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懂孩子,陪你去高考

读懂孩子,陪你去高考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孩子的问题永远是我们家长心中最大的问题,孩子永远是我们家庭的重心。高一的孩子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适应。每年我们都会给高一的孩子做关于适应的讲座,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不论男孩女孩,我们的目的都是让他们学会处理青春期懵懂的情感。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孩子为情感所困,影响学习,影响人际关系。很多孩子是闹着玩的,但是到了高三,这些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读懂孩子,陪你去高考

不要以爱的名义逼迫他们,过度的爱等于控制。当我们以爱的名义让孩子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反抗。真正的爱必须有平等和尊重。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上午好!

孩子的问题永远是我们家长心中最大的问题,孩子永远是我们家庭的重心。大家都觉得为了孩子可以放下一切,也都觉得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可是,我们真的懂我们的孩子吗?我们到底了解他们多少?接下来,我将从一个心理老师的角度,把我看到的,听到的,知道的关于青春期孩子的情况,跟各位家长朋友交流一下。

马上就要到放寒假的时间了,而这,可能也成了让我们大家很头疼的一件事。许多家长感慨学生放假还不如上学。很多家庭是这种情况:孩子要回来,我们首先会准备很多好吃的。孩子回来后,第一天,亲不够;第二天,还好;第三天,凑合;第四天,还没过完就跟他们吵起来了。

放了假的孩子趴在电脑桌上,或者拿着手机半宿半宿地不睡觉,早上叫不起来,问他学校里的事,啥也不说。快过年了,带他去买衣服,这件也不行,那件也不中,最后父母看不中哪件他偏买了哪件。不管男孩女孩,拼命地护着他那两根头发不让理。这还算是省心的,还有很多孩子放假常常惹事。从学校回到家,哥们朋友一大帮,抽烟、喝酒、上网吧,有些男孩非要带上女孩。也有三五成群,游荡街头的学生,男生女生搂搂抱抱,打架斗殴,惹是生非。还有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好,学习成绩也很好,一到家就变了,脾气暴躁,不愿和父母沟通,有的孩子甚至出现自残自伤行为。

我们的孩子怎么会这样了呢?小时候那么好的孩子怎么会越长大越让我们觉得陌生了呢?甚至变成了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样子。

现在大家回想一下,我们的孩子十岁以前是什么样子。

活泼可爱,什么事都抢着干,乖巧听话;有时候也调皮,但是不惹人生气,跑来跑去东问西问,因为有他,家中充满了欢乐。

谁能想到就是这么可爱的孩子,长大后却那么不听话,那么让人生气,甚至打架斗殴、上网吧;从小喜欢漂亮衣服的女孩子打起架来连衣服都撕下来,毫不顾脸面。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发展成这样?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在这里,我要先问一个问题:作为非常关心孩子的家长,您有没有问过,“孩子,你在学校里过得还好吗?你在学校里过得高兴吗?”

恐怕我们很多家长别说问了,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见面就问学习,至于其他的,就不管了。

有些家长会说,“孩子好不好还用问吗?又不缺他吃不缺他穿,要多少钱给多少钱,来家啥也不用干,吃饭都伺候到嘴边上,会有什么不好的”;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学习很好,不大用管,回家也很用功,考不好不用大人说,自己就急得哭”;还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反正成绩不好,干脆由着他,什么也不用他做,怎么会过得不好呢?”

咱们家长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孩子到底过得好不好呢?

我们对2138名高一学生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发现情绪行为常常有问题和问题比较严重,有自杀想法的竟然有44人。孩子跟您说过吗?这其中有可能就有您的孩子,您知道吗?

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就是我们跟孩子交流的地方,有问题自己无法排解的孩子会来这里咨询。在这里,无数孩子敞开心扉诉说了自己的心声;在这里,孩子们坦言自己的烦恼和苦闷,再不用设防;在这里,听到的可能是孩子们心底最深的秘密。他们走后,我经常陷入沉思。今天我就把我看到听到想到的,跟大家聊聊,看看他们这个年龄到底都在经受着什么样的苦恼。

先从高一说起。

高一的孩子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适应。每年我们都会给高一的孩子做关于适应的讲座,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讲座效果很好。很多孩子反映说,听完讲座,一下子就从迷茫中走了出来,知道了自己的现状,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还是有很多孩子自己做不好,就来咨询。从他们反映的情况来看,不适应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适应新环境新人群,二是不适应学习。

