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 川
“独守家乡的明月,留守儿童黯然神伤,孩儿一天天长大,却不见爹妈的容颜。梦里呼唤千百遍,常常泪湿小衣衫。小鸟飞行有妈妈关怀,小鱼游玩有爸爸陪伴。为什么孤独的我,不能双手把父母牵?”
“害怕打针喊爸爸,害怕吃药叫妈妈,老师听着也心酸。胸前飘着同样鲜艳的红领巾,脸上却少有童年笑容的灿烂。”
这是记者在彭州市天彭二小听见的孩子们的心声。在学校五(1)班,有个11岁的小姑娘刘宇琳,她的爸爸妈妈一直在广东打工,她和表弟刘浩与奶奶生活在一起。记者跟随刘宇琳走过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来到天彭光明社区8组的家。
眼前的房屋是那样破旧,屋内昏暗潮湿。在刘宇琳住的屋里,有一大一小两间床,刘宇琳告诉记者:“大床是给表弟睡的,我是姐姐应该让他才好。”“那你睡小床不觉得委屈吗?”“不会啊。有个睡觉的地方就可以了!”年纪小小的刘宇琳不仅在生活上照顾弟弟,而且在学习上也经常帮助弟弟。“当然,如果我也不懂的地方,就去找大哥哥大姐姐们问,他们的知识比我们多!”
记者在学校采访时,恰好遇上期末考试。考试结束,看见刘宇琳时,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感觉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不够,做题还有些问题。比如在某些词语解释上就存在困难,感觉回答得不是很完整,也没解释清楚。我还应该多阅读课外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
刘宇琳是班长,做起工作来那可是老师的好帮手,不但自己学习成绩好,而且非常乐意帮助其他的同学。谁学习上有困难,她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助。班主任代老师这样评价她说:“刘宇琳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她自觉性很强,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同时,她写有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而且在家特别孝顺年迈的奶奶……”(www.xing528.com)
说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刘宇琳和其他留守学生的心愿一样:希望爸爸妈妈能够早点回家。小宇琳回忆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话语间充满了激动:“有次我生病了,妈妈一晚上都守在我身边,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送我去医院。妈妈太好了,我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
今年六一期间,在学校组织的“给爸爸妈妈写封信”活动中,刘宇琳这样写道:“爸爸妈妈,你们早点回来吧,我好想你们。你们也许不知道吧?我又长高了,现在,我在市少年宫学习舞蹈和奥数,马上要交学费了,尽快把钱寄回来啊!另外,希望你们在外面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宇琳放学回家,不仅帮助奶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还要到地里去扯草、挖洋芋、挖小白菜,她可是家里的“全劳力”!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天彭二小对留守学生非常关心,专门成立了留守学生关爱小组,学校德育主任担任“爱心妈妈”,三位老师也分别担任了低年级段、中年级段和高年级段的“爱心天使”。她们把全部的爱倾注给这些需要关怀的孩子,不让与父母分离的缺憾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留下阴影,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幸福快乐地成长,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她们说:“做留守花朵脚下的一捧泥土,用毕生的心血去滋养他们、呵护他们,我们无怨无悔!”
平安小贴士
记者采访报道了几位父母在外打工的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因为家庭的困难和父母不在身边而放弃自己的学习。他们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是好孩子,在社会是合格的小公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