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邓小平理论教师必读: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目标机制

邓小平理论教师必读: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目标机制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个目标要依据具体的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和特征来设定,要能够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改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探索不同教育阶段上两者结合的规律和特征,找到优化结合过程的中间环节,有利于制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政策法规。

邓小平理论教师必读: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目标机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标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水平,使劳动生产率得到增长;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办学效益,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3.有利于学生掌握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和未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为将来从事社会生产劳动做好准备;4.必须依据儿童、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在各个不同层次的教育阶段提出的具体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注意因人、因地制宜,不搞简单的划一的教条式目标和模式。

把教育事业置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一规划,使之与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相适应,就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目标规范中包含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目标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马克思主义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看做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而现代社会对于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求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对他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社会适应性、身体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卫生等。其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育人过程中具有综合性目标。其中,把培养和提高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思想政治素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一种特设的教育情景和一种综合的教育形式,全面地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与教育阶段相适应的层次性目标,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标设计要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整个教育目标相适应。这个目标要依据具体的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和特征来设定,要能够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改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探索不同教育阶段上两者结合的规律和特征,找到优化结合过程的中间环节,有利于制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政策法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