有的孩子来到咨询室就哭。“老师,我在这里很不适应,没有朋友,我很难受。”“老师,在这里满眼都是陌生人,吃饭睡觉都不习惯,也没有朋友,我受不了了,我不想上学了。”刚开学有不少这样的孩子诉苦,你的孩子可能也回家告诉过你。

还有学习上的适应问题。有的孩子在初中的时候考前三名,来了高中考十几名、二十几名,就很受不了。在初中他是最好的,被老师宠着,同学羡慕着,到了高手如云的高中,自己变得一般般了,心理上当然很不适应。再就是新的学校、学习方法、老师授课方式和初中不同,很多孩子也都不适应。他们可能要花较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重新定位自己。

高二的孩子,环境适应了,学习适应了,高考又暂时没有来,没什么压力,这时候出问题最多,困扰最大的是人际关系。同学之间的事情开始多起来,尤其是异性交往,说白了就是感情问题,特别突出。这一年,打架斗殴、谈恋爱的特别多。学生十六七岁,觉得自己长大了,有谈情说爱的需求了。现在的孩子,谁没有“老公”“老婆”就会被别人笑话,于是,所谓的“谈恋爱”就成了一种风气。曾经有位家长来咨询,说自己家的女儿整天谈恋爱,换了一个又一个,而且谈恋爱的对象都是些小混混。来咨询的家长中,为了阻止孩子谈恋爱,跟孩子闹翻了的也很多。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开了两个青春期专题心理讲座,一个是面对女生的,专门讲自尊自重自爱,指导她们怎样和男孩子相处。另一个是专门针对男生的,男儿当自强,教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和目标,而不是整天围着小姑娘转。不论男孩女孩,我们的目的都是让他们学会处理青春期懵懂的情感。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孩子为情感所困,影响学习,影响人际关系。感情问题的负面影响在高二表现得还不那么突出。很多孩子是闹着玩的,但是到了高三,这些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高三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高考压力,另一个就是感情问题。对于恋爱,高一、高二的时候孩子们不觉得是问题;到了高三,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谈恋爱影响正常学习,当想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感情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很多家长朋友时时盯着孩子,看到孩子有谈恋爱的苗头就跟孩子说,你不能谈恋爱,不许谈恋爱。其实这个话是没用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身体成熟了,荷尔蒙分泌旺盛,对异性产生好感,从道理上他们知道自己不该在这个时候谈恋爱,但是感情来了,它不讲理啊!不妨想想咱们那个时候,不也是经常莫名其妙地脸红心跳,不自觉地喜欢某个女孩子,或者某个男孩子吗?所以,这个时期喜欢异性是正常的,但是处理不当,就会造成麻烦。这带来的痛苦有多么大呢?

有一位高三的女孩,高考前一个多月的时候来咨询,说自己喜欢一个男同学,可是那个男同学对她并不怎么感兴趣。她知道他可能不喜欢自己,但是自己就是喜欢他,只要一看不见他就六神无主。自己很主动地对他好,在学习上帮助他,主动给他讲题,在生活上关心他,经常给他送些水果什么的。她说一直这样维持着也挺好的,可是,最近她发现这个男孩子好像喜欢另一个女孩了,证据是经常看到那个女生给他讲题。这个女孩受不了了,问他,他又说没有的事。现在女孩更加痛苦了,那个男生对自己不冷不热,那个女生又在他俩之间晃来晃去。她说自己根本不能静心学习,但是,高考越来越近了,自己知道这样下去高考就毁了,可是……怎么办啊?

现在我们大家能感受到这个女同学的苦恼了吧,她不是不懂事,不是不明白,就是从里边跳不出来。或者说正是因为懂得高三了应该努力学习了,才更加痛苦。

很多孩子正在遭受感情之苦:有单相思的,有偷偷喜欢的,有陷进感情不能自拔的,有感情问题刚刚开始的,也有想分手的,还有分手后很痛苦的……高一、高二为这个问题咨询的还少,咱们前面说过,他们还没有高考的压力,还能忍,或者不觉得是问题。一到春节之后,也就是3月份的第一次统考前后,咨询室就开始排队了,多数是高三的孩子,咨询不外乎两个问题——学习压力和感情问题。我们每天看到孩子们似乎开开心心的,谁想到他们的内心会承受着那么大的压力。对于孩子,尤其高三的孩子,他们内心的压力,从表面上我们可能看不出来。那么到底有多么大呢?

