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起来,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遭受破坏;一是城市生活和工业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可以说,人类环境问题很早就已产生了。人类从进化到原始社会起,便由采集天然动植物为生过渡到游牧生活,最后到耕种土地,定居生活。人类始终不断地同自然条件作斗争,谋求生活环境得到改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如兴修水利灌溉农田,著书立说保护环境,以促进生产的持续发展。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缺少科学知识的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很大,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薄弱,甚至是无能为力;此时期内根本谈不上科学地使用和管理土地,更不知道如何去保护环境,再加上战争肆虐,水旱灾频繁出现,以致许多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都受到破坏。如古代地中海沿岸、中东和非洲北部、印度北部和我国西北部等等,原来都是富饶的地方,由于掠夺土地、任意垦伐,致使植被毁灭、水土流失,结果变为不毛之地,或成为侵蚀之区;有的黄沙漫延,有的石流淹没,引起了自然环境的严重衰退(Degradation)生活环境遭受破坏并对生命造成威胁。这些都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典型历史教训。
后来随着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发展,城市环境也由于工业化而带来污染(Pollution)尤其是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之后,工业更为发展,人口日益集中,环境的污染和衰退也愈加严重。到二十世纪,由于近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环境污染更构成了所谓社会公害问题,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更大的威胁(见表1—1);这样就迫使人们设法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就工业发达的国家而言,这一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表1—1 国外八大公害事件
续上表
首先是六十年代中期以前的被动治理阶段。自从进入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燃煤和石油成为主要能源,无机和有机合成化学工业迅速发展。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烟尘、酸、碱、盐和有机废弃物使环境污染由局部扩展到区域,以致严重的公害事件接连出现,震惊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不得不采取治理措施,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污染继续发展,公害事件仍然不断出现。
到了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进入综合治理阶段,工业发达国家陆续成立全国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制定全国性的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规划,由被动的单项治理逐渐转向主动的综合治理,使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向题。例如美国,花费大量投资进行污水处理,做到了平均一万人有一座污水处理厂。可是美国环境机构在淡水中仍检出了百种以上的有机污染物。作动物致癌试验,有22.5%呈阳性。对32种化合物作动物畸胎实验,有62.5%呈阳性。对29种化合物作诱变试验,发现呈阳性。另外,还有水体富营养化仍然是普遍存在而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强环境管理、进行区域综合防治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把环境视为资源,一切开发活动都必须同时考虑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禁止任何过度开发的行为,并从维持生态平衡出发,实行区域综合规划,对经济发展采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使环境状况获得根本性的改善。例如日本,在近10年的时间内,由于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和强化国家干预的结果,使这个一度曾为公害大国的日本,一跃而为环境较好的国家。
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工农业生产都处于较落后的状态,一直到六十年代末,还没有认识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其实,我国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近几年森林面积每年净减2250万亩;建国以来由于滥垦滥牧造成的土地沙化面积近1亿亩。全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面积估计有15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6,每年冲走的土壤估计有50亿吨,带走的氮、磷、钾元素约4000多万吨,比我国一年的化肥产量还多。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水硬度增高和水位下降,已成为大城市的普遍现象,不少城市还出现地面下沉、水源枯竭的情况。江河湖海等地表水受到不容忽视的污染,据1979年对82条河流(河段)监测资料统计,其中有45条河流(河段)受到污染,特别是一些城市附近的河流,基本上成为污水沟。城市大气质量恶化,据1979年对57个城市的调查统计表明,约有一半城市飘尘超标3倍以上,特别是在采暖期,北方城市普遍超过国家标准。噪声污染同样也很严重,1980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噪声已超过纽约、伦敦和东京等都市的闹市区。而且,我国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还存在继续恶化的趋势。(www.xing528.com)
这种环境衰退现象在世界各地广泛地存在着。它大致可分为下述三种类型:
(1)自然条件的扰乱。如气候反常、大气或海洋变异等等,使人类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条件发生变化而引起不良的结果。
(2)生活环境的污染。这是指对人类生活有害的物质或污染物进入人类生活环境,使其受到污染并对人类发生危害。
(3)物质资源的耗尽。这包括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源,如化石燃料,生物物种等等不断消耗,无法再生以致最后耗竭或灭绝。
人类环境问题按成因的不同,又可分为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类。前者是指自然环境中原来就存在的有害于生物生存的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海啸、洪水、旱灾、虫灾、流行性疾病、地方病等等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这一类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后者是指人类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即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等问题。这一类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
综上两节所述,可以认为人类目前生活的环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环境。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由于独特的智慧和伟大的劳动,对于生活的自然环境既能适应又能影响,既会破坏又会改造。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这个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人类生活的环境目前虽只限于生物圈以内,但人类的活动领域已扩大到地壳的深处和星际空间。因此,将来人类的生活环境也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而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