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疫助力讲座,准确定位目标

抗疫助力讲座,准确定位目标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疫情尚未结束,孩子们仍然在家学习。今天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正确定位,明确目标。一旦错位,就会打破平衡。因为家长对自身没有正确地定位,或者说是经常错位。这是父母该有的身份定位。正赶上疫情,爸爸是高层领导,一直在岗位,年初一也没休息。妈妈想好了,要让他做好自己,也不在家死盯着孩子,主动申请到单位轮值。妈妈告诉他,在其位谋其政,每个人都必须做好自己的那一份。

抗疫助力讲座,准确定位目标

父母做成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弗洛伊德说,男孩儿要成长为男人,必须要翻过父亲这座山。所以,要想教育出好的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做好自己,为孩子的成长做个样子。

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疫情尚未结束,孩子们仍然在家学习。这一空前当然也希望绝后的特殊时期,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学校改在家里,教室教学变成网上授课,学校老师工作的难度、强度都在不确定中加大,老师们的辛苦自不必说,今天我们先谈一谈家长们的辛酸。

很多家长给我说他们的孩子这段时间在家的种种表现,不外乎是做事拖拉磨蹭,学习不催不动,胡乱应付作业,拿着手机,也不知道在学还是在玩;对学习不认真也就罢了,脾气暴躁,不让父母说话;关进自己的房间,不搭理父母。还有很多家庭经常“吵起来”,甚至“打起来”。网上还爆出有孩子跳楼的,妈妈被孩子逼得跳河的,厦门某孩子甚至拿刀砍杀父母……这的确很让人心酸,着急。

家本来是爱的港湾,是最亲的人相濡以沫,躲避风险的地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很多家长朋友十分苦恼,也在不断寻找解决的办法。你会发现网上关于教育孩子的各种文章、各种课程。我们看到了,也学到了,但是就是用不上。为什么?

问题很复杂,但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你走错了方向。

你一直寻求的是怎么能教育好孩子,怎么能让孩子改变,怎么能让孩子变得优秀,说到底,你是在向外寻求一些对付孩子的方法,结果是,孩子难受,家长也痛苦。这样的做法,相当于要看日出,却拼命往西跑,一开始便错了方向,结果只能渐行渐远。最后,不但孩子没教育好,还搞得家庭关系一团糟,亲子之间跟仇人似的。尤其是高三的孩子,本身压力就很大,如果家长不是给予支持,而是无效的唠叨,他们可真的就遭殃了。

家长朋友们会说,作为家长,面对在家学习的孩子,你说应该怎么做?今天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正确定位,明确目标。

1.正确定位

定位非常重要,四季更替,寒暑易节,自然万物,各得其位,才构成了我们和谐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一旦错位,就会打破平衡。平衡是宇宙努力维系的法则,平衡中才有成长,才能发展。新冠病毒的突然袭击,扰乱了整个社会秩序,失去了原来的平衡,为了消灭病毒,不得不暂停发展。

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在一种平衡中,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家长的责任就是要尽量创造一种和谐的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而很多家长朋友却经常打破这种平衡,破坏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家长对自身没有正确地定位,或者说是经常错位。

那么,家长的定位应该是什么?

是榜样,是模板,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这是父母该有的身份定位。

孩子经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其生存的能力,与世界相处的本领,都是先从父母,从家庭中学到的。自古及今讲究上行下效,父母做成什么样,孩子就会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弗洛伊德说,男孩要成长为男人,必须要翻过父亲这座山。所以,要想教育出好的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做好自己,为孩子的成长做个样子。这是父母应该守住的“位”。

现在我们很多家长都错位了,丢弃了做好父母的本来角色,而充当了父母以外的角色。

首先成了孩子的“老师”。每天给孩子听写、默写,检查作业,催促学习,帮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做老师该做的事情。其次成了孩子学习的“监工”。几点起,几点睡,偷偷看看孩子在干什么。人不论在哪里,耳朵始终在孩子的房间里。除此之外,还扮演了孩子行动的管理者、指挥者、领导者,给孩子做好各种打算和规划,做详细的学习安排。总之,父母围绕学习,发号施令,说一不二,无比严厉,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但是,有趣的是,如此严厉的父母,在生活上又甘愿做孩子的全方位保姆,洗衣做饭不用说,还要端茶倒水送水果。生活上反过来了,孩子成了小皇帝,呼来喝去;父母小心伺候,唯命是从。

家长的这种不断错位,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有个孩子曾经对我说,他就喜欢周末。周末不用自己操心,爸爸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包括起床,不用闹钟,等着他叫就行。我问他,如果爸爸不给安排任务呢?他说:“那就糟了,我真不知道一天怎么过。”(www.xing528.com)

像这种错位,家长替孩子做了一切,孩子就会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看起来孩子是听话的,可能学习成绩也是好的,但是一个最重要的东西被剥夺了,那就是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这种能力的丧失,平时可能感觉不到,现在疫情来临,就像镜子一样照出了每个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所以,定好位,守住位,不越位,不错位才是父母应该做的。这就要求父母先做好自己,让自己首先成为那座让孩子翻越的山。

