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钟启泉教授的观点,现代课程观念主要有两类。一是学问中心课程,二是人本主义课程,人本主义课程是在抨击学问中心课程的 “非人性化”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这种观念力主学校课程的 “人本化”,以实现 “学生包括学术潜力与非学术潜力在内的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它主张把学生的情意与认知、感情与理智,情绪与行为在课程中统一起来,认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成熟学者的思维过程有着质的差异,强调教育要与学生的现实挂起钩来。要更多考虑学生的要求与愿望,更多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面临的社会问题联系,而不是一味地学问化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它批评学问中心课程 “丝毫不顾及学生作为人的一面”,严重阻碍了学生 “完整人格”的实现。
人本主义课程观还十分重视课程的情意基础,它确认人不仅是思维的存在,也是感情的存在。为了形成完整人格,心智发展必须与情意发展相结合,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只有当它植根于情意基础时,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情意教育试图将抽象的演绎的学习过程转变为经验归纳的学习过程,把教学的重点从教材转移到学生个人,教学内容的组织应更加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基础——生活、要求和兴趣,同时它也强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对教材作出 “意义的发现”。
为了实现课程的人本化,人本主义课程论主张实施 “并行课程”,即一方面传授系统的知识,另一方面探讨现实中直接提出来的社会的与人类的问题。按照他们的观点,学校设置的课程分为三类③,一类是正规的学术性课程及有计划的课外活动,第二类为社会实验课程,这类课程以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活生生的现实问题为题材,围绕这些问题的学习,将激起学生无穷的兴趣,这类课程不强调记忆现成的知识,而是强调探究、比较、阐释、综合的过程。第三类则为自我觉醒与自我发展课程,即旨在唤起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探求的课程,以帮助学生的人格成长及其自律性的确立。一句话,按人本主义课程论来看学校的课程设置应是多元化的,尽管人本主义课程观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而且显然与我国传统的课程观念相对立,但借鉴其中的合理内核仍然十分必要。(www.xing528.com)
长期以来,人本主义课程在我国中学理科教育中少有地位,这是很不合理的,在基础教育中渗透人本主义课程的因素很为必要,上海课程教材改革后在基础教育领域设置了三个课程板块,这是从一元化课程观向多元化课程观的一个难能可贵的飞跃。只有渗透人本主义课程因素,使课程观念多元化,才能增加课程的综合性与弹性,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和多规格、多层次人才的成长,才能减轻负担,提高素质,避免不成功的教育埋没和扼杀人才现象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