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人类息息相关。水作为人类生存和工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具有如下基本属性:
(1)水是维持地球上一切生物不可替代的物质,是生命之源,是地球系统的“血液”。水文循环就是地球系统的“血液循环”。水文循环导致的水的时空分布是地球上具有丰富多彩生态系统和美妙自然景色的根本原因之一。
(2)水少可能引起缺水,发生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紧张,严重的会造成旱灾并发生水荒。
(3)水多可能引起洪、涝、渍灾害,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4)水污染可能引起环境恶化,有水不能用。旱灾、水灾和水污染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对水的需求与水的自然属性不协调的结果。
(5)水资源虽可再生,但有时空变化。因此,人类研究、开发利用水资源一般需要一定条件。这是水资源有价值,也有其价值规律的主要原因所在。
(6)如果处理不好“节水”、“防洪”或“水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地区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因素。(www.xing528.com)
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意味着人类向自然进行索取,如果这种索取不适当,则迟早会带来麻烦。人类面临的下列水问题就是这种麻烦的一些具体表现:
(1)水、旱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人类与水、旱灾害做斗争已有几千年历史,但时至今日,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仍位居诸自然灾害之首。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因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的比例达55%,其中水灾为40%,旱灾为15%。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北纬20°~50°两个带状区域内,全球95%的火山、95%的地震、70%的海啸都发生在这里,大部分水、旱灾害也集中在这里。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这两个灾害带内,每年因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的比例要大于55%。中国目前受旱耕地超过0.2亿hm2,农田灌溉年缺水达300亿m3;中国620座城市中约有300座城市缺水,年缺水量约58亿m3,缺水已成为中国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江河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出现产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长江、淮河及其以南地区和东北的松花江、辽河流域,大洪水和特大洪水发生频次增加;二是“小流量高水位”现象时有出现;三是有些地方,同样的降雨量和降雨过程产生的洪水比过去更大。长江、黄河的洪涝灾害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淮北平原广大地区自古就有“十年九灾”的说法,洪涝和干旱问题是该地区长期需要解决的水资源问题。
(2)全球气候变暖增加了解决水问题的难度。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向大气排放,“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水文循环发生一些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已对中国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一是使中国一些地区降水量减少,如山西省汾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已由过去的558mm减少到现在的449mm,减少近20%;二是使海平面明显上升,据分析,近100年来中国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了0.14cm,其中天津、江苏、上海和广东沿海近100年海平面上升超过了20cm。降水量减少加重了一些地区的干旱缺水,海平面上升加重了沿海地区和感潮河段的水灾。
(3)水污染加剧的势头还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保护水环境意识淡薄,走了一条“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路子,留下了许多环境方面的后遗症。目前仍有一些国家或地区水污染呈加剧趋势。中国工业企业的废污水排放量很大,而且约有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等水体,已使得不少支流小河变成了排污沟;有的大江大河也出现了岸边污染带。水污染的加剧,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而且也增加了一些缺水地区和缺水城市的缺水程度,甚至出现缺乏安全饮用水的危机。
(4)不合理的工程措施和管理产生了负面影响。盲目砍伐森林,不合理的筑坝拦水、围垦、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和开采地下水等,都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对森林的乱砍滥伐,致使水土流失严重,恶化了当地生态与环境,造成了河道淤积,加之不合理的围垦,减少了水体的调蓄能力和输水能力,从而降低了江河防洪标准。过量地开采地下水,会出现区域性地下水漏斗,引发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不利于防洪,污染了地下水。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可能造成灌区次生盐碱化,也可能引起河流盐化。流域大量修建蓄水工程,或不合理使用河川径流,或不合理跨流域调水,可能使河川径流不合理地减少,甚至断流,导致下游河道淤积萎缩,防洪能力降低,湿地缩小,河口水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