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地制宜原则
园林地形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对原有地形利用,以充分利用为主,改造为辅,要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土方量。建园时,最好达到园内的土方量填挖平衡,节省劳力和建设投资。但是,对有碍园林功能和园林景观的地形要大胆改造。
1.满足园林性质和功能的要求
园林绿地的类型不同,其性质和功能就不一样,对园林地形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城市中的公园、小游园、滨湖景观、绿化带、居住区绿地等对园林地形要求相对要高一些,可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使用和造景方面的要求。郊区的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工厂绿地等对地形的要求相对低,可因势就形稍做整理,偏重于对地形的利用。
游人在园林内进行各种游憩活动,对园林空间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地形设计时要尽可能为游人创造出各种游憩活动所需的不同的地貌环境。例如,游憩活动、团体集会等需要平坦地形;进行水上活动时需要较大的水面;登山运动需要山地地形;各类活动综合在一起,需要不同的地形分割空间。利用地形分割空间时,常需要有山岭坡地。
园林绿地内地形的状况与容纳的游人量有密切的关系,平地容纳的人多,山地及水面则受到限制。
2.满足园林景观要求
不同的园林形式或景观对地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自然式园林要求地形起伏多变,规则式园林则需要开阔平坦的地形。要构成开放的园林空间,需要有大片的平地或水面。幽深景观需要有峰回路转层次多的山林。大型广场需要平地,自然式草坪需要微起伏的地形。
3.符合园林工程的要求
园林地形的设计在满足使用和景观功能的同时,必须符合园林工程的要求。当地形比较复杂时,地形处理应根据科学的原则,山体的高度、土坡的倾斜面、水岸坡度的合理稳定性、平坦地形的排水问题、开挖水体的深度与河床的坡度关系、园林建筑设置的基础以及桥址的基础等都要以科学为依据,以免发生如陆地内涝、水面泛滥与枯竭、岸坡崩坍等工程事故。
4.符合园林植物的种植要求
地形处理还应与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要求相一致,使植物的种植环境符合生态地形的要求。对保存的古树名木要尽量保持它们原有地形的标高,且不要破坏它们的生态环境。总之,在园林地形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尽量创造出适宜园林植物生长的环境。
(二)园林地形的造景设计
1.平坦地形的设计
平坦地形是坡度小于3%(i<3%)的地形。平坦地形按地面材料可分为土地面、沙石地面、铺装地面和种植地面。土地面如林中空地,适合夏日活动和游憩;沙石地面,如天然的岩石、卵石或沙砾;铺装地面可以是规则或不规则的;种植地面则是植以花草树木。
平坦地形可用于开展各种活动,最适宜做建筑用地,也可做道路、广场、苗圃、草坪等用地,可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供游人游览休息,接纳和疏散人群,形成开朗景观,还可做疏林草地或高尔夫球场(1%—3%):①地形设计时,应同时考虑园林景观和地表水的排放,要求平坦地形有3%—5%的坡度;各类地表的排水坡度见表2-1。②在有山水的园林中,山水交界处应有一定面积的平坦地形,作为过渡地带,临山的一边应以渐变的坡度和山体相接,近水的一旁以缓慢的坡度,慢慢伸入水中,造成冲积平原的景观。③在平坦地形上造景可结合挖地堆山或用植物分隔、作障景等手法处理,以打破平地的单调乏味,防止景观一览无余。
表2-1 各种地表的排水坡度
2.坡地地形的设计(www.xing528.com)
布置道路建筑一般不受约束,可不设置台阶,可开辟园林水景,水体与等高线平行,不宜布置溪流。①中坡地(10%—25%)在该地形设计中,可灵活多变地利用地形的变化来进行景观设计,使地形既相分割又相联系,成为一体。在起伏较大的地形的上部可布置假山,塑造成上部突出的悬崖式陡崖。布置道路时需设梯步,布置建筑最好分层设置,不宜布置建筑群,也不适宜布置湖、池,而宜设置溪流。②陡坡地(25%—50%)视野开阔,但在设计时需布置较陡的梯步。
在坡地处理中,忌将地形处理成馒头形。要充分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利用原有植被和表土,在满足排水、适宜植物生长等使用功能的情况下进行地形改造。
3.山地地形的设计
山地是坡度大于50%的地形,在园林地形的处理中,一般不做地形改造,不宜布置建筑;可布置蹬道、攀梯。地形常用坡度的范围见表2-2。
