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悠久的文化孕育了精深的学术成果,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古代传统学术分科和学术分科体系。对照西方近代的分科观念和学科分类,可以清晰地发现,古代中国完全不同于近代西方意义上的学科分类,中国古代已经建立起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完善的学术分科体系及知识系统[1]。古代中国不仅很早就出现了学术分类,而且还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分类体系和方法,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中国古代的分类观念和学术分科体系。随着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社会分工,出现了“分别”“分类”的概念,学术分类观念也随之出现。《周易·系辞上》提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以“形上”和“形下”作为分类标准,按“道”和“器”对知识进行类分,也就是现在说的“学”与“术”。《周易》中“道”和“器”的分类方法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术分类,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直观体验和直观感悟的特点。
中国古代以“六艺”为核心、以“四部”为框架的学术分类体系是在综合、直观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基础上进行分类,体现了中国古人在学术上追求“博通”,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和境界。中国古代的学术分科体系,存在着其本身内在的合理性。
“六艺”是中国古代学术分科的核心。“六艺”就是在春秋时期,经过孔子整理、筛选后得到的《礼》《易》《乐》《诗》《书》《春秋》6种古代典籍,并形成6门知识学科教材。该“六艺”从殷周时代的礼、御、乐、书、射、数6种“旧六艺”演变而来。按照近代的分类观念看“六艺”,不难看出该“六艺”就相当于6种学术门类。从“六艺”分类法以及其他演变来看,“六艺”的精神实质在于经世致用,充分反映中国古代传统思维在整体上追求实用和直观本质的特点。《礼》《易》《乐》《诗》《书》《春秋》6种典籍,各有功用,缺一不可,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中国古人在学术上追求“博通”,以达到“圣人”境界的人生理想。
“四部”是中国古代传统学术分类的一个最重要典型框架。“四部”就是《四库全书总目》所分的经、史、子、集4部典籍。“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时期,唐朝的《隋书·经籍志》正式确定“经、史、子、集”的名称及顺序。经部主要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汉代称《礼》《易》《乐》《诗》《书》《春秋》为“五经”。唐代称《周礼》《仪礼》《礼记》《毅梁传》《公羊传》《诗》《书》《易》《左传》为“九经”。唐代又把《尔雅》《论语》《孝经》列入经部。宋代又将《孟子》列入,称之为“十三经”。史部是指历史典籍,收录记载历史兴废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沿革等的历史书,如《汉书》《史记》之类,以及地理书、目录书。子部是指收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如《韩非子》《庄子》等,以及释道宗教的著作。集部收录汇集几个作者或一个作者的诗文集,如《唐五十家诗集》等,以及文学评论、戏曲方面的著作。“四部”分类法是针对典籍进行划分和分类的。另外,经、史、子、集各部典籍也有自身的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换句话说,“四部”分类虽然以典籍分类为主,但是这种典籍分类的标准不统一,反映当时学术分类标准的多样性。(www.xing528.com)
“四部之学”以经、史、子、集4部为框架,构建起一套包括众多知识门类,并且具有内在上下关系的知识系统。“四部之学”起源于秦汉时期,形成于隋唐,完善于明清,最终以《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形式得到确定。晚清时期,“四部之学”在西方分类体系和东渐思想的冲击下,分化和解体为具有西方分类标准的分科体系及知识系统。
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总目》的“四部”分类体系代表着中国古代典籍学术分类的最高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虽然分类标准不一致、学术门类不精确,但是这种以“体裁为主、学科为辅”的“四部”分类法构建成了中国传统的学术分类体系及知识系统。无论是“六艺”分类法,还是“四部”分类法,都具有学术分类的合理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