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课程改革是在20世纪教育大发展、教育大改革中开始的,对后来的改革有巨大的影响,值得认真总结。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冷战的年代。一方面,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严重对立,大家都在扩军备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经过二次大战作为试验场的应用有了飞速发展,为各国的军备竞赛提供了条件。培养掌握新科技的人才就是当务之急。课程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此次课程改革呈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精英教育”。美国一些科学家认为,美国科学对二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借来的人才”,即在欧洲接受教育而后来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如果美国教育制度不能培养出数量充足的有能力的科学家,在未来社会中美国的优势就不能保证,因而要培养美国的精英。
2.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就强调学科的结构。他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与其说是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注: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8页。)
3.新的课程在内容和结构上与传统的课程迥然不同。新课程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感到像一名科学家那样,不仅使用他的工具,还要以他的眼光看问题;不仅仅只体验他的劳动成果,还要体验从事智力活动的欢乐。因此要把科学方法,即“探究”、“问题解决”、“发现教学”和“科学方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所有知识的源泉,而是教师用探究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是通过发现过程建构概念的人。
4.此次教育改革是由第一流科学家推动的,课程的编制也是由专家进行的。例如当时的新数学、新物理、新化学、新生物课本都是由大学或专门委员会编写的。这就使得教材脱离普通教师,也为它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社会各界对新的课程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并没有获得改革家们所期望的成功。据美国教育署1964/65年的调查,只有20%的学生选学新的PSSC物理课程。到20世纪70年代在一片“回到基础教育”的呼声中,新的教材逐渐消失。对这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普遍认为是失败的,但公允地说,其对世界教育改革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界、科学界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对改革失败的原因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吸取改革的经验教训,认为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外部原因来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初,社会动荡、种族歧视、越南战争、大中学生的“反文化”运动等,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使得人们不能安心于学习。另外,由于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战争对人类前途的威胁,在西方国家兴起了反科学运动,无疑对科学教育的改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www.xing528.com)
从内部原因来看,改革本身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在目标上存在着精英主义思想,有着重提高,轻视普及的倾向。正如科南特曾经设想的,要在高中另开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是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难以通过的。新课程基本上体现了这种思想。
2.改革忽视了教育理论在课程发展中的指导作用。主持课程改革的人都是来自大学的科学家,缺少教育专家,特别是缺少中学教师的参与。正如美国科学基金会指出的,改革的“重点放在教材上,而不是在教育学上”。因而教师不能接受,学生不能接受。
3.改革的过程和方法不尽合理。有人把这次课程改革的模式叫做RDDA模式,即研究(Research)、开发(Development)、传播(Diffusion)、采用(Adoption)。也叫“中心—边缘”模式,即课程目标是由“中心”专家制定的,再由他们主持课程开发和传播,而课程的实施则由处于“边缘”的教师来完成。教师处于被动地位,也缺少参与意识和参与机会。许多教师对课程改革持否定态度或反应冷淡。
这次课程改革尽管不尽如人意,但对世界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实现了教育内容的现代化。20世纪上半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被吸收到课程和教材中,删除了陈旧的内容,如物理不再强调热学、声学、静电学,而更加注重波;在化学教材里,无机化学内容减少,强调与化学键有关的理论;数学增加了集合、矩阵、环等内容;生物按生态学原理、细胞的性质与功能或生物有机体的功能把各个不同部分整合起来。
2.重视探索和实验室教学。20世纪50年代以前教材多是描述性的,改革以后,重视实验,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获得一些探究的能力。
但不足也很明显:一是削弱了对科学应用的重视程度,把科学与技术应用分开;二是没有吸收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新课程的哲学基础仍然是归纳主义的或逻辑经验主义的,例如过分强调归纳法;三是对发现法不适当的强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