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由于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本地区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据1951~2005年降水及旱情资料分析,旱灾发生的一般规律是:年内6月、10月上、中旬是作物播种期,干旱重现期为1.5~2.0年一遇;3~5月上旬是小麦生长需水旺盛期和8月上、中旬正是玉米、大豆等主要旱作物生育关键需水期,干旱重现期为2~3年一遇;而持续30d不雨的重现期为3年一遇,持续70~90d不雨的重现期为4~5年一遇,持续90~110d不雨的重现期也不鲜见,约5~10年一遇。若逢某一时段干旱,在缺乏灌溉条件下,粮食作物的减产率为15%~40%,若2~3个干旱时段合在一起,减产率可高达40%~70%以上,有的作物甚至绝收。
例如,1991年6~8月的大水灾之后,9月中旬~12月中旬,全区又遭遇持续100多天的干旱少雨天气,大部分市(县)几乎没有降雨,造成小麦和油菜不能适时播种,有的抗旱播种,出苗后又因持续干旱影响,致使缺苗断垄严重。1992年4~7月上旬,持续50~70d干旱少雨,致使本区地表水体几乎干枯,电灌站水泵搁浅,加上5月中旬刮的4~5d西南干热风影响,导致全区2000万亩小麦至少减产12.0亿kg,秋季作物减产2万kg以上;例如利辛县茨淮新河灌区20万亩水稻,仅因地表水资源紧缺就有5万亩绝收。1994年7月下旬~8月底,本区持续高温,局部降水量仅10~30mm,河沟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本区约有1/3面积的秋粮减产5成以上,有的作物,如夏玉米甚至绝收。尤其是1998年10月~1999年2月底,本区降水量为6.1~74.0mm,为近50年来同期最少,其中淮北中北部的亳州、砀山、肖县、濉溪、涡阳、临泉等县151d累计降水量仅为6.1~46.2mm;2000年2月下旬~5月底,淮北地区遭遇罕见的春旱天气,导致淮干及支流断流,区域内排水大沟和蓄水塘库基本干涸,加之部分河道污染严重,可利用的地表水相当有限;这接连两年的季节性干旱也都给本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本地区虽然经过了近50年的治水与防汛抗旱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效益,但水、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造成淮北地区旱灾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且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降雨偏少。由于安徽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冷暖气流交绥,使得降雨在年内、年际和时空上分布极不均匀。同时,降雨严重偏少时段往往又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导致旱情旱灾。
(2)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量的急剧增加,而污染治理却严重滞后,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污废水不断排入江河、湖泊,使淮河及其主要支流等河湖水污染严重,甚至有些河段失去利用功能。水污染加剧了淮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尤其是淮河流域水质型缺水正变得越来越严重。(www.xing528.com)
(3)抗旱投入少成本大。粮食价格偏低,农村电网改造后,实行同网同价,抗旱电费大幅度上扬,抗旱成本增大,农业抗旱效益与上升的抗旱成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加之财政扶持力度不够,都在客观上挫伤了农民抗旱积极性。
(4)水价不合理及工程管理落后。一方面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大锅水”的习惯,形成水价太低,按规收费难,供水收费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不能发挥设计效益,加大供需失衡程度,不利于节水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多“龙”治水、管水、政出多门的现象,导致部门职责交叉,权属不清,难以实施协调、统一的水资源管理。
(5)抗旱市场机制不完善。抗旱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作,必须依靠集体、社会的力量统一组织,目前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制,一家一户单兵作战极不适应抗旱的需要,而抗旱服务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反映出抗旱组织的社会化与现有农村家庭承包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加深。
(6)抗旱难度加大。旱灾比洪灾因素更为复杂,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降雨量、不同水源状况,以及旱情发展预测预报,抗旱积极性,抗旱组织都直接影响抗旱效果,加之旱灾是渐近形成,面广范围大。因此抗旱难度大,缺乏有效的抗旱应变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