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规划案例:小洲村的历史与村落演变

旅游规划案例:小洲村的历史与村落演变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浯》一书记载小洲村自元朝开村,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村镇发展的基本规律,《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认为小洲村村落格局演变大致经历了起源、发展、成熟、拓展四个主要阶段,本旅游规划采信这一划分法。

旅游规划案例:小洲村的历史与村落演变

1.村落的起源

关于小洲村起源的时间,目前尚有争议。一说是南汉时期(917—971年)村落就已存在。《小洲村史》记载南汉皇帝刘鋹曾因小洲村在龙舟比赛中夺冠而御赐红边黄旗,并亲笔在旗上题写“瀛洲飞龙”字样,因此小洲在历史上也叫“瀛洲”。时至今日红边黄旗仍是小洲村龙舟的标志,这印证了“千年古村”的说法。另一说是元朝(1271—1368年)开村。《新浯》一书记载小洲村自元朝开村,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村中流传着“邱、黄、梁、饶、林、钟六姓开村”的传说,认为宋末元初,小洲村人受战乱影响从粤北的珠玑巷迁来珠江岸边。这与《番禺县志》中“今民田区绝大部分村落都是当时(宋末元初)移民开辟草莱建成的”记述相符。香港简氏宗亲会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占村中人口最多的简姓一族是在明初从(广州)河南新村迁入的,这也说明小洲村在明朝之前就存在了。

参阅广州市文化局的相关资料,规划认为小洲村起源于南汉较可信。

2.历史沿革

小洲村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属番禺县管辖。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属茭塘司下设的彬社。1921年广州设市,1926年小洲村第一次划入广州市管辖,1937年广州市由新设立的彬社乡公所管辖。1940年因抗战需要,小洲村重新划归番禺县。1946年以后再次划归广州市。1956年曾设立小洲乡,1958年撤销,小洲村划归新成立的沥滘乡,随后又撤沥滘乡成立新滘人民公社。1984年新滘人民公社改为新滘区公所,1987年撤销区公所成为新滘镇。2002年,新滘镇撤销,小洲村撤村改居,设立小洲居民委员会,划归新成立的华州街道办事处管辖。

3.村落格局演变

小洲村关于现存的历史遗址、遗迹最早的记载时间是明代,明以前的演变只能借助于所在地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解。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村镇发展的基本规律,《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认为小洲村村落格局演变大致经历了起源、发展、成熟、拓展四个主要阶段,本旅游规划采信这一划分法。

(1)开村到明初——以华台山为中心的村落起源期

小洲村东有一座低丘,名为华台山,高16.31米,山上原有一座小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据村民介绍,小洲村最早的房屋就建于山的周边。这一说法可以在有关的历史记载中得到验证。《广州市海珠区志》中记载:“今海珠岛实为以全新世以来几个基岩小岛为核心,由北江、西江带来的河流冲积物,以及由广州溺谷湾的海水带来的海积物,逐渐淤积而成。”清同治十年《番禺县志·点注本·卷二舆图》中《茭塘司》记载“五洲”(包括小洲)都在海岛之中,“粤人无大小水皆呼之曰海”,海中之岛则为洲。这说明华台山当时为水中小岛,小洲村的先人只能选择地势较高处定居,这是符合村落选址一般原则的。后来由于不断的冲积和淤积,河道变窄,村域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今天的格局。

(2)明初到清初——村落缓慢发展期

现存历史建筑中的天后宫、北帝庙、西溪简公祠、简氏宗祠等大都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形成的,这些建筑集中分布在拱北大街沿线,因此拱北大街应是当时最重要的街道,说明明末清初的小洲村发展已经相对比较成熟。(www.xing528.com)

据史料记载,村中现存最大的宗族——简氏宗族的发展是从明代开始的。简氏主要分为两支迁入小洲村。一支为东源公,是在明初迁入的,这一支的祠堂位于东源大街附近,为“其慎堂”,但现在已经被损毁,原址另建了民居;另一支是西溪公,是在明成化年间迁入的,这一支的祠堂为西溪简公祠,又称“受经堂”,位于西江涌东岸的西约大街。

