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1 基层化原则
就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为例,可以按照基层化原则实行,可以把学科专业设置权力下放到大学高等院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必要自上而下对每一个学科及其专业进行设置和管理。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完全可以借鉴CIP的做法。CIP特别强调自己只是“标准的统计工具”,反映大学教育和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学科名称和代码的增加、删减和变更只是反映大学高等院校学科专业设置上的实际变化。政府在学科专业分类上的作为,应该体现的是宏观的指导,而不是微观的控制。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是合理设置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保证授予学位的门类设置科学、规范以及合理,而二级学科应是敞开式的、开放式的,因为二级学科是因社会需求而在不断发展,事实上是无法预测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基础以及目标定位,依据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分析自行设置二级学科,只要通过一定的审核程序,就可以自行列入学科目录,从而实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科设置的宏观掌控,同时也兼顾各高校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上的自主性、主动性、灵活性和特色化的发展需求。
其具体的实施程序和操作办法可以参考CIP的做法,建立一整套规范的、科学的、合理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学科专业设置、增加、删除、调整的程序和方法,建立对各个高校自主设置学科专业进行认证和评估的机制,建立评价与监督机制,定期考察其教学和培养质量机制等。
4.3.1.2 实用性原则
尽管各国在学科划分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通过分析发现它们都有规律可循。首先,学科规律是从学科本身内容特征、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划分的,如经济学从内容角度可以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从研究方法角度可以分为计量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等。其次,社会需求动力是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其实CIP就是一个高校专业设置及其劳动力市场反馈的信息综合统计表,充分体现学科的实用性。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而同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则更强调经济政策、财政学和金融论等学科内容。
4.3.1.3 一致性原则
学科分类原则不仅要求相同主题文献前后归类一致,而且要求同类型或同性质文献的主题分类、标引方式等方面也保持一致,还要求通过提高分类标引人员素质、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等保障措施,保证文献分类标引的准确性、科学性、规范性和一致性。(www.xing528.com)
4.3.1.4 兼容性原则
要充分考虑现有传统分类体系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吸收国际分类体系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国际可比性。
4.3.1.5 延续性原则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比较快,因此相关的学科分类体系也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为此,要为萌芽中的新兴学科保留一定的余地,以便在分类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得到扩充和延续。
4.3.1.6 唯一性原则
在一整套的学科分类标准体系中,一个学科只能用一个分类号和名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