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结果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非智力因素,诸如情绪、态度、兴趣、动机的影响。非智力因素构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普通学校的学生都是智力发展正常者,亦即能力系统处于完好状态,因而其学习活动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动力系统的状态。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从1921年开始对一千多名超常儿童进行的延续了几十年的追踪研究表明,高成就者与低成就者在心理素质方面的显著差异是在理想、进取心、自信心、坚持性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因此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以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心理学关于教师期望的研究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罗森塔尔和杰克逊1968年在其实验中发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伯鲁菲和古德1970年提出了教师期望实现的一般模型: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行为和成就抱有不同的期望;由于期望不同,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态度有不同;教师的态度告诉了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如何。这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学生的以上方面塑造着他们的成就和行为,使之越来越接近先前教师对他们所期望的。上述学者在其研究中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优生多于差生;对学生的表扬,优生多于差生;对学生反馈,优生多于差生。在我国学者的一些研究中也有同样的发现。这些是造成优差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3.美国心理学家赞德和福华特关于成就动机同角色模式及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们的成就动机是随着社会身份的变化而改变的,在合适的关系和情况下,人们都可以被诱发出高成就动机和相应的行为模式。任何一种角色都有着相应的角色标准或规范,它是行为赖以产生的依据,例如,好学生应该是怎么样,差生应该是怎么样等。一旦个人具有某种角色身份,他人会以相应的标准要求他、期待他,他也以相应的标准要求自己。差生或者后进生的标签一旦贴到某学生的头上,这一卑微的角色身份就会使他承受他人的冷眼,陷入无可奈何、自暴自弃的消沉情绪之中,进而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并影响到成就动机水平。因此,反对把学业上、行为上暂时困难的学生叫做差生或后进生成为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呼声。(www.xing528.com)
4.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个人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把事情的成败归于某种原因,或者是个人的努力程度,或者是个人能力的高低,或者是工作任务的难易,或者是外部的偶然因素等。学生的归因方式影响着他以后的行为。如果学生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以及不稳定的因素时,就会得过且过,不思努力。因为他觉得自己对学业的结果难以左右。如果学生把失败归结为内部的不可控制的、而又稳定的因素 (如能力)时,他会由于感到对改变现实状况无能为力而放弃努力。学业上常遭失败的学生往往采取上述不正确的归因,并进而形成其错误的归因图式。这种归因图式是造成他们在放弃努力与学业失败之间的因果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应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并引导他们作正确的成败归因,从而形成和巩固其正确的归因图式,改变其错误的归因图式,实现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良性循环。
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60年代提出来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百分之九十五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是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水平差异,因此,教师只要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学习帮助,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能学好每一门学科,达到确定的全部教学目标,获得优异的学生成绩。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利于学生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