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问题也可以说是人际关系问题。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情感联系主要表现为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远近、个体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的行为等。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包含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同学关系。然而囿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良心理,最终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一)人际交往问题的表现
1.不良交往模式
(1)自我中心型
“自我中心型”的交往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我”字当先。首先,生活上“自我中心”化。具体表现为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凡事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要求他人顺从自己,任性妄为。其次,学习上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表现为不愿与他人共同探讨、相互学习,总认为自己是最好的。
(2)自我封闭型
自我封闭型的交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于性格内向、孤僻,与他人交往时比较害羞,也比较被动,常有强烈的孤独感;二是独立意识和个性过强,认为自己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友谊;三是对友谊抱有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人心难测,朋友难交”,怀疑朋友之间不会有真正的友情。
(3)人云亦云型
人云亦云型的交往方式是指对周围的人际交往不加辨别地接纳,往往表现出老好人般的交友方式,其本质是交友无原则。这种交往模式容易助长不良风气,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
(4)社会功利型
持这一交往方式的人往往把人与人的交往看作交易,认为友谊无所谓真情实意的情感交流,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利用,这种人在人际关系中往往将利益放在首位,一旦利益转移,便可能移情别“恋”。尽管这种人在小学生中占少数,但这种风气的出现还是污染了校园的空气。
2.不良人际心理
(1)孤独心理
有些小学生常常觉得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却又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上把因离群索居而产生的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2)羞怯心理
部分小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对他人的评价过于敏感而导致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手足无措,慌乱、语无伦次的现象,这就是羞怯心理。羞怯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一般的羞怯心理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是短暂的,是健康心理的表现。一个不懂得羞愧的人,必定是个无责任心的人。但是较严重的羞怯不仅影响小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也会在反复产生与体验中引起恶性循环,导致一部分小学生的交往恐惧。
(3)嫉妒心理
嫉妒是个体内心对他人的优越地位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正为特征的一种不悦、怨恨、恼怒、自惭形秽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情绪。小学生的嫉妒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成绩优秀、人际交往能力强、工作成就出色的人的嫉妒;对人的才貌产生的嫉妒心理;在爱情中容易走向嫉妒的极端。嫉妒心理包括从不悦感到明显意识的嫉妒再到强烈的嫉妒感,其行为也有所不同,强烈的嫉妒会使人丧失理智,向对方做直接正面的攻击,甚至出现毁容、伤人、杀人等极端行为,这是变态心理的一种表现。
(4)猜疑心理
小学生的猜疑心理表现为神经过于敏感,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对人怀有戒备之心。另外,具有猜疑心理的人往往喜欢捕风捉影,传播小道消息,造成班级中人际关系的紧张与不和谐。
(5)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小学生群体中常见的人际关系障碍,是指个体对正常的社交活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常常表现为不敢见人,遇到生人面红耳赤;在外部环境中内心常处一种非常紧张、焦虑的状态。社交恐惧症往往会发生泛化,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将自己孤立起来,对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极大障碍。
小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产生的上述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当前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不管是家庭条件优越的还是稍差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尽量是有求必应,不让他们受一点委屈。这也是导致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孤独心境的主要原因。以下是有些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不良行为。
