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农田土壤水分交换及水分消耗、墒情或旱情监测与预测等重点,国内科技工作者长期不懈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的同时,国内学者对国内几个主要的土类开展了定位或半定位土壤含水量动态监测。土壤墒情监测的发展为土壤墒情预报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70年代以后,有的学者已经开始了对土壤含水量的预报研究,他们研究了时段末土壤含水量与时段初土壤含水量及降雨量的相关关系以及土壤水分消退系数与土壤含水量、月份之间的相关关系。
80年代,根据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以水浇地为研究对象,把地面水和地下水看作是土壤水分运动的边界条件,输入作物各个生育期内的降雨(或灌溉水)、有关气象因素及根系吸水层深度等参数,预报土壤剖面含水量的变化。应用初始土壤含水量、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和叶面积指数等因子建立了时段末土壤含水量的水量平衡模型以及用饱和差、气温、降雨等因子建立了预报土壤含水量的经验模型。也有人根据降雨径流模型以及土壤水量平衡原理对土壤墒情进行了预报。还有人运用土壤水动力学原理,根据作物生长条件下土壤负压和土壤含水量的实测资料,求得根系吸水率在剖面上的分布,进而根据一些较易获得的参数(水面蒸发量及根系层厚度等)来进行土壤含水量的预报。(www.xing528.com)
90年代以来,分别考虑土壤水分变化的随机性特点,用随机模拟方法探讨了有较长时段土壤含水量实测资料时的土壤含水量预报方法。出现了根据气象卫星测得的白天亮度温度及昼夜温差和表观热惯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模型以及通过测定冠层温度测算作物日蒸发蒸腾量来了解旱情。引入了“遥感土壤水分最大信息层”概念,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建立了土壤储水量与热惯量的幂函数统计模型。总之,现在国内对土壤墒情的研究已经有很大的进展,很多省市地区已经建立了土壤墒情的监测系统,正逐渐建设土壤墒情预报的信息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