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课程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延续到今天还没有结束。这次改革的动力来自以下几方面。
1.中等教育走向普及。中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大学教育的准备,而是培养青年走向社会。使原先那种高度选择性的,学术性的学校教育逐渐变成为对学龄人口提供普通教育。
2.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成人也需要学习,终身教育成为教育增长的主要领域。中小学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他们以后赖以发展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所有中学毕业生都应有探究能力,以便终身学习。
3.科学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新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大众理解新的科技发展,20世纪60年代的精英教育的改革策略已不再合宜了。
4.中学教育质量的下降引起了人们的不安。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公开信中举出了大量质量下降的事实。信中列举了13项危险指标,并忧心忡忡地指出:“我们正在培养一代科学和技术文盲的美国人”。(注:《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1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在几次国际数学和科学测试中美国的成绩都很差。
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没有像20世纪60年代那样大张旗鼓,也没有编写核心教材,但却在不断地进行。现举几个国家为例。
美国自1983年公开信以后,又有一系列的报告出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以下几项。
·美国促进科学协会于1985年开始提出一项跨世纪科学教育改革计划。组织了由26名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组成的专家组,研究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知识、能力和思维习惯,并于1989年提出一份研究报告,即《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
·在上述报告基础上,1994年提出了《科学素养的基准》,1996年又制定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1989年布什总统提出美国教育在2000年应达到的六项教育目标,并于1991年提出《2000年教育规划》。克林顿执政以后,以追求教育质量优异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在他第一任期内,提出并由国会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从而把布什提出的国家教育目标完成了立法程序。
英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198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1988教育改革法案》。该法案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公立中小实行统一课程,这在英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法案规定开设两类课程:核心课程与基础课程。制定统一标准,改革考试制度:学生要参加四次全国统考,建立新的中学教育证书取代一般水平普通教育证书和中等教育证书。(www.xing528.com)
日本1984年开始拉开了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序幕。当年中曾根首相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三年中提交了四次咨询报告。在第一次咨询报告中提出了八项基本指导思想:(1)重视个性原则;(2)重视基础;(3)培养创造性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4)扩大选择受教育的机会;(5)教育环境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向终身教育体系过渡;(7)适应国际化社会;(8)适应信息化社会。
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于1997年11月发表了有关课程调研的报告,对中小学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日本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使之具有丰富的人性,充满生机的健康体魄,具有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与行动、妥善处理问题、克己自律、善于与他人协调以及迅速准确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1998年6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又提交了《从幼儿期开始的心灵教育》的咨询报告。报告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灵教育,其主要内容为“生活能力的培养”、“伦理观念的建立”、“关怀他人的习惯”、“遵守社会道德的品质”。强调家庭、社区都要参与。
中国自1985年开始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时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决定》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革办学体制。1986年原国家教委成立了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并着手编制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同时实施“一纲多本”,编写多种教材。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今天。同时根据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展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此项工作还正在进行之中。
第三次课程改革有如下一些特点。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大众教育”,与20世纪60年代的课程改革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上。这次改革强调“科学为人人”(Science for All),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科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2.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把主体的动作——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看作是一切经验和知识的源泉。他既反对纯粹来自感官经验的经验主义,也反对知识来自纯理性的理性主义,他认为知识的性质就是“知识基本上就是建构”。传统的认识论视客观存在为认识的对象,建构主义则把认识限定在人类经验领域内,承认客观存在,但人的心理无法直接接触它。传统认识论视知识为客观真理,建构主义认为应抛弃真理的概念,代之以“可行性”,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3.这种认识论反映在科学教育目标上则强调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科学素养的理解,20世纪80年代与60年代也有所不同。20世纪60年代把科学素养理解为:(1)理解科学的主要概念与原理;(2)理解科学的探究过程;(3)理解科学与一般文化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包括三个方面:(1)理解科学哲学,即科学的本质,科学的价值等;(2)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3)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注重“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与技术”等范畴,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上述特点可以窥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课程改革重点不在教材上,而是在课程目标上,指导思想上。当然课程目标总是要落实到教材上,但它更重要的是影响教师的教学思想,并引起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一系列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