举个例子,一个男孩子,每次考试,开考后15分钟必须去厕所,不去就觉得要尿裤子,去了又没有尿,非常困扰。这就是紧张所致的心理问题。还有一个例子,一名女同学一到考试,坐在那里腿就哆嗦,控制不了。有些孩子只要看到桌子上有东西,就学不下去,必须要拿走,拿到只剩下书本,多放一支笔也不行。有名女同学,高考前去看考场,看到自己位子边的墙上画得乱七八糟,心里就受不了了。那些划痕在心里总是挥之不去,因此无法集中精力学习,非常担心高考时那些划痕会严重影响自己,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甚至让自己无法专心答题。这就是压力大的表现。

再举个例子,去年高考的时候,我去某中学监考,6号晚上12点40左右,我们宿舍的门响了。我迷迷瞪瞪地开了门,有个胖胖的女同学闪了进来,一下子抱住了我,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她打着哆嗦,一直说自己害怕。我让她进来到了我的床上。她说,去年高考就是因为6号晚上没有睡好,导致考试时心态崩溃,没有考好,今年又是这样,所以自己非常害怕。我发挥我的专业特长,一个多小时后,她在我的床上睡着了。第二天我问了她的班主任,她的班主任说她的状态挺好。据我们跟踪,她考了580分,上了一本,比平时成绩发挥要好。

因为这件事,那天晚上我故意起来在走廊上溜达,发现在半夜12点到1点多这个时间段去厕所的孩子很多。也就是说到了高考的前一天,也就是6号晚上,很多孩子因为紧张,半夜里是睡不着的。

由此可见,高考的确让孩子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只是他们没有向我们诉说。平时孩子们学习很辛苦,每天从早上6点一直到晚上10点,他们一直都在上课。每堂课中间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老师们又都抓得非常紧,有的拖堂,有的提前两分钟上课,这样一来,孩子的课间时间也就不到十分钟了。除了繁重的学习,还要适应环境,还要处理人际关系,还要面对情感的波澜,我们的孩子过得真的是很不容易。

然而,即使在外面这么辛苦,这么不容易,有些孩子也不想回家。我接待过一个来咨询的男生,他说:“老师,我不想回家。每次回家,我妈妈除了骂我,就是说我,而且不到吃饭不说我。我心里很难受,每次放假,我都是在街上流浪,一直靠到最后一班车,然后回家扔个耳朵给我妈,随便她说吧。”还有一名男生说他一分钟也不想在自己那个家里待着,他很压抑。一名女生一提到家,也哭成了泪人儿,说:“实际上我没有家。”

前年一个高三的女孩,经常来我们咨询室,来了坐下就不肯走,后来我们发现她已经对心理老师形成了依赖,因为在咨询室她找到了家的温暖。她说:“我从小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爸爸妈妈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但是爸爸妈妈整天吵架,小的时候我很害怕,现在很反感、很无奈,所以我不想回家。我不是不孝顺,以后赚很多钱给他们买大房子,给他们雇保姆,他们生病了,让他们住最好的医院。但是我不想回去。可是我又很心疼我的弟弟,因为我的弟弟正在承受着跟我一样的痛苦。”每次咨询时间到了,该上课了,她总是说:“老师,你让我再多待一会儿吧。”高考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在积极地复习功课,准备下一场考试,我看见她自己在咨询室外面的小院子里转过来转过去,有时候就坐在一个角落里看着天空发呆。她溜达到咨询室窗前,我叫了她一声,她很害怕地说:老师,你怎么能记住我的名字,是不是别人都知道我来做咨询的事了。她就是这样,一直充满恐惧地生活着

就像歌声里唱的,所有不想回家的孩子都盼望着有一个温暖的家。他们多么希望爸爸能理解他,妈妈能疼爱他,回家吃点热乎饭,全家高高兴兴,而不是只知道唠叨、批评、贬低他。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中有太多的烦恼,父母应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去理解他们,去读懂他们,真正地去爱他们,而不是以爱的名义逼迫他们。过度的爱等于控制。当我们以爱的名义让孩子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反抗。

