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此次课程教材改革直至最后胜利,需要以富于时代气息的现代课程观念作保证,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多元化的课程观念。由于理性主义教育价值观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巨大影响,一般认为所谓课程就是指学科课程,或者说是学问中心课程。这种课程就是某个学科的知识系统的全部,这种知识系统越完整、越严密,越专门化,这门课程也就越成熟,越能站得住脚。中学阶段的数、理、化、史、地、生等似乎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最成熟的课程了。这种学问中心课程保留了很大一部分的人类文化遗产,最值得通过教学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了。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教育,特别是中学理科教育中,这种学问中心课程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
学问中心课程是以学问化、专门化和结构化为特征的①,学问化是学问中心课程的本质特征,它着眼于充分反映现代科技的成就,强调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性,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方法线索。它将传授知识和技能放在首要地位,体现了理性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自从本世纪60年代初美国布鲁纳领导的一场以改革美国理科教材为主要标志的教育改革以来,这种强调学科知识系统,体现学问化特征的学问中心课程观念迅速在全球扩大了影响,导致世界范围内学问中心课程的重新崛起与强化。专门化是学问中心课程的主要弊病,它强调教学内容的分化,反对教学内容的相关化、融合化和广域化,反对学科的综合。这种观念认为,学科是彼此独立的专门的学问,即不是强调理科,而是突出物理、化学与生物。结构化则是学问中心课程的长处,它以各学科的第一次构成要素——关键概念、原理和探究形态为中心来组织学科的知识,即以知识结构作为教学的重点,立足于学问逻辑来编制课程,并力图用学问的实体结构系统与逻辑顺序来组织教材,构成学科内容。把握了这种学科的实体结构,可以比较容易地洞察有关的知识领域,掌握认识的方法,使得学习经济化。同时这种课程的实体结构也使教师较容易地组织教学与评价。(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