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教师备课指南-化学教育与科学素养

化学教师备课指南-化学教育与科学素养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化学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以下五点:备好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以下五点。教师采取何种方法实施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前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以免目标过高或目标过低,使教学效率低下,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化学教师备课指南-化学教育与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如果教师对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熟悉,教学过程欠思考,教学方法未掌握,就不能发挥引导路程、把握方向、激发兴趣、正确评判的作用。化学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以下五点:备好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

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教学亦然。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一)备好学生

1.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一要了解班级整体基础;二要了解学生的个人学习基础,还要了解班级中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所占的比例。在讲授新课前,特别要了解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预习准备是否充足;新课讲授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是否浓厚等。

2.了解学生个性特征

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姓名、年龄、视力听力、身体状况、特长爱好、师生关系、居住地址家教环境等个体自然状况详细了解,作为备课依据,以便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3.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

教学工作是教学内容和具体方法的双重体现。教师采取何种方法实施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

4.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

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大,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智力差异,以为其发展个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二)教学目标

教师在每一个单元甚至每一个课时教学前均应对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为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前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以免目标过高或目标过低,使教学效率低下,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设定教学目标,第一,要体现目标设计的人本观,即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要体现目标的整体性,应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同时作为教学目标。第三,要突出重点目标。课程目标由系统的教学目标体现,每一章节的目标服务于教学目标,每堂课的目标要突出重点,强调目标的整体性,并不是说每节课都平均用力,没有重点。(www.xing528.com)

(三)教学内容

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深度反思。例如,在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的教学中,对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情况不应做太多的涉及,但也不可只字不提。其次是对教学内容广度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鼓励各地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师选用教材的余地进一步扩大。对于选定的教材,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挖掘教材的教育内涵或对教材顺序做适当调整。

(四)教学过程

1.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有的教师说,研究教材好比下围棋,只有全局在胸才能下好每一个棋子,这个比喻十分贴切。这个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问题在研究教材中不可忽视。若以整个化学作为全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就是组成这个全局的各个局部。若以化学实验作为一个全局,那么仪器、药品的使用、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取、物质的检验、定量实验就是组成这个全局的各个部分。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全局,才能在处理各章各节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知道功夫应下在何处。

2.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

化学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学生来说,这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了新知识与旧知识、已知与未知的问题;对教师来说,产生了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获得新知识的问题。钻研教材就要深入研究这种新与旧的关系,力求以“旧”引“新”,利用“新”巩固和深化“旧”。

3.处理好难与易的关系

化学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概念性和抽象性,而且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形形色色的物质的性质,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而且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因此,化学学科教学确有难的一面。教师钻研教材,就是要设法化“繁”为简,化“隐”为现,化“难”为易。比如,分散难点、多做实验、联系实际、由旧到新、搭桥过河、进行类比等都是化难为易的有效方法。此外,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化难为易的一种手段。如果我们能对教材钻深钻透,理论联系实际,把课组织好,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难”为“易”。

(五)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说明了没有适合所有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方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基础对教学方法做适当调整。例如:在对盐类的水解进行教学时,可以把教学方法改为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实验探究的形式,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和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手段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所有活动中的取向性,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等诸多方面。总之,只有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细心体会,才能发现问题,才能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还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