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阳明全传上-三十一嫣儿托言,刘瑾伏法,贼船沉没

王阳明全传上-三十一嫣儿托言,刘瑾伏法,贼船沉没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就在这天晚饭前,婵儿悄悄告诉嫣儿,说刘瑾总拿另外一种眼光看她,似是在监督她。嫣儿由此预感到,刘瑾已经知道她暗中帮助王阳明的所有事。这个消息一出现,刘瑾终于找到了圣上庇护王阳明的真正原因,原来都在这个日夜形影不离陛下的近侍嫣儿身上。性情直爽暴躁的张永得知后,直接到武宗前诉说刘瑾陷害他。张永力大,遂挥拳殴打刘瑾。武宗无奈,令“八虎”之一的谷大用专门置和合酒为两人调和。

正所谓,日月如梭,岁月如歌。王阳明处理完驿吏刘黑狗投毒一事后,汉代大将马援那句“马革裹尸还”,再次激发了王阳明报效社稷的凌云之志。他不甘心只讲述阳明心学,他想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立业,干一番轰轰烈烈、气壮山河的大业。所以他特意写了两封书信,一封给杨廷和,一封给冀元亨,让刚刚收为弟子的阿平和阿山,陪同罗钦顺入京。

其实,杨廷和早接到了来自南京王华的书信,信中夹带着当年刘瑾写给护送王阳明去贵州龙场的郭铁和周超的两封亲笔信。一直不肯嫁人的姽婳看到了王华写给杨廷和的书信,知道王阳明没死,而是去了贵州龙场赴任。她一心想去贵州龙场找王阳明,所以被家人看管起来。为此姽婳寻死觅活,杨廷和与夫人非常烦恼。这时,罗钦顺带着王阳明的书信来拜见杨廷和。

玲儿得知此事,急忙奔到姽婳房中,把罗钦顺前来拜见其父的事说了。姽婳想,现在家里一年到头很少有人来拜访,她觉得这个人来,一定和王阳明有关系,遂和玲儿悄悄趋近接待客厅的一侧,细听来人与父亲的对话。

待罗钦顺把王阳明的书信交给杨廷和,杨廷和看后大笑道:“好啊,这样看来,阳明这孩子在贵州龙场挺好,不仅开办了龙岗书院,还经常到贵阳府四处讲学,这比在京城还好啊!”

罗钦顺接着又把刘瑾派人到贵州龙场毒害王阳明的事说了,并说他老师有封书信,是写给冀元亨的。后来又把他老师的打算告诉了杨廷和,他要代替老师面见一下嫣儿。杨廷和非常乐意,他通过关系,让罗钦顺和嫣儿见了面,嫣儿从罗钦顺这里知道了王阳明现在的情况,为此特别兴奋。就在这天晚饭前,婵儿悄悄告诉嫣儿,说刘瑾总拿另外一种眼光看她,似是在监督她。

嫣儿由此预感到,刘瑾已经知道她暗中帮助王阳明的所有事。这天掌灯时分,武宗又从豹房醉醺醺地回到碧云宫,嫣儿和婵儿为武宗服下醒酒汤,待武宗清醒之后,嫣儿说道:“陛下,嫣儿有要事想向陛下禀报。”

武宗说道:“嫣儿,有何要事尽管说!”

嫣儿遂把刘瑾从戴铣等二十一人强谏上疏至王阳明被打入天牢,又被廷杖四十,贬谪贵州龙场驿,直到现在,刘瑾派人一直追杀王阳明的事,完完整整地告诉了武宗,继而又把那两封刘瑾写的书信给他看。

武宗大怒道:“好个奸诈之徒,原来朕在自毁社稷栋梁!朕明天就……”

嫣儿摇头道:“陛下,此时尚不是惩治刘瑾的最好时机!他是一株大树,在朝廷六部三院,包括各行省乃至州府,都培植有盘根错节的亲信和爪牙。依奴婢看,刘瑾的末日即将到来,陛下今儿起,可不可以看在嫣儿与婵儿姐妹侍奉陛下多年的分儿上,向上天起个誓言?”

武宗点头说道:“嫣儿,朕始终把你和婵儿看成朕的亲生女儿,你让朕起誓就起誓!”

嫣儿说道:“嫣儿和婵儿多谢陛下抬爱。嫣儿即使明日为陛下而死,也绝不后悔!嫣儿通过看宫中古书,明白了一个道理,历朝历代君王,毁在色欲上的不在少数!嫣儿要陛下今儿起誓,从此再也不入豹房!不近嫔妃以外的女色,此一也;从明天始,多理朝政,有关江山社稷之大事,一定要亲为,绝不可再让刘瑾代劳!”

