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传统教学,是指在传统教学论规范下的课堂教学。它应包括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杜威认为传统教学是:“教育上所用的教材已由过去已经编好的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组成,因此,学校的重要任务是把这些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新的一代。过去,也已经形成了各种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学校的道德训练就在于培养符合于这些规范和准则的行为习惯。最后,学校组织的一般形式(我的意思是指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校构成和其他社会组织显然不同的机构。只要设想一下通常的课堂、课表、分班、考试、升级和各种规章制度,我想就会明白‘组织形式’是什么意思了。”[1](P345)80年代以来,在我国多数中小学仍占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由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教学要求,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出缺陷和不足:
其一,单向管束与多项交流的矛盾。传统课堂教学只重视知识的授受,这种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单向的,没有包括情感在内的多项交流。灌输既不能培养学习者对真理的批判精神,也很难形成真正的德行。在当代这样一个知识激增、价值多元的时代,没有对真理的批判精神,知识就会成为束缚智力发展的桎梏。没有多元的交流,既无法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更不能完成知识的能力和素质转化,并使丰富的学生情感被“记忆”所淹没,最终只剩下被切割得七零八落的“知识”。
其二,动态发现与静态接受的矛盾。传统学科教学是强调“静”的教学,而非动态的发现学习。它是以教材为对象、以课堂为环境,知识由教向学的转移过程,而忽视了学生跳动的生命活力和真实生活的问题情景。[2]学生在教室获得的仅是有限的知识,他们的主体意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却被这一程式化的教学抹杀了。因为,多方面研究已清楚表明,创造性和多样能力并非知识的堆积,而是活动的产物。离开了学习者的主体意识,离开了主动发现和自由自觉的活动,所谓智力发展也就只剩下了没有活力的“记忆力”。(www.xing528.com)
其三,共性与个性的矛盾。实为强调共性的班级授课制与发展个性的现代教学之间的矛盾。建立在“拉平取齐”基础上的传统教学已不仅是知识学习上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而是压抑个性和形成个性的矛盾。传统课堂教学中,个性由于与教学程序、教学纪律以及师生关系的规范化要求相悖,因而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学生作为个体的存在未受到关注,他只是作为一个学习者而存在,他的许多作为人的权利也被剥夺。学生在程式化且极为刻板的课堂教学中感受到的不是生活的多样、人性的丰满、主体性的提升,而是烦琐的纪律、单调的知识学习生活。
现代教育及其主体性教育思想,已对传统教学的单纯知识授受提出了人文关怀的目标要求,学校教育的活动结构必须加以改造,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改革有两条途径:一为向课堂教学注入人文性;一为打破课堂教学的独尊地位,重新认识活动教学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