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壤墒情预报与抗旱减灾信息系统实例实用技术

土壤墒情预报与抗旱减灾信息系统实例实用技术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安徽省防汛抗旱主管部门在抓好防汛指挥系统建设的同时,着手建立全省防旱抗旱指挥系统,把安徽淮北地区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减灾信息系统作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全省抗旱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由安徽省·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提出申请,安徽省水利厅和安徽省科技厅核定下达任务,并把淮北地区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减灾信息系统项目列为“十五”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同时,被安徽省科技厅列为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土壤墒情预报与抗旱减灾信息系统实例实用技术

安徽省淮北地区是安徽省也是全国重要商品农业基地之一,总面积为37421km2耕地面积3200万亩,约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一半。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条件,旱涝渍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近些年来,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干旱和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该地区是安徽省旱情发生频次最高,且干旱损失最严重的地区。长期以来,广大农民存在“靠天等雨”和“旱死怕涝”思想,而基层单位和上级决策部门又缺乏应有的实时墒情和旱情信息,往往等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组织抗旱灌“救命水”,错过了适时灌溉的良机。有时灌后遇雨造成涝渍灾害,导致作物减产损失,达不到应有的抗旱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益目标。据统计,平均每年因干旱和灌溉不及时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大约为3.5亿~5.5亿元。实践证明,开展田间墒情监测预报是采用非工程措施来解决灌溉和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在淮北平原布设适当的墒情测报站,对田间墒情实行全过程监控,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雨水情、墒旱情、农工情数据库,设立墒情信息加工处理中心,省、市、县各级防汛抗旱部门通过广域网系统平台随时调用或查询,从而为淮北地区防旱、抗旱和开展适时灌溉提供及时可靠的技术信息,达到防灾、减灾、节水、增产、增效的目的。本系统建成以后,标志着安徽省在抗旱信息化和科学化方面将迈出新的一步,同时,为周边其他省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为此,安徽省防汛抗旱主管部门在抓好防汛指挥系统建设的同时,着手建立全省防旱抗旱指挥系统,把安徽淮北地区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减灾信息系统作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全省抗旱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由安徽省·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提出申请,安徽省水利厅和安徽省科技厅核定下达任务,并把淮北地区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减灾信息系统项目列为“十五”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同时,被安徽省科技厅列为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该系统覆盖淮北地区6个市、27个县(市、区),耕地面积3200万亩。(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