武宗遂双膝跪地,面向苍天庄重道:“好,当今皇上朱厚照今日起誓:今日起,不入豹房!不近嫔妃以外的女色!从明日始,有关江山社稷之大事,一定要亲为,决不再让刘瑾代劳!如若违背今日之誓,听凭上天责罚!”

嫣儿点头道:“陛下,今天嫣儿可以告诉陛下,先帝的四句诀词的谜底,将来保陛下江山社稷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好!是朕听信刘瑾谗言,多次冤枉了王阳明!嫣儿,你一定是上天赏赐给朕的。这样,明日朕下旨,封嫣儿与婵儿为朕的干女儿!”

嫣儿摇头道:“陛下,别,别!只要陛下心里默认,就是嫣儿和婵儿的最大福分!陛下听嫣儿之言,不要再听刘瑾的蛊惑,嫣儿冥冥之中感觉到,上天惩罚刘瑾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原来,圣上武宗都不知道,刘瑾常年不离手的那把丝绸折叠扇子,内中藏有两把带有鹤顶红毒汁的尖刀。刘瑾从小太监那里得知,在杨廷和的引荐安排下,王阳明的弟子罗钦顺与圣上近侍嫣儿见了面。这个消息一出现,刘瑾终于找到了圣上庇护王阳明的真正原因,原来都在这个日夜形影不离陛下的近侍嫣儿身上。此人就是王阳明在朝中的卧底,是她在不断给当今圣上吹风。现在看来,张忠和毒王此番千里迢迢去贵州龙场毒杀王阳明,依然是竹篮子打水—— 一场空!此时他不想处罚张忠和那个毒王了,他眼前最大的敌人,是圣上身边的近侍嫣儿!

刘瑾选在武宗入恭之时,趋近嫣儿笑道:“嫣儿妹妹,你看你的家人来看你和婵儿了!”

顺着刘瑾所指的方向,前面确实有一个驼了背的老者,背对着嫣儿站在那儿,手里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囊。嫣儿柳眉一皱,思道,我的家人入宫当先有书信来,为何不来信,人却来了?她有些生疑,关键此时除了远方背对的那个人以外,碧云宫前只有刘瑾和嫣儿。

正在此时,刘瑾闪电般打开丝绸折扇在嫣儿身上一划拉,这个动作来之快,去之疾,为此刘瑾特意在屋中练了几十遍。原来这把丝绸扇中藏着的两把锐利无比的刀刃上,除了鹤顶红,还有一种短时间即生效的麻醉药,故而嫣儿当时并没有感到疼痛,但不一会儿,裙袍就被血浸湿了,当她感觉到疼痛之时,那鹤顶红毒汁已入血肉之中。

鹤顶红乃剧毒,见血封喉。不消一刻,嫣儿没说出一句话,就倒地身亡了!

武宗得知嫣儿已死,抱着嫣儿百般痛哭,他悲痛欲绝时,看了看旁边哭成泪人的婵儿,他想起了嫣儿昨晚说的话,遂立传口谕,封嫣儿与婵儿为他的干女儿,将嫣儿以公主身份厚葬。后来,武宗为婵儿招了驸马,风风光光把婵儿嫁了。这是后事,此事表过不再赘述。

此处当有一个小插曲。前面提过,当年近十五岁的朱厚照继承皇位之后,先前在东宫侍候过朱厚照的刘瑾等太监共有八人,成为朝廷内外皆知的“八虎”。其中有保定新城人张永,朱厚照初登帝位时,念其旧恩,令张永总领神机营,与刘瑾为同党。但是张永素有良知之心,他看不惯刘瑾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嘴脸,故而时常表现出来对刘瑾不满。刘瑾也觉得张永不附己,便时常言于帝,欲将之远放至南京。性情直爽暴躁的张永得知后,直接到武宗前诉说刘瑾陷害他。于是武宗召刘瑾来与之对质,俩人立即争吵起来,刘瑾自以为他是“八虎”之长,不把张永放在眼里。张永力大,遂挥拳殴打刘瑾。武宗无奈,令“八虎”之一的谷大用专门置和合酒为两人调和。张永没到南京,从此和刘瑾暗中较上了劲。

另外,自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改立年号为洪武以来,朱家人包括亲信都受到了皇恩雨露,基本上都被分封为王。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篡夺了其侄惠帝朱允炆的皇位,开创了分封藩王反叛朝廷的先例。到正德五年,宁夏安化王朱寘,如同当年燕王一样,打着“清君侧”的招牌,历数阉人刘瑾十七大忤逆之罪。如同唐时骆宾王所写的《代徐敬业讨武曌檄》文一样,其文辞虽比不上骆宾王的才华,但也确实写得气壮山河,令人怒发冲冠,义愤填膺。