表2-2 极限坡度和常用坡度的范围
4.假山设计与布局
假山又称掇山、迭山、叠山,包括假山和置石两个部分。假山是人工创作的山体,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灰、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做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
我国的园林以风景为骨干的山水园著称,有山就有高低起伏的地势。假山可作为景观的主题以点缀空间,也可起分隔空间和遮挡视线的作用,能调节游人的视点,形成仰视、平视、俯视的景观,丰富园林艺术内容。山石可以堆叠成各种形式的蹬道,这是古典园林中富有情趣的一种创造方式,山石也可用作水体的驳岸。
第一,假山的分类。假山按构成材料可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山三类。①土山全部以土为材料创作的山体。要有30°的安息角,不能堆得太高、太陡。②石山全部以石为材料创作的山体。这类山体多变,形态有的峥嵘,有的妩媚,有的玲珑,有的顽拙。③土石山土包石,以土为主,石占30%左右。石包土,以石为主,土占30%左右。假山按堆叠的形式分类,可分为仿云式、仿抽雕、仿山式、仿生式、仿器式等。
第二,假山的布局与造型设计。假山可以是群山,也可以是独山。在山石的设计中,要将较大的一面向阳,以利于栽植树木或安排主景,尤其是临水的一面应该是山的阳面。山石可与植物、水体、建筑、道路等要素相结合,自成山石小景。假山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别:一是写意假山。写意假山是以某种真山的意境创作而成的山体,是取真山的山姿山容、气势风韵,经过艺术概括、提炼,再现在园林里,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给人一种亲切感,富有丰富的想象。例如,扬州个园的假山,用笋石(白果峰)配以翠竹以刻画春季景观;用湖石配以玉兰、梧桐以刻画夏季景观;用黄石配以松柏、枫树衬托秋季景观;用宣石配以蜡梅、天竺葵衬托冬季景观。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达出“春山淡雅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二是象形假山。象形假山是模仿自然界物体的形体、形态而堆叠起来的景观。自然界的山形形色色,自然界的石头种类也繁多,用于造园常见的有湖石、黄石、宣石以及灵璧石、虎皮石等种类。每种石头都有它自己的石质、石色、石纹、石理,各有不同的形体轮廓。不同形态和质地的石头也有不同的性格。就造园来说,湖石的形体玲珑剔透,用它堆叠假山,情思绵绵。黄石则棱角分明,质地浑厚刚毅,用它堆叠假山,嵯峨棱角,峰峦起伏,给人的感觉是朴实苍润。因此,要分峰用石,避免混杂。假山的设计与布局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①满足功能要求。②明确山体朝向和位置。③假山不宜太高,高度通常10—30米即可。④假山的设计依照山水画法,做到师法自然。
5.置石
第一,特置。也称孤植、单植,即一块假山石独立成景,是山石的特写处理。特置要求山石体量大、轮廓线突出、体姿奇特、山石色彩突出。特置常作为入口的对景、障景、庭园和小院的主景,道路、河流、曲廊拐弯处的对景。特置山石布置时,要相石立意,注意山石体量与环境相协调。
第二,散置。散置又称“散点”,即多块山石散漫放置,以石之组合衬托环境取胜。这种布置方式可增加某地段的自然属性,常用于园林两侧、廊间、粉墙前、山坡上、桥头、路边等或点缀建筑或装点角隅。散置要有聚散、断续、主次、高低、曲折等变化之分,要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参差,前后错落,左右呼应,层次丰富,有立有卧,有大有小,仿佛山岩余脉或山间巨石散落或风化后残余的岩石。
第三,群置。群置即“大散点”,是将多块山石成群布置,作为一个群体来表现。布置时,要疏密有致,高低不一。置石的堆放地相对较多,群置在布局中要遵循石之大小不等、石之高低不等、石之间距远近不等的原则。
第四,对置。对置是沿中轴线两侧做对称位置的山石布置。布置时,要左右呼应、一大一小。在园林设计中,置石不宜过多,多则会失去生机,不宜过少,太少又会失去野趣。设计时,注意石不可杂、纹不可乱、块不可均、缝不可多。
叠山、置石和山石的各种造景,必须统一考虑安全、护坡、登高、隔离等各种功能要求。游人进出的假山,其结构必须稳固,应有采光、通风、排水的措施,并应保证通行安全。叠石必须保持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山石衔接以及悬挑、假山的山石之间、叠石与其他建筑设施相接部分的结构必须牢固,确保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