如果父母在家天天无所事事,拿着手机躺在床上,或者看着电视嗑瓜子,却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这是不是不太公平?有个孩子和爸爸吵架,气嘟嘟地对我说:“他有什么资格说我不努力,我6点起床上网课,他9点还在打呼噜。”

所以,要让孩子优秀,父母必须回归自己的本位,做好自己,给孩子做好榜样。

北京有位家长做的事情就很让人感动。春节前这位家长咨询我,说儿子从小成绩很好,但是上了高三后经常请假不上学,尤其快要考试的时候。后来儿子就害怕考试,出现各种紧张反应,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成绩也一落千丈。聊完后,我给她提了三个建议,其中一个是父母往后退,退到自己的位置上,尤其是妈妈。因为这位博士妈妈太勤快又爱干净,对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学习上还帮他做各种规划,结果孩子顺风顺水,以致失去了搏击风雨的能力。

就在前两天,她告诉我,现在儿子在家空前努力。不管他了,没想到他自己做的学习计划更仔细,学得更认真,很在状态。

原来,聊完后他们夫妻就商量着对孩子放手,让他做好自己。正赶上疫情,爸爸是高层领导,一直在岗位,年初一也没休息。妈妈想好了,要让他做好自己,也不在家死盯着孩子,主动申请到单位轮值。正月十五包饺子,儿子提出给爸爸送到办公室。娘俩儿去了,爸爸没在办公室,刚好去巡查了。妈妈告诉爸爸,这是儿子的心意,让他回来吃上两个再走。爸爸回来吃了几个饺子,顺便把儿子带上车想陪他聊会天,可这一路爸爸的电话响个不停。回家的路上,儿子和妈妈说,爸爸太不容易了。妈妈告诉他,在其位谋其政,每个人都必须做好自己的那一份。

结果,儿子回到家更努力了。一天,妈妈回来得很晚,儿子还做了饭。

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要让孩子转变,关键是要触动他心底的那根弦,心动了,才会有改变,否则不论你怎么唠叨,不但是徒劳,还会起反作用。所以,父母要做,就先做好自己,身教胜过言传。

2.明确目标

作为家长,我们有没有思考过,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目标是什么?要让孩子学到什么?学会什么?

这段时间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孩子在家学习,靠的就是自我管理能力。自学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可能会以自我管理能力为主要指标重新分层。有自制力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管不住自己,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可能会退步。因此,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家长的目标。

作为中学生来说,这个能力已经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孩子可以按部就班学习,有些孩子根本就管不住自己。我们大家也看明白了,如果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强,学习习惯好,想学不好都难,将来成功是必然的事情。相反,强制孩子学习,父母累得要命,也毫无效果,仅徒增烦恼。上海的那位妈妈不就是被孩子逼得跳河了吗?网友也上传了好多家长快要被孩子逼疯的视频,咱们可以看一看,吸取教训。

那么孩子们这个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是怎么来的?其实是来源于孩子在幼年时期的成长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到了中学,这个差异明显表现出来,自学期间,看得尤为清楚。差异已经造成了,但并不是说能力已经定型,恰恰相反,凡事讲究时机。疫情虽然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灾难,但长时间被隔离在家,被迫自主学习,正是培养这种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绝佳时机。

家长朋友们要明确这个目标,抓住这个时机,把眼光放长远,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当我们心中有了这个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作为家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先定好位,然后开启智慧,想办法达成目标。一旦有了这方面的自觉,你就会发现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以及学习、娱乐、健身、做家务等,都会涵盖在这里面,成为我们达成目标的工具。我们可以利用一切条件来培养孩子的习惯和能力,而学习仅仅是其中的一件事,是主要的练兵场而已。

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是习惯的培养,从行为入手,教会孩子管理时间,管理情绪。对于中学生来说,除了培养,还有修正的成分。因为很多孩子已经养成拖延、懒散、被动的坏习惯。他们需要克服坏习惯,建立好习惯。这对我们家长来说,的确很考验耐心,但是不要急躁,慢慢来。跑马拉松的朋友都知道,慢就是快,近就是远。如果我们用这段时间,或者更长的一段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那作为父母,我们就胜利了。其实,能力才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大财富

好多家长朋友表示,耐心都被孩子磨没了,看着他们就没好气。只要你没好气,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态度来对你,这样就会掉进恶性循环的怪圈里。所以我一直说,对孩子要做优点加法,不做缺点减法。什么意思呢?很多人总在数落孩子的缺点,盼望改掉这个,改掉那个,这就是缺点减法。你每天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心情能好吗?不仅如此,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的缺点不断被强化。我们要做优点加法,即每天细数孩子的优点,并盼望增加。当你总在细数孩子优点的时候,你会看到孩子越来越优秀。

最后,祝愿每个家庭幸福和谐,祝福我们的孩子们茁壮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