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的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让校医充当心理辅导人员,像医院里记录病历一样对学生情况进行登记。有的学校领导、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清,对学生进行了错误的宣传,使学生认为只有心理有疾病时才能去心理咨询室,一旦自己去心理咨询室,那就意味着自己在心理上有严重的疾病,还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和非议。这种医学化的倾向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就是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这种观点的“治疗”和“指导”意识较强,把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肆意医学化,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有的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让校医充当心理辅导人员,像医院里记录病历一样对学生情况进行登记。有的学校领导、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清,对学生进行了错误的宣传,使学生认为只有心理有疾病时才能去心理咨询室,一旦自己去心理咨询室,那就意味着自己在心理上有严重的疾病,还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和非议。这种医学化的倾向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根据我们从1996年开始的研究和有关调查显示,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其比例分别为30%、20%、30%和20%左右。在另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压力现状的研究中,则发现有30%属于学习方面,40%属于人际关系方面,其他方面的占30%。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临床个案和调查统计,学生中有心理疾病、心理障碍者不到1%。中小学生的心理从总体上来说是健康的,只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适应性的问题,不能和医学意义上的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简单地混为一谈。(www.xing528.com)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就医看病式”地针对某个病人、某一种疾病。心理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治疗,即使学生有一些心理阴影或心理障碍,这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当成心理疾病患者,会给学生造成心理紧张和压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