,在一个和谐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处处都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内涵,校园中的自然美、教室里的装饰美、教学中的创造美及师生的仪表美、情感美、语言美等,都对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感受美和鉴赏美只是美育的起点,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由感受、鉴赏校园的美,进而“按着美的规律”用自己的双手去美化校园、美化自己的生活,增强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环境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学环境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和制约着师生内在的心理活动与外显的行为表现,这是现代学校教育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但是,师生作为教学环境的主体,反过来对环境又施加着积极能动的影响。他们在接受环境影响的同时,又不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调节、控制、改造和建设着适宜于自己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可以说,教学环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主体——师生的印记。我们研究教学环境问题,目的是全面了解和发现教学环境对人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方式,从而更好地发挥环境主体的能动性,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和消除各种不利的环境影响,充分利用环境的积极因素促进自身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