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效果研究:教育观念的含义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效果研究:教育观念的含义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观念属于观念意识范畴。“教育观念”指人们对教育的心态、价值、思想的观念体系[5]。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对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6]。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和约束着他们的教养态度和行为,并通过教养态度和行为影响着子女的个性发展。胡玉萍从教育文化模式、教育目标以及教育策略三方面[9]对多民族杂居社区中各民族的教育观念进行了调查研究。本调查中是指回汉两个民族对学校教育作出的具体反应。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效果研究:教育观念的含义

教育观念属于观念意识范畴。观念是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头脑并在人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1]。这一基本观点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角度揭示了观念的物质从属性,即观念是人对物质世界的一种认知结果,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观念既可以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理性认识,是“经验和理论在人们头脑中的积淀”(李君如,1998)[2]。在观念结构中不仅有事实判断的成分,还有价值判断的成分,“观念并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而且还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评价、组织和建构,有着改造客观现实的主体目的性、意向性和价值性”(郑金洲,2000)[3]。因此,与一般的认识结果相比,观念具有情感性和评价性,是一种价值判断和选择的结果。它既包含着主体对事物“是什么”的认识,也融入了主体“应当怎么样”的价值取向。一种观念一旦形成往往就成为主体进行判断时的一种评价标准 (李召存,2002)[4]

“教育观念”指人们对教育的心态、价值、思想的观念体系(John U.Ogbu,1995)[5]。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对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王化丽,2005)[6]。家长的教育观念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共四个方面,一部分是与家长培养子女的目标和终极目的有关的,包括人才观(家长对什么是人才以及希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看法)和生育观(家长培养教育子女的动机)两个方面;另一部分是与亲子关系教养方式的选择有关的,包括儿童观(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和教子观(对教育子女内容和方式的看法)。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和约束着他们的教养态度和行为,并通过教养态度和行为影响着子女的个性发展。同时,家长的教养观念自身又受到社会文化、家长自身的经历、家长的文化水平及其所受的文化知识的影响。尤其是社会文化,它直接影响到家长在教育上的价值取向,并在其教养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陈帼眉,何大慧,1994)[7]。家长的文化程度反映了其文化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李百珍,1995)[8]。(www.xing528.com)

胡玉萍从教育文化模式、教育目标以及教育策略三方面(托尔斯顿·胡森,1991;John U Ogbu,1995)[9]对多民族杂居社区中各民族的教育观念进行了调查研究。文化模式是指人们对身处其中的世界的理解。教育文化模式是指人们对现行教育的理解和看法。胡玉萍调查了回汉两个民族对教育的看法,即在他们看来,教育对生活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或影响。教育目标是指教育在一定人数的群体的思想、爱好和兴趣中所占的位置。在本调查中是指回汉两个民族成员对教育的期望程度。教育策略是指人们在接受正规教育过程中采用或不采用的态度、计划和行为等。本调查中是指回汉两个民族对学校教育作出的具体反应。教育文化模式是对学校教育在孩子获得成功的未来生活中的重要性的看法。教育目标方面主要通过教育期望和成绩期望来表现。教育策略方面包括学生的学习时间、家庭对教育重要性的交流、家长对学生的鼓励方式(胡玉萍,2004)[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