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教育与科学素养:初中化学的核心价值

化学教育与科学素养:初中化学的核心价值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这样说,科学素养应该是化学课程标准的核心价值追求。那么,平时的课堂教学又该如何尽力体现这一核心价值追求呢?有论者指出,科学态度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的综合,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以及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还包括高度的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化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化学教育与科学素养:初中化学的核心价值

从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化学课程的追求价值不仅仅是化学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以一个更具国际视野的概念——科学素养来表述的。可以这样说,科学素养应该是化学课程标准的核心价值追求。那么,平时的课堂教学又该如何尽力体现这一核心价值追求呢?

(一)引导学生构建丰富的科学知识

1.更新科学知识

人类科学地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纠正、丰富的过程。这一认识过程也反映在化学科学知识中。传统的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知识主要侧重于以实验现象为代表的经验知识和以实验原理为代表的理论知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应该对这些知识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那些属于基础性的、具有“生产性”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包括那些丰富的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而且更重要的是包括那些带有方法性、应用性、发展性的知识,它们可让学生终生受用,在未来社会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2.构建科学知识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构建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应达到“知识的高丰度、结构化、方法化、现代化、综合化”等五项指标。

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创设适宜的情景,要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构建“五化”的科学知识。比如,在引导学生了解氯化钠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从生活中氯化钠的使用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谈谈生活中食盐的使用,之后教师再从人体为什么要摄入适量的盐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进一步探讨氯化钠的特性。再比如,在教学“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提前布置学生了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作用,如果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将会给人体带来什么危害。课堂上,教师通过一些医学案例导入新课,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分析,学生非常直接地感悟到它们的作用。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水果和食物含有这样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时候,学生就会聚精会神,就会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有了新的认识。这种基于生活实际的化学知识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因此才是有效的知识。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新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样获取知识的过程才是融合构建的过程。

(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标准(实验稿)》指出:“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使之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以及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等具体的方式科学地再现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下面的这个案例比较充分地表现了上述观点。

师: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把桌子上的蜡烛点燃,用各种方法将蜡烛熄灭,方法越多越好。并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并结合燃烧的条件进行简要分析,为什么你这种方法会使烛火熄灭?

这下教室里可炸开了锅,每个组的学生都很积极地参与其中,讨论的、动手操作的、记录的,时不时还传来阵阵笑声、争论声,但忙而不乱。约五分钟后,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www.xing528.com)

生1:我们小组采取了以下方法:①用嘴吹灭;②用烧杯罩灭;③用水浇灭;④用书本直接向蜡烛上盖灭。

生2:用书扇灭,用剪刀挨着烛芯的根部剪掉烛芯而熄灭

生3:把燃着的蜡烛倒立过来,一会儿就熄灭了。

生4:在第六单元我们还实验过,把二氧化碳向烛火上倾倒,也会熄灭。

……

然后,教师让学生分析其熄灭的原因,对有些难度较大的进行适时引导,如“学生把用嘴吹灭分析为二氧化碳使其熄灭的”。再把各种熄灭的方法进行归类,很顺利地得出灭火的原理。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并没有按照以往常规的教法根据破坏燃烧条件来推论,再根据推论举些实例,进行一些分析就算完成了,而是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假设和实验论证,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再现了探究的过程。

本案例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还体现了科学本质,让学生明白科学是探究自然的“思考”方式,科学必须建立在真实的证据上;科学是一种“探究”的方式。科学家所采用的方法没有不变的程序,但是对问题的解决必须采取有组织的方式。

(三)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

什么是科学态度?有论者指出,科学态度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的综合,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以及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还包括高度的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具体到初中化学学科来说,科学态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六方面:(1)尊重化学的客观现实;(2)严肃地对待化学知识;(3)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化学实验;(4)善于从化学实验、化学现象中提出问题,勇于探索;(5)在化学学习中要勇于坚持真理;(6)对社会和自然有高度的责任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化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这种科学的精神和态度首先是一种实验的精神。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他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就大声疾呼:“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实验所产生的惊奇中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在各种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实事求是,明白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使学生认识到在实验的过程中要真实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认真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及原因,认真严谨地填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现象出现偏差的时候,要实事求是地检查原因,重做实验,直至一致。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本质的教育,避免学生盲目地接受、迷信权威,没有怀疑、批判的意识,最终成为知识的奴隶,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知识的暂时性、动态性、不断增长性以及日臻完善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