直到这时,刘瑾才从内心感到非常惧怕。因各行省、府、州、县的奏折都交到他的手中,故而他把这篇檄文藏匿起来。这样,武宗就成了睁眼瞎,对安化王朱寘反叛之事,他只知道皮毛。

杨廷和和孙燧得此十万火急的军国大事,建议武宗起用都御史杨一清总制军务,同时令张永做监军,发兵十万立即征讨安化王朱寘

大军出发前,武宗戎服亲送至东华门,同时赐予了关防、金瓜、钢斧饯行。可以这样说,对张永此番征讨宠遇甚盛。

原来,杨一清昔日为将官,他的部将距离安化王朱寘叛乱地方不远。这位部将出奇兵,不伤一兵一卒,硬是把反叛朝廷的安化王朱寘给活捉了,轻而易举震压了反判!

张永和杨一清即入城,安抚安化王朱寘的余党,抓捕首要爪牙与余孽,一并关押起来。

张永和杨一清骑着逍遥马,将士们打着得胜旗、敲着喜庆鼓,在凯旋的路上,杨一清不想这么快就回到京城接受武宗的赏赐,他想享受一下被圣上封赏前的快乐。所以,他向张永提出,大军需在灵州休整三日,张永点头称是。

杨一清,字应宁,云南安宁人,父亲以奇童荐之为翰林秀才,后授中书舍人。一清貌寝而性格极其敏警,与人好谈经济大略。他在陕八年,后进入南京太常寺卿。他曾巡抚山西,仍督管马政。先帝曾赐之银章两枚:一曰“耆德忠正”,一曰“绳惩纠违”,令其用密信言事。后来,杨一清被刘瑾陷害入天牢,是杨廷和与孙燧力荐,才起用了杨一清。

另外,此时当后事前说,以后不再提及。后来张璁接受了张永之弟的钱财,由张璁出面,请杨一清为张永写墓志铭。一清曰:“老矣,以为孺子所卖。”后来杨一清疽发背而死,为明世宗赐太保,谥文襄。

杨一清与张永在灵州对几而饮,杨一清素知张永与刘瑾有很深的矛盾。他笑了笑放下酒盏说道:“张兄,依我看朝廷外乱易平,难就难在朝廷内乱上!比如那个刘瑾,当然我送给他绰号‘刘不倒’‘刘猖狂’。我觉得他当是朝廷一大内患!”

张永并不知杨一清心中之意。遂叹道:“是啊,圣上信任他,况且我知道他耳目众多。当今之事,有许多原本应该的事,大都由于谋划不周,真正行事时有疏漏,往往打蛇不成,反被蛇咬!弄不好还要丢了性命,倘如此,宁可不为!”

杨一清笑道:“张兄,你知道我眼下最佩服谁吗?”

张永笑道:“杨兄,我又不是你肚里的蛔虫,我岂知你最佩服谁?”

杨一清笑道:“你当知道,他是朝廷的大才子!他开门收徒讲阳明心学!”

张永笑道:“对,王阳明!此人深不可测,胸怀文韬武略,当为朝廷的栋梁之材!对!他和刘瑾是死对头,任刘瑾多少次派人诛杀,都被他的机变和智慧化解!你佩服他,我张永亦佩服他才是响当当、铮铮铁骨的男子汉大丈夫!”

见张永如此说,杨一清笑道:“张兄,看来,你不怕刘瑾!”

张永点头道:“那当然!我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倘上天赐给我机遇,我愿意早日除掉这个祸国殃民的东西,为王阳明平反昭雪!自古以来,大丈夫当为此等江山社稷之大事死而无憾矣!”

杨一清啪地一拍案几,喜道:“张兄,我杨某今有诸葛孔明先生般的锦囊妙计一策,你若从我,必诛刘瑾!”

此时刘瑾如惊弓之鸟,他把侍女嫣儿之事如实告诉了焦芳、张彩、江彬等。另外,因宁王朱宸濠手下的大将吴十三成了半个废人,更加上凌十一与其他人的矛盾,起兵誓师之事,一推再推,这让刘瑾心中十分急躁!他早已设想到,嫣儿临死前肯定把她所知道的王阳明的情况都奏报了当今圣上。这个年轻的皇帝现在不仅厚葬了嫣儿,关键是从此再也不入豹房,不听刘瑾的一切安排,甚至开始过问朝廷的军国大事。昔日像个温顺的绵羊,今日却成了睡醒了的雄狮!此次派张永和杨一清出兵去镇压安化王朱寘的叛乱,就是一个明证!这是一个要全面驾驭军国大事的响亮信号!

