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只有在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中,父母和教师才能引导儿童说出自己所担忧或焦虑的事情,帮助他们抚平创伤,消除焦虑情绪或者平缓儿童的心境。在与儿童交流时,教师不应使用过多、过于严厉的谴责和惩罚,这也会使儿童产生恐惧情绪。因此,教育者必须及时地采取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帮助儿童不受抑郁情绪的侵扰。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

(一)对小学生焦虑心理的辅导

1.改善环境教育方式及父母、教师对儿童的不合理要求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应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心理发展水平、个性特点等,施加适当的压力,给予恰当的要求,不溺爱,不苛刻,从而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儿童的意志力,增强其抗挫折的能力。这些对防治焦虑都极为重要。

2.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成为儿童的榜样

父母应认识到自身就是儿童观察学习或模仿的对象,自身的个性特点可能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要注意自己在儿童面前的言行举止,防止儿童不自觉地模仿。

3.父母和教师应注意与儿童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儿童只有向自己可依赖的人倾诉了自己的积怨、委屈等以后,心情才会平静下来,否则心里就不会得到平静,焦虑就不会消除。但只有在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中,父母和教师才能引导儿童说出自己所担忧或焦虑的事情,帮助他们抚平创伤,消除焦虑情绪或者平缓儿童的心境。可见,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对儿童焦虑消减的重要意义。

(二)对小学生恐惧心理的辅导

1.培养小学生乐观、开朗、坚定的良好性格

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活动,以及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逐渐去接近他们害怕的事物,以培养其坚毅勇敢的精神。扩大儿童的交往范围,让儿童多与外界事物接触,在与他人交流、接触中逐渐培养其乐观、开朗的性格。家长不应过分保护儿童,也不应勉强儿童做不愿或不敢做的事,应教给儿童有效地适应各种情境的各种方法,有意识地增强儿童的应变能力,使儿童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能体验到适应性的轻松感,从而促进其自信心的树立。

2.对儿童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采用讲道理、讲事实、讲科学的教育方法,绝不要采用各种恐吓手段随便吓唬儿童。在与儿童交流时,教师不应使用过多、过于严厉的谴责和惩罚,这也会使儿童产生恐惧情绪。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不应在儿童面前毫不避讳地显示自己的恐惧反应。

3.丰富小学生的知识,扩大其视野(www.xing528.com)

很多恐惧是由于无知而产生的,所以家长应向儿童多做些浅显、科学的说明和解释,并多让儿童接触自然、社会,多让儿童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或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来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儿童的一些不必要的恐惧也就自然而然地消除了。

(三)对小学生抑郁心理的辅导

抑郁情绪对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起一定的阻碍作用,如果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会对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产生严重的障碍,从而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教育者必须及时地采取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帮助儿童不受抑郁情绪的侵扰。具体可参考以下方法。

1.家长在儿童早期就应注意儿童健康人格的塑造

幼儿早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系时期,而健康人格的形成,是预防儿童抑郁情绪出现的一个重要途径。

2.家长要努力为儿童创造一个愉快的环境

家长可通过各种娱乐活动或游戏活动,如听音乐、唱歌、跳舞、看电影、下棋、去游乐园等来陶冶孩子性情,转变其抑郁情绪;家长也要尽可能地安排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他们与同龄儿童的交往,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他们的心理空间,从而促使儿童乐观个性品质的产生。

3.家长不应对儿童管得太多、太严

因为小学儿童已有了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好。他们喜欢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满足自身成就感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改善抑郁情绪。他们往往对父母过多的干涉表示反感,误认为自己无能,不值得别人的信任,从而对自己丧失自信心,陷入抑郁状态。

4.家长应改变对儿童的不正确态度

家长应多关心、理解、尊重儿童,让他们在思想上、行为上有自由的空间。家长在对儿童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时,应注意避免专制的作风,让儿童把他们的积郁、不满、猜疑等都倾诉出来,并帮助儿童解决或给予合理的解释,使儿童从内心真切地感到父母是他最亲近的、可以依赖的人。这样,儿童有了一定的安全感,郁闷的情绪才可以得到释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