有些家长朋友会说,我还不是全为了他好,我受苦受累省吃俭用,从来不考虑自己,一切都围着他转,我怎么就对不起他了,他怎么就那么多事呢。

的确,我们做了很多。但我们的这种爱,在孩子们的眼里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调查显示,71%的孩子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28%的孩子不愿跟父母说心里话,宁愿在心里憋着,宁愿去找老师,甚至宁愿离家出走。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跟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为啥不跟你说,为啥憋着,为啥你说急了他就恼。因为你不了解他啊,张口就要他学习,你根本就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需要什么。

我们接待过很多学生,在这些案例中,我们总结出了他们最不愿意听家长说的话有这些:

1.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

恐怕很多当妈的都这么说过,尤其是你跟孩子讲理的时候,孩子的说辞更在理,你无话可说了,就会拿出这一句来:“啥也甭问,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你说这个话很省事,但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呢?这个妈不讲理啊!来咨询的孩子经常这么说,“俺妈不讲理,我连和她说也不愿意说,反正说不通;我爸从来就不让我说,我一要说,他就生气,于是干脆我啥也别说,随便他们怎么唠叨”。

这不叫交流。首先这是不平等,强势压人。在你的强势面前,孩子选择什么也不说,是他懂事,不想顶撞父母。但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意味着你就要失去孩子的信任了,你的形象一下子就矮了,可能孩子再也不和你诉说他的心里话了。(www.xing528.com)

2.你看人家谁谁谁

说这话也是我们家长的通病。的确,我们的用心是好的,多看看人家的好,是想给孩子树立榜样,但咱们忘记了一点,你说你看人家谁谁谁的时候,孩子听到的是你的潜台词:你看人家×××多么懂事啊,你看人家×××多么能学啊,你再看看你整天就知道玩,也不学习,啥也不干……他听的是你后一句啊。所以,你对别人不露骨的表扬,就是对他不露骨的批评,是对他的否定,他当然烦。

快过年了,亲戚朋友肯定会凑一块,我们常常说,你看你姐姐上了“双一流”大学,你看你哥哥在大学里当什么干部了……这些话其实还是要少说,不要让孩子在我们的比较里受到打压,丧失自信。多看看我们自己孩子的好处。

3.我都是为了你

“我都是为了你,我不吃不喝,我辛苦赚钱都是为了你啊!”接下来的一句是啥?——“你这么不争气!”他听的就是你这一句。有的孩子会这么回答你,“那你生我干啥?”再重了,有的孩子就会这样说,“那我死了算了,把命还给你!”确实,很多自杀的青少年中在遗言中都提及这一点:我对不起父母,我不够优秀。就是我们的这句话给了孩子巨大的压力,让他有负债感,让他觉得欠你的。其实,孩子不欠我们的,生养是父母的义务和责任。

所以,家长朋友们,千万别再说这句话了,别说都是为了他。其实,很大程度上我们还真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我们自己。这话不好听,但我们回想一下,你总是说“孩子我没有上大学,你给我好好上学,给我考大学;我小时候想当兵没有当成,你长大了就去考军校,去当兵,当军官;我小的时候家里穷,现在我拼命挣钱,随你花,你想花多少就给你多少”。这真的是为了孩子吗?这是在补偿我们自己曾经的不足,是一种心理补偿作用。说到底是让孩子来完成你的心愿,以求得我们自己的内心平衡,