第一,瞧不起人、爱挑剔。这种情况较多地发生在学习成绩好、在家里又倍受父母宠爱的独生子女身上。这类孩子优越感特别强,他们常常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相比,却很少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相比,总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别人不行,对别人挑三拣四。帮助这类孩子,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过分宠爱甚至溺爱的态度,在生活中合乎实际地评价他们,对他们的缺点应不加掩饰地以恰当的方式指出来,使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帮助他们克服过分的优越感,平等地与同学相处。其次,父母要引导孩子去分析为什么别人都讨厌他的原因,让他想想如果别人总是高高在上地对他挑三拣四的,轻视他、不尊重他,他该是什么感想,将心比心,使孩子进一步明确自己的错误所在。最后,父母还要帮助孩子看到别人的优点。
第二,爱捉弄人、爱捣蛋。这类表现在那种学习不好、父母又过分放任或过分严厉的孩子身上很容易看到。他们纪律性差,不甘寂寞,总想以什么“有趣”的方式来逗逗同学而使自己开心。对于这类孩子,放任的父母应加强对孩子的限制,以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同时告诫他们不要以为这很好玩,其实大家都讨厌甚至无法忍受这种行为;另外,父母要告诉孩子尊重人,不拿别人开玩笑是最起码的为人道德要求。而过分严厉的父母则应首先改变自己打骂的态度,给孩子以宽容和温暖,让他们懂得礼貌待人、尊重人,并针对他们喜欢接受表扬的心理,让他们懂得和学会只能通过提高自己成绩、热心帮助别的同学等这些正当方式才能获得人们的承认和称赞。
第三,邋里邋遢。由于长得不漂亮,穿得又不干净,这种外观印象的孩子自然不太受人欢迎。“以貌取人”的心理是普遍的人类心理,但这并不是要求父母一定要花很多钱来为孩子买新衣服,这样只能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助长孩子的虚荣心。所以,父母应恰当地打扮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衣着整齐干净,与同学保持一致,往往能帮助孩子获得更多同学的信任和尊重。
第四,爱哭、害羞、小家子气。这类儿童经常表现出腼腆、拘谨,常常躲在一边,很少说话,不太与人接触,而其他同学也认为他们小气呆板,不愿和他们交往。一边是躲,一边是不理睬,于是这些孩子害羞、缺乏自信的状况就会越来越严重。对此,父母首先应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并有意在家庭活动中增加社交内容,带孩子去串门儿,走亲戚,让他们与其他的同龄儿童多接触,减少孩子与人交往时的拘谨感而使孩子变得大方起来。另外,父母也要注意不要常以不信任或畏惧的口吻谈及别人,让孩子觉得似乎应时时提防别人,以至养成不信任的消极态度。此外,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主动地去结识朋友,让孩子邀请他们的好朋友来家里玩。不要给孩子冷遇或不高兴的表情,更不要当着其他孩子的面斥责和打骂自己的孩子。如有可能,父母要尽量去熟悉孩子的朋友和他们的父母,甚至与他们一起共度周末和假日,这对孩子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
(二)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
首先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小学生同成年人一样,气质类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其中,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对不良刺激反应敏感,他们极易产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师批评而言,在我们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打击。(www.xing528.com)
其次是家庭因素。一是父母的溺爱。众所周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我国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对他们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在家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而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感到无所适从,不能接受。二是家庭教育不当。有的家庭对子女过于严厉、粗暴和专制,还有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爱的误区”,对子女要求过高,过高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琴棋书画样样学,英语电脑门门通,考试名列前茅……只要学习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而一旦失误,就挖苦讽刺,棍棒相加。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损害,独立性受到压抑,形成恐惧、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久而久之就使得孩子害怕与人交往了。三是家庭气氛不和谐。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离婚的父母,有的没人要子女,有的随法院判决。不管哪种情形,都容易使子女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产生自卑、怯懦的性格,进而害怕与人交往。
