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合格人民教师队伍:邓小平理论教师必读

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合格人民教师队伍:邓小平理论教师必读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邓小平同志关心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正是因为他充分认识到了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对教育所具有的影响。遵循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指导,党和政府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合格人民教师队伍:邓小平理论教师必读

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全面提高教师的质量,没有一支数量够、质量高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完成国家和人民赋予教育的历史任务。鉴于此,邓小平同志十分关心和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他指出:“教育战线任务愈来愈重,各级教育部门不能不努力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师的水平。”他还进一步阐明了“教师水平”的内涵,“要提高教师的水平,包括政治思想水平、业务工作能力以及改进作风等。”针对教育系统力量薄弱的问题,他指出:“要加强学校的教师队伍,科研系统有的人可以调出来搞教育,支援教育。”

除了对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表示出极大的关注外,邓小平同志还强调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他指出:“各级党委和学校的党组织,应该热情地关心和帮助教师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帮助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使更多的人牢固地树立起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世界观。要积极地在优秀的教师中发展党员。”对人民教师来说,思想上政治上的进步,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确立是搞好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为人师表”首先要以教师自身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作为表率。邓小平同志关心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正是因为他充分认识到了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对教育所具有的影响。

遵循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指导,党和政府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的先后颁布实施,为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促进教师队伍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使教师队伍在总量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总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然而,要适应跨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的建设仍是个大问题,所以我国教育界仍将把教师队伍的优化问题作为本世纪重点研究和解决的任务之一,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拓宽师资来源渠道,依法建立起资格、聘任、职务评聘、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考核评估等制度在内的教师队伍优化机制。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任,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高级人才的水平。截至1997年,我国普通高校有教职工10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40.5万人。在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的教师29.6万人,占高校教师总数的73%,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52.7%,中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虽然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学术梯队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结构仍不尽合理;学科带头人紧缺,拔尖人才留不住,骨干教师队伍新老交替面临严峻形势,到2000年,72.8%的教授将达到或超过离退休年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仍待进一步改善;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还缺乏有效机制。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如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培养基金的支持力度;增加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设立奖教基金或提供专项资助;吸引优秀的毕业研究生留学回国人才,广聘高水平教师及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1996年全国毕业研究生36907人,实际参加分配33978人,其中分到高等学校的12506人,占37%);完善教师津贴制度;加强师德建设等。采取这些措施,总的目标就是到2000年,全国高校教师总量基本保持现有规模,学历(学位)结构、职务结构、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术梯队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骨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争取有更大的提高。

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靠国内挖潜,还应充分利用外来智力。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要“把外国人请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办教育,搞技术改造”。“要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我国高等学校同外国高等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与国外学校或专家联合培养人才、联合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思想在我们进行教育队伍建设过程中应予以重视。(www.xing528.com)

邓小平同志对中小学教育一直给予极大关注,“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于中学,中学学生来源于小学,因此要重视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关系到国民基本素质的优劣。几年来,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教师队伍总量稳中有增,1997年,我国中小学教师有938.03万人,基本满足了教育的需求;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逐年提高,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由1992年的83%、56%、49%提高到1997年的93%、84%、60%;民办教师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从1992年的263万下降到1997年的131万,到2000年,基本可以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结束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并存的状况。虽取得上述进展,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存在自己的问题,如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的年龄偏大,教育教学专家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队伍职务结构不合理,高中级职务教师比重太低。要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邓小平同志重视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要求教师“要敢于教,还要善于教。”同时提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师资培训工作。要请一些好的教师当教师的教师,大学教师要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水平。”认为“要把师资培训列入规划,列入任务。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他还指出:“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举办各种训练班、进修班,编印教学参考资料等,大力培训师资。我们希望广大教师努力在政治上、业务上不断提高,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前进。”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我国现已建立了完整的培训教师的师范院校教育体系,发展、完善了对在职教师培训的教师进修教育体系,创办了中央和地方的电视广播师范、函授师范等远程教育形式,以及举办各种形式的训练班、研讨班。《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鼓励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采用多种形式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了更好地培养基础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人员,从1998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小学教师设置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目的是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人员,为师资的在职培训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除了应对原有师资进行在职培训,办好师范教育,则是培养新师资力量的最主要的途径。发展师范教育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战略措施,为基础教育服务,也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根本方向。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办好师范大学,要关心地方师范院校的建设。“不办好师范教育,教师就没有来源。”现在,国内一些著名的高等师范院校如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都意识到,高等师范院校要为新时期的中等教育提供优质的服务,必须坚持“三个面向”的战略指针,努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并真正能适应未来基础教育的需要。有的师范大学还提出“面向学生,面向教学,面向基础,提高质量”的十六字方针,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水平,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力量。师范教育为社会培养基础教育人才,其教育质量和水平在社会上影响深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阐明:“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投入,大力办好师范教育,鼓励优秀中学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进一步扩大师范院校定向招生的比例,建立师范毕业生服务期制度,保证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其他高等院校也要积极承担培养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资的任务。”

教师队伍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而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