我一个朋友的朋友,他的孩子在我们学校就读。今年高考前,这个妈妈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一坐到沙发上就跟我说:“李老师我该怎么办,我受不了了。”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她去给女儿算卦,算的结果是女儿的运气还不如去年,她心里直接受不了了。到了6月5号,她给我打电话说:“李老师,不然我请假去陪考吧,我包个宾馆和她一起住。”我告诉她,陪不陪考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学校其实是不主张陪考的,高考期间,学校安排的时间非常周密和紧凑。但到了6号,她又打电话说:“李老师,我还是去吧,我在家里简直坐不住了,请了一天假,在家里就像关禁闭。”我征求她孩子的意见,孩子不同意,她就没来。考完理综后,她听说数学比较难,孩子可能发挥得不好,又打电话说要来,说要给孩子送点莲子粥,并且已经在路上了。其实数学有几道题是比较难,考生都考得不是很好,我去问了一下她孩子,她自己已经调整得比较好了。但她妈还是来了,来到后,母女两人抱头痛哭。你看,本来孩子已经调整得够好了,家长来了,又把这种情绪煽动起来了。可怜的孩子啊!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确实应该考虑,我们给孩子的真的是他想要的吗?我们认为吃鱼好,就逼着他吃鱼;我们认为吃肉好,就非要逼着他吃肉;我们感觉冷,就逼着他穿棉袄;我们觉得热,就逼着他脱外套;孩子一有反抗,就拿不听话的帽子给他套上。这难道不是在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吗?真正的爱必须有平等和尊重。一位妈妈说,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每周至少送两次饭菜,看到他吃得香,自己心里别提多么美了。这不正是在满足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吗?

4.学习不好就什么都不好

单凭学习成绩来评价孩子,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标准对很多孩子来说实在太残酷。也正是这个标准扼杀了太多的孩子。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在欧美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等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也就是说,人的智能是各有侧重的。学校的考试基本上考查的是孩子们的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但有很多孩子没有办法在这个不适合自己的领域里有优秀的表现,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成绩不好就说他们是坏孩子。爱因斯坦说,如果一条鱼用爬树来衡量自己的能力时,那它一生都觉得自己是愚蠢的。

家长朋友们想一下,一年上千万的毕业生,考上清华、北大的有几个?我们的孩子非要上清华上北大吗?非要上重点本科吗?当然,如果孩子有这个能力,是非常好的,我们学校就有好几位老师的孩子去了清华、北大,孩子也的确很优秀,很让人羡慕。但我们不能对所有的孩子作统一要求,比如都要求他们都考高分。比尔·盖茨全世界只有一个,大部分孩子都像我们一样,是一介平民。所以我们不应该两眼只盯着分数。其实,不论我们要求什么,最终目的是要孩子幸福。幸福是我们对孩子的终极追求,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只看分数吗?

再说,考上好大学就意味着成功吗?2009年,我周围一个孩子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被清华勒令退学。他母亲去陪读了一个月,也没有效果。马加爵,云南山村一个孩子,拼命考入了一所好大学,却杀了他同宿舍的四个同学,用锤头敲碎了同学的脑袋,结果被判处死刑;清华大学刘海洋用硫酸泼黑熊,最后也被判刑……所以,不能单凭学习成绩来评价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身心健康、乐观向上更重要的了。

作为父母,我们创造了一个人,就有责任把他养大,有责任让他幸福,而不是单凭我们的心愿一味去要求孩子。去年,我接待过一个咨询。一名同学经常考年级第一名。这样的成绩让人羡慕吧,可是有一天,他的家长来找我,说:“老师,你救救孩子,救救孩子吧。孩子特别敏感,经常很烦躁,回家吃饭,我也不知道该跟他说些什么,感觉说什么也不行,啥也不敢问不敢说,无论说啥,他都很烦。”经了解,是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一直不满意,对周围环境不满意。他理想的状态就是谁也不要打扰他,最好能24小时不间断学习。因为做不到,孩子痛苦,陪读妈妈也跟着痛苦。娘俩儿天天在焦虑中惶惶不可终日,感觉天要塌下来似的。这名同学的分数够高吧,但是母子的这种心态,这种生活状态是我们想要的吗?

当然不讲学习是不可能的,学生就是要好好学习,这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分数重要吗?当然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孩子综合能力的一项检测。分数里面不仅包含孩子学过的知识,更体现孩子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品质。我们看重分数是应该的,但是把分数和所学知识等同起来就会误导教育方向。

我个人觉得,教育中我们应当注重孩子的学习态度,它不仅是分数中包含的课本知识,还是一种阳光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的体现。有了这种精神,到哪他都会发光。

