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术委员会制度变迁的逻辑过程及高校治理研究

学术委员会制度变迁的逻辑过程及高校治理研究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是呈现供给主导式变迁和需求诱致式变迁之间的互补关系,学术委员会制度变迁的整体过程表现出“非均衡——均衡——非均衡”及“需求——供给——需求——供给”不断交替的循环状态。四是变迁历时长久的周期性和阶段性,这也决定了我国学术委员会制度变迁同时表现出渐进式变迁的基本特征。

学术委员会制度变迁的逻辑过程及高校治理研究

回溯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的整体发展历程,从民国时期“评议会”“教授会”的萌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断,再到改革开放后的重建与恢复,经历了一个“移植——中断——恢复——稳定发展”的漫长过程,其变迁逻辑表现为:

一是发展过程既深受学术委员会外部动力,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高校自我完善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同时也源于学术委员会制度自身供求矛盾的推动。

二是在具体的变迁模式上,政府的制度供给主导并形塑了学术委员会制度变迁的整体路径,表现为制度供给不及时和不完善,常常滞后于高校对变迁的需求,而制度供需的不平衡,同时又推动了高校自主探索的变迁实践,即导致需求诱致型变迁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催生了政府对学术委员会制度变迁的新一轮供给。

三是呈现供给主导式变迁和需求诱致式变迁之间的互补关系,学术委员会制度变迁的整体过程表现出“非均衡——均衡——非均衡”及“需求——供给——需求——供给”不断交替的循环状态。

四是变迁历时长久的周期性和阶段性,这也决定了我国学术委员会制度变迁同时表现出渐进式变迁的基本特征。

【注释】

[1]别敦荣.大学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及其运行要求[J].中国高等教育,2014(4):27-30.

[2]张国有.大学章程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82.

[3]张国有.大学章程第一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83-384.

[4]吴惠龄,李壑.北京高等教育史料第一集(近现代部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22-23.

[5]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11:241.

[6]张国有.大学章程第一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6.

[7]吴惠龄,李壑.北京高等教育史料第一集(近现代部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39-42.

[8]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2卷(上)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4:138-142.

[9]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2卷(上)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4:142-146.

[10]“拒乔”即1930年罗家伦辞职后,由阎锡山选派赴清华就任的乔万选被师生拒绝入校的事件。“驱吴”则指教育部选派的吴南轩坚持《国立清华大学规程》,被清华师生视为是对教授治校理念的践踏,从而将吴南轩驱逐出校园的事件。

[11]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49-55.

[12]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2卷(上)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4:139.

[13]张国有.大学章程第一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92-396.

[14]袁振国.中国当代教育思潮[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2-3.

[15]张国有.大学章程第一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09.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63[G].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1965:76-81.

[17]《同济大学志》编辑部.同济大学志1907—2000[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325.

[18]吴定宇.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282-283.

[19]《北京邮电大学校史》编委会.北京邮电大学校史1955—2005[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109.

[20]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北京师范学院校史(1902—1982)[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172.(www.xing528.com)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55:493.

[22]上海高等教育局研究室,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重要文献选编[G].上海:上海高等教育局研究室,1979:403.

[23]上海交通大学校志编纂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志1896—1996[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369-370.

[24]《北京邮电大学校史》编委会.北京邮电大学校史1955—2005[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180.

[25]中国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经济年鉴1983[G].北京:经济管理杂志社,1983:111-112.

[26]杨放.教育法规全书[G].海口:南海出版社,1990:930.

[27]杨放.教育法规全书[G].海口:南海出版社,1990:695.

[28]中国法律年鉴编辑部.中国法律年鉴1989[G].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311.

[29]欧少亭.教育政策法规文件汇编第四卷[G].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3466.

[30]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典[G].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212.

[3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典[G].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201.

[32]复旦探路:去行政化——限制校长等行政领导权力[EB/OL].http://edui.feng.com/detail_2011_10/09/9702642_0.shtml?_from_ralated,2011-10-9.

[33]吉林大学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EB/OL].http://www.chsi.com.cn/jyzx/200907/20090720/28445920.html,2009-07-20.

[34]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典[G].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66.

[35]山东大学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在教育界引起震动[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4/08/c_121278897.htm.2011-4-8.

[36]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EB/OL].http://www.acad.fudan.edu.cn/4667/list.htm.2011-6-24.

[37]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典[G].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214.

[38]转引自:雷雨.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38.

[39]胡家勇.转型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3.

[40]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韦森,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2.

[41]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4-125.

[4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87-201.

[43]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典[G].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208210.

[4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45.

[4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http://finance.ifeng.com/a/20131115/11093995/_0.shtml[EB/OL],2013-11-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