这两个祠堂分别居于中区的东西两侧。后来简氏族人发现他们同出一宗,即克成公:克成公于东源公为父,于西溪公为曾祖父。所以两支合建简氏宗祠,为“嘉告堂”。简氏宗祠位于中区东南部水边,也是华台山的外围。《广东新语》中记载,自唐宋以来,蝉联而居,成为村族,于是“大小宗祖皆有祠”。祠堂是祭祀先人之处,也是族人聚会之所。根据“六姓开村”的传说。简氏为后来者,很难在“六姓”的聚居地修建祠堂和居舍。因此,从这三座祠堂的布局大约可以推知明代小洲村的村落格局,即由华台山周边的原住民和东源简氏、西溪简氏三支构成。

(3)清初到新中国成立前——村落成熟时期

据《广州市志》记载,宋末元初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广州人口仅增加了37万。明末清初,由于战乱,人口大损,小洲村也不例外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广州设置粤海关,并在距离小洲村2千米左右的黄埔村酱园码头设立黄埔挂号口,是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康熙五十年(1711年),清政府推行“摊丁入亩”政策,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两个因素促进了小洲村人口的迅速增长。简氏一族在这一时期发展壮大,逐步成为村落的主要力量,居住地域也发展到了村中心区域。小洲村商业贸易在黄埔村的带动下开始繁荣,在最靠近珠江口的华台山西北侧形成了登瀛码头和登瀛大街。据《小洲村史》,清初登瀛大街已经是小洲村最繁华的街道,街道两侧商贾林立,热闹非凡,村民住宅也向登瀛大街两侧集聚。原西溪简氏和简氏宗祠附近区域也得到了较大发展,村落日趋成熟。天后宫、玉虚宫等庙宇也是当时小洲村的繁华所在,香火十分旺盛,北帝诞大约从这个时期开始流传下来。同时,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盗贼和匪患严重,简氏族人不得不在古码头边上修建城墙,以保卫家园。

《广州市志》记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广州的人口急剧减少,之后渐渐复苏,加之日军侵华对广州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迁入人口激增。民国14年(1925年)广州市人口为76万,民国37年(1948年)增至132万人,增加73.6%。由此可以说明民国时期是广州人口又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民国时期的小洲村就已经划归广州市管辖,因此村落在这一时期也再次出现大发展。西溪简公祠和简氏宗祠周边的旧舍都得到改建,并沿用至今。其中有部分建筑保存较好,如西溪简公祠、司马府第等。村中的古桥大部分也是这个时期建设的,这些桥梁将西江涌所包围的村区连成一个整体,并在外围沿涌边有所发展。

(4)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村落拓展时期

这段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前的缓慢发展阶段,二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大拓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小洲村分田到户,原本属于地主和资本家的房子都分给了佃农和长工,每户都有了固定的宅基地。大部分旧村居得到更新,西区靠近西江涌的部分和东区在这一时期发展较快,东源公祠堂就是在这个时期的更新中遭到了破坏。

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小洲村历史上发展最快、拓展幅度最大的时期。村民纷纷改建旧宅,并向西、南、北三面拓展居住区。现存的大量楼房都是在这一时期建设起来的,约占旧区的一半以上。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村区内的宅基地建设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跨过瀛洲路开辟了新的住宅区,村南北两端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村落规模得到空前的拓展。同时,小洲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众多艺术家的居住兴致,在瀛洲路以西的西江涌边建设了“艺术村”。但这个时期也是旧区更新较快的时期,村内部分历史建筑遭到破坏,村落的保护也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结语:小洲村虽然自民国以后才开始隶属于广州市,但由于长期在广州市区边缘发展,其村落格局演变与广州城市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结合广州的城市发展历史,小洲村的村落演变大体经历了起源、发展、成熟和拓展四个时期,发展的高峰时期出现在明末清初、民国中后期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尤以第三个高峰期变化最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