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问题:如何解决自卑与自负的心理影响?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问题:如何解决自卑与自负的心理影响?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与自负两种心理。自负心理往往源于自我意识膨胀或者自卑的自我防御反应,无论哪种情况,都会造成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抗挫能力弱,影响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对自负心理进行疏导时,辅导人员首先应调节学生自我评价水平,既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让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问题:如何解决自卑与自负的心理影响?

自我意识,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当一个人步入青春期后,随着抽象思维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他对周围事物形成批判性的见解,开始把自己当成被观察对象,较为强烈地关注自己,开始自我审视和评价。正确认识自己,解决自我确立的危机是每个青少年不容回避的主要课题,也是他们塑造自我形象、健全人生的重要条件。可以说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青春期个性发展的核心内容。中学生由于心理尚未成熟,对自我的认识处于发展中,这时学生特别关心自己的形象,因此经常会在极端自卑和极度自信之间摇摆不定。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与自负两种心理。自卑是因对自己能力及某方面品质的评价偏低,而产生的不如别人的一种自我意识。在生活学习中,自卑感较强的学生,常有如下一些心理行为表现:一是为人处世自信心不足;二是人际交往缩手缩脚;三是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表现明显,例如,贬低他人来平衡自己失重的心态,用自负清高加以掩饰或否认等。对学生的自卑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疏导: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参照系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消除不合理的认知;二是鼓励学生发挥补偿和升华作用,把自卑转化为发展动力;三是增加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www.xing528.com)

中学生自负心理一般表现为如下几种情况:一是自视过高,有强烈的优越感;二是自以为是,具有排他性;三是独立自主,但又缺乏客观性;四是过度防卫,有明显嫉妒心理;五是孤独离群,人际关系不良。自负心理往往源于自我意识膨胀或者自卑的自我防御反应,无论哪种情况,都会造成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抗挫能力弱,影响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对自负心理进行疏导时,辅导人员首先应调节学生自我评价水平,既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让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其次要建立平等交往的心态,同时训练学生的挫折耐受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