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他们正处于花季雨季与暴风骤雨交汇的时期,能蓬勃发展,有旺盛的生命力,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但有时候也经常动不动就恼了,动不动就火了,动不动就摔门走了。这个时期,他们情绪很不稳定,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什么也不用大人指挥了;另一方面他又发现自己有很多事情干不了,但还不愿意承认,总感觉自己能行,反正就是不用你管。也就是说,他正处于一个矛盾时期,这种矛盾引发的冲突让他非常难受,又加上处在集体生活中,还要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包括学习压力、感情问题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很多很多问题。如果我们和他沟通不好,他跟谁说呢?而如果不说,这些事就没有了吗?不是的。能量守恒,这边看着风平浪静,那边早已东窗事发。后果很严重的例子在现实中也有很多。比如,初中小女孩四次怀孕流产。不知道这些家长是怎么关心孩子的。有些孩子就说,“我爸妈不愿意我回家,因为一回家我们就吵架,他们愿意我天天在学校里”。疏于管理,孩子在外面什么样,你已经不知道了。

有的家长可能觉着这离我们很遥远。远吗?上一周我在医院上班的一个朋友给我说,医院里,流产的少女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我还跟踪调查过一个流产的女孩子,当时怀孕了,自己都不知道。我问她,肚子大了里面乱动你不知道?她说不知道,只知道胃难受,还吃了些药。那你不来月经不知道?不知道,我去看过医生,医生给我打黄体酮。就这样,由于孩子性知识的缺乏和家长的疏于管理,酿成了一个又一个悲剧。

家长疏于管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管得严了,又会怎么样呢?有的家长管得很严,不给孩子一丝自由的空间。有的家长很好笑,“你不是不跟我说吗,我就偷看你的日记,偷看你的短信、QQ聊天记录”。看就看吧,结果干得不漂亮,被孩子发现了。这下子,你就完了。从此,孩子对你就失去了信任,就会垒上一堵很厚的墙,把你挡在外面,再也不和你交流了。有一个家长来咨询,说发现孩子经常收到一个男孩子的短信。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晚安之类的话。但这个妈妈觉得孩子怎么每天发“晚安”,一定是谈恋爱了,就直接给这个男孩子打过电话去,让他以后别再打扰自己闺女,因为她要学习。这件事情结果会怎么样呢?谁先知道这件事情?当然是这个女孩子。那个男孩首先会告诉这个女孩。这个女孩子立即感到没有了自尊,当时就说:“妈妈我不去上学了,我有什么脸面去上学啊!你说我和他好,我就跟着他走好了。”

那年,青岛一个小学生,跳楼了。留下一张纸条:我走了,爸爸。原因是有了弟弟以后,她明显感觉家人都不关心她。这个女孩也是积压了很久。但作为父母,当孩子有那么多心里话想说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呢?

还有一个例子。有个孩子,数学学得特别好,非常聪明,但文科一律不学,英语只考30分。叫他家长来的时候,他指着他爸爸,说他有心理问题。班主任进一步了解到,他爸爸因为一点小事就经常打他。他的英语不好,也是因为他的英语老师曾经打过他一次,让他心生厌恶,从那以后不学英语了。

还有些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甚至连看都不愿意看到父母。有个孩子说,为了不和父母一起吃饭,快到吃饭时他就拿起手机去厕所。在家长看来,这孩子贪玩,其实,他是在躲避父母。

亲爱的家长们,我们是不是该反省一下自己了,平常你对孩子是批评多,还是鼓励多?请你记住这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一篇文章叫《一碗米饭》,那碗米饭如果你天天骂它,它就坏了,如果你天天赞美它,它就变好了。东西是这样,更何况是人呢?但有些家长不但不夸孩子,还会这样说,“我上辈子欠你的,摊上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倒霉了”。

不管也不行,管也不能太严,这该怎么办啊?

结合青春期孩子的特点,这里给大家几个小建议:

1.学会欣赏孩子

这点非常重要。有个家长说他烦死他的孩子了,孩子一点也不听话,老和自己对着干,直接没法交流。我给他布置了一个作业,让这位家长回家写出自己孩子的二十个优点。

在场的家长朋友们,你们能写出来吗?有的家长说,“20个优点?20个缺点还差不多,缺点50个我也写出来了,说优点我还真不知道”。所有这样说的家长,都不是称职的。

能写出孩子二十个优点的父母,孩子在家的时候你会烦他吗?你的孩子这么优秀,有这么多优点,孩子回来了,你的心情当然很好啊!你心情好,孩子自然会很高兴,高兴了,他就愿意跟你说话了。

你还可以偷着夸他。过年了,亲戚朋友在一块说起孩子来,你们在客厅里,孩子在卧室里,你和亲朋夸一下孩子的优点,孩子听见肯定会高兴的。想让他干啥,你就夸他啥,夸他啥,他就会干啥。比如,你可以试试说俺孩子今年很懂事,放假回来就帮我打扫卫生,吃饭总是先拿筷子,下一顿他保证就抢先去拿筷子了。可是,我们很多家长总是反着做,见人就数落孩子的缺点。哪个孩子能受得了这样的父母!

