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旱情减灾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建设旱情减灾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墒情测报站信息传输和人员配置由县防汛抗旱办公室负责管理,县防办信息传输由市旱情分中心负责管理,市县防办和省墒情信息中心信息传输和网络管理,由省防办统一领导和管理。省墒情信息中心负责对市、县防办管理人员和测报站监测人员进行定期技术培训。省墒情信息中心汇总测报信息,分析实时墒情,预测未来5~7d的墒情、旱情发展趋势,提出何时需要灌溉,灌多少等基本抗旱信息。

建设旱情减灾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状况,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江河整治,初步形成了防洪、除涝、灌溉等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家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但是,水利工程建设因为投资大、工期长,且有一定的规模和标准。所以,在实施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的治水方略下,通过必要的非工程措施,优化配置水资源、有效保护水环境、最大限度地减轻旱灾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我国抗旱减灾的重要任务。建立旱情信息处理系统,运用通信、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数理分析、数据仓库软件工程等现代技术,优化抗旱的决策流程,提供有力的减灾决策工具和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实时旱情信息,不少基层干群存在“靠天等雨”的思想,往往是等到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组织抗旱。为了尽快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要求在抓好防汛指挥系统建设的同时,尝试建立抗旱指挥系统。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合理布点设站

根据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种植结构和行政区划等因素,在区域内共设置一定固定站和巡测站。固定站配有墒情测报常规仪器,巡测站配备电测仪器,主要用于旱情发生时巡回监测,把固定站和巡测站结合起来,监控大面积农田的墒情发展趋势。

(二)保障网络互联互通

测报站将每次监测的墒情、旱情、农业生产、灌溉用水等实时信息通过电话或手机传输到县防办。县防办通过省防汛抗呈专用网与市级防办、省信息中心实现互联,有关市、县的历史信息和实时信息,也可通过网站传输到省防办和省墒情信息中心。(www.xing528.com)

(三)开发信息系统软件

包括GIS电子地图数据库、模型库、图形图像和网络设计等。各级抗旱决策部门可通过网络和系统平台随时调用和查询所需的多种空间信息。主要有:各站点前期降水量和墒情实测值分布图、表;受旱(分为轻旱、重旱、特旱)面积分布图、表;未来5~10d土壤墒情预测分布图;旱情趋势预测分布图;水资源状况分布图;不同代表点不同农作物土壤墒情实时资料和未来5~10d内的墒情以及灌溉预报信息;抗旱灌溉的时间和灌水定额;旱情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其面上的分布规律等。

(四)加强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墒情测报信息系统采取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的形式,可实行三级信息传输和管理。墒情测报站信息传输和人员配置由县防汛抗旱办公室负责管理,县防办信息传输由市旱情分中心负责管理,市县防办和省墒情信息中心信息传输和网络管理,由省防办统一领导和管理。在技术推广和项目建设中,为做到了人人会测、人人会报。省墒情信息中心负责对市、县防办管理人员和测报站监测人员进行定期技术培训。省墒情信息中心汇总测报信息,分析实时墒情,预测未来5~7d的墒情、旱情发展趋势,提出何时需要灌溉,灌多少等基本抗旱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将抗旱信息编制成通俗易懂、切合实际的墒情信息简报,下发到市县,并通过防汛抗旱广域网,方便各级防办随时调用。有的市县还可通过电视、广播等形式向公众发布,类似天气预报,使广大干群提前了解旱情,把握抗旱的主动权。

总之,通过旱情信息工程的建设,全面实时监测和掌握旱情的发生及其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抗旱减灾对策,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由单一农业抗旱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抗旱,由被动抗旱向主动防旱抗旱,由传统抗旱向现代抗旱转变,提高我国抗旱工作水平。实现或完善旱情信息采集系统、传输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抗旱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健全旱情数据库、遥感监测、抗旱管理调度模型,满足墒情、旱情、雨情、水情、工情、旱情统计、抗旱法律法规等实时信息查询;墒情变化、旱情发展、灾情评估数学模型及分析预报结果等旱情发展趋势预测;抗旱部署、抗旱预案等抗旱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