再次是学校因素。一是学习负担过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这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这种局面使小学生疲于应付,缺少与同学交流的时间。受分数的影响,学生间竞争激烈,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二是教育方法不当。教师迫于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压力,往往只重视应试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明显关心不足,同时也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部部长宋桂英说:“从我接手的事例看,造成孩子们失意、抑郁甚至痛苦的来源首先是老师。”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教师一句“你真笨,怎么教都不会”“这个同学的智商有问题”等都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从而造成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还缺少权威的小学生心理教育的教材。不少学校从教师到领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还十分淡薄,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完善、缺少科学的辅导和治疗,以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除了上述客观的学生自身、家庭以及学校方面的因素,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还与交往技艺因素和交往行为因素有关。
1.交往技艺因素
(1)性别问题
性别问题是男女学生交往困难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一是因为存在着“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偏见,表现为正常的男女交往受到起哄。二是小学生的异性交往经历了由“两小无猜”式的自然交往到相互忽视、排斥,再到相互吸引的过程。从小学二年级起,男女学生就已经表现出相互忽视;到了小学高年级,男女学生进入青春前期,他们不仅由于行动上的差异减少了交往,而且还因为在心理上产生了羞涩感,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排斥倾向。
(2)仪表问题
由于心理效应中的“第一印象”作用以及小学生交往“表面性”特征,不修边幅、不讲卫生、没有风度等也成为小学生交往不良的重要因素。
(3)语意问题
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谈话态度不诚恳,说话喋喋不休,语音语调不恰当,开玩笑没有分寸,轻易打断对方谈话等以及信息交流沟通不畅,被歪曲或误解,断章取义等都会造成语意的障碍。
(4)态度问题
小学生交往双方态度不端正,存在偏见、歧视对方、各存异心造成的相互排斥现象。
(5)交往空间的狭小
大量出现的独生子女使兄妹交往的机会缺乏。现代家居形式的改变,特别是城镇,使小学生交往的物质空间和环境受到制约。更有甚者,随着升学压力的加剧,家长往往强化儿童的“学习”意识,淡化儿童的“社交”意识,人为地剥夺了小学生本应获得的“交往”机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了小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现象。
2.交往行为因素
(1)认知失调
小学生交往双方在信息交流中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各有自身的思维定式,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理解,对交往状况的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评价出现了偏差,既不能准确地理解同学,又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必然导致交往行为的不当。不良的交往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认知失调和不良的思维方式所致。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适当认知策略的改变,如说服理解、情境讨论、互换角色、阅读辅导等,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变人际关系。
(2)情绪失控
小学生交往过程中,交往任何一方如果处于过激状态下或心境不佳时,就难以沟通意见,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在愤怒、苦闷、焦虑、怨恨、悲伤等不良情绪下都可能导致对交往的曲解。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很重要的一条是“情绪体验”的学习过程,人际交往中的情感交流比一般的信息交流更重要,他能促进学生人际情感化由消极到积极,由表面到深层,从偶然到相对稳定,能够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3)行为失当
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技艺,小学生的交往活动需要通过外显的交往行为来进行。但许多不良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以及相对贫乏的交往技能训练,使许多小学生不能完美地处理交往过程的行为等方式,这造成学生之间交往上的被动。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使小学生熟练掌握交往技艺要领,另一方面要着眼于消除纠正小学生的不当交往行为,主要是攻击性行为及退缩性行为。
3.个性心理因素
(1)气质类型引起的
主要是小学生与生俱来的气质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际交往的亲密性、稳定性及选择性上也各有不同,胆汁质、抑郁质、黏液质的表现各异。胆汁质、多血质的易于接近,交往选择上多而杂,但稳定性差。抑郁质、黏液质的虽难以接近,但稳定性强,选择上少而精,喜欢独来独往。
(2)不良性格特征引起的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研究发现,我国小学生的性格发展中,在小学六年级前后,有一个快速发展的剧变期,它可能会引发许多不良的性格特征,如不尊重同学的人格,对同学缺乏感情;自我中心主义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兴趣;过分依赖他人,没有自尊心;怀有敌对与偏激情绪,具有猜疑性格;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等。这些不良的性格很容易诱发交往的障碍。性格是可塑的,主要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校班级环境,让小学生投身到丰富多彩的人际交往中。
(3)能力不强引起的
学生个体在能力和特长方面如果比较突出,与众不同,就容易产生吸引力。反之,如果小学生各种能力比较弱,各方面又没有什么特长,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容易受到忽视,又由于交往的情景性、活动性,缺乏能力就更容易受到排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