2.在闲聊中交流

孩子回到家里,如果你直接问他学习,他肯定不愿意说。那就聊天。怎么闲聊呢?比如,爸爸不是喜欢看足球嘛,跟孩子一起看的时候,就可以问问孩子你们班谁喜欢踢足球,谁踢得好啊;还有,上课的时候谁被老师抓住了,为什么啊;等等。他不就打开话匣子愿意跟你说了吗?真正关心他的生活而不仅仅只有学习,他才愿意和你说。从他的描述中,不就能知道他在学校过得怎么样了吗?

我们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那么,现在在座的哪位家长能说出自己孩子的五个朋友的名字?说不出来就说明你跟孩子沟通不好,连他的朋友都不知道,怎么会知道他过得怎么样。关于学习,他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就不说。跟他聊生活,聊他喜欢聊的,把握住大方向就行。只要把握住了大方向,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孩子就一定是幸福的!

3.小事不多管,大事不让步

为什么呢?孩子有时候分不清大事小事。例如,有一天他要穿分别系着一根红鞋带和一根绿鞋带的鞋子出去,你就不用管;等他出去见了他崇拜的叔叔大爷哥哥姐姐,问他怎么穿成这样出来了,真不好看,他一定会马上回家换下来。青春期的孩子就是你越说,他就越不照你说的去做,那你说他干啥呢?你就让他去做。当他自己知道不好的时候,他不就改了吗?如果非要在系鞋带的问题上反对他,他就会反抗。如果他战胜你了,就会觉得能自己做主了,于是,在一些大事上他也想挑战你。其实,他还真不知道穿鞋和人生的事哪个大哪个小,所以就容易犯大的错误,犯了大的错误就晚了。所以,小事上不要多管,但原则问题我们决不让步。比如,你要求高中期间不能恋爱。这个说不行,就不行。

我这里有个例子。有个家长来找我,说孩子跟她说不上学了,他谈恋爱了,女孩的父母要见他,要是同意,他们就订婚。这个家长一直以为孩子很听话,不可能谈恋爱。发生了这件事情后,她才想起来有一次跟孩子一起坐车,孩子问她:“妈,我给你找个儿媳妇吧。”妈妈说:“行啊,要个漂亮点的。”“那你愿意要个不太漂亮孝顺的,还是漂亮的啊?”“孝顺的吧”……结果真找了一个女朋友。他妈妈傻眼了。那个时候孩子就已经是在试探你了!可是你作为妈妈并没有给他明确的要求,说高中期间不能谈恋爱,反而大事上跟他开玩笑,没有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态度。直到他提出不上学了,这样就晚了。所以我们的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用心看好孩子,防患于未然。

4.不管而管

适当放手,坚持原则。孩子已经是高中生了,他们长大了,很多道理都懂,这时候父母切忌天天讲大道理。对于一些生活琐事,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比如出门穿什么衣服,今天吃哪盘菜,什么时间洗头发,先做作业还是先吃饭……父母只给予方向上的指导即可。

最常发生的事情是孩子刚放假回家,还没玩了两天,不少父母就按耐不住了,就开始唠叨,“快做作业吧,你到底还学不学习了”。而孩子呢,经常是玩了两天,本来觉得应该学习了,结果父母一唠叨,自己就偏不开始学。

这就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假期里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好时机,作为家长,要把智慧用到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替孩子管理时间,管理具体任务上。可以不管细节,只看结果,做到不管而管。

说到这里,家长朋友们可能有些吃惊。天天守着孩子,本以为知子莫如父母,原来还有看不见的一面,还有如此多不知道的东西,对孩子的了解实在太少了。

大家也可能会感叹孩子们怎么这样啊。其实也不是,绝大部分孩子是好的。我今天说的这些,是如果教育不当,孩子们可能出现的问题,目的是引起我们的重视,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出了问题,再去讨论怎么办。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