坊间常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刘瑾和众心腹商定,不等宁王朱宸濠内外呼应了,只要下手软禁了朱厚照,当今朝廷谁敢不听他刘瑾的!

其实刘瑾心藏奸诈,一直期盼黄袍加身,他侍奉朱厚照时,曾找过一个号称姜神仙的算命先生,说他的徒孙二汉当大贵,这本不是他的心愿。以他之心,是他能坐上这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位,而不是什么徒孙、儿子!况且他年轻时就入了宫,那个子孙根早已割去,人人皆知他是阉人!他不相信这个命运,他不但要踩着死人的血骨,而且要踩着活人的肩膀、头顶,把比他强的人硬按下去、打压下去,得到九五之尊的帝位!为此,他提前暗中让后宫兵仗局太监孙和数遣以甲仗,两广镇监潘午、黄昭又为其大造弓弩,至于皇帝御用之物,也已悄悄准备完毕。当年周瑜攻打曹操大营前,曾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今刘瑾只等待一个大吉之日的到来!

此时,张永和杨一清派快马入京,奏报当今圣上,将于八月十五这天向圣上献被俘的安化王朱寘。刘瑾得到这个消息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开始上蹿下跳,恐慌不安起来。因为八月十五是他登基的大吉之日,如那天献俘,则他登基就成了泡影,所以他假传圣旨推迟献俘。他想方设法,以此日是圣上皇后娘娘的忌日为由,说明此日不宜献俘,没经当今圣上允许,就私自替圣上传了口谕。

刘瑾心中的如意算盘噼里啪啦打得山响,但上天偏不这样安排。偏这时,他的亲哥哥都督同知景祥突然暴死!死前一点儿征兆都没有!这是刘瑾万万没想到的。都督同知在朝廷也算是个重要人物。亲人在丧,他不得不先处理此事。这正是,上天不佑,你走得快赶上祸,你走得慢祸赶上,让你两头忙两头都不如意!

更重要的是,张永和杨一清得到了刘瑾传的圣谕,因张永几乎一直在后宫,对圣上、皇后娘娘的吉日、喜日、忌日记得非常清楚。张永听后大笑道:“杨兄,这纯属刘瑾耍的心眼儿,我一看就知道这是他的老把戏!”

杨一清正色道:“张兄,圣谕可不是儿戏!依我看,咱是圣上的臣子,咱还是按圣谕推迟献俘吧!”

张永仍笑道:“杨兄,刘瑾这小子一向爱假传圣上口谕,而且来传口谕的那个太监,我认识他,他是刘瑾的属下。你放心,这件事如若说违背了圣上旨意,一切后果我张永承担!”

杨一清说道:“张兄,依你如何?是八月十五献俘还是……”

张永怒道:“不,此事咱就是要出其不意,提前两天献俘!入京之后,我让我的属下直接奏报圣上,我看刘瑾到底要耍什么花招儿!”

这时,一个太监驰马来到营帐,前来拜见张永,张永惊道:“小郭子!什么事这般急?”

这太监看到帐内有杨一清,迟疑道:“张公公!是……”

张永笑道:“小郭子,这是杨大人,有事尽管说!”

太监向杨一清施礼后说道:“张公公,刘瑾这几天要作乱,只是瞒了圣上一人!”

张永怒道:“狐狸终于露出尾巴来了!他要作乱,天地不容!”

杨一清突然悟道:“看来,这才是刘瑾的真面目!既如此,事不宜迟,张兄,咱们马上进京!”

张永原本是内廷的人,拜见圣上自然非常方便。这日,张永和杨一清入宫拜见圣上。

这时刘瑾等人,侍于圣上一侧。武宗喜道:“张永、杨爱卿,汝等率军出师平定安化王之乱,乃国之大事,今日朕设宴犒赏汝二人!刘瑾,去好好安排一下。”

刘瑾向张永施礼道:“张兄,恭喜你和杨大人!”

张永还礼道:“刘兄,为圣上分忧乃你我之本分,咱同喜同贺,一切功劳当归于陛下!”

武宗笑道:“张永,你出征时朕还有些担心。朕没想到,你胸怀将帅之才,等三日后斩了安化王,朕一定重赏汝二人!”

即将到晚上时,有人来找刘瑾,此时刘瑾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他如坐针毡,心焦如火。他没想到,张永和杨一清竟有如此本事,硬是把安化王朱寘擒获了。他真想找一个安静之地,把他头脑中纷乱如麻的思绪,好好梳理一下,看来越等越对自己不利。他想和焦芳他们赶快商议一下,把各自的职责分清,而后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可是当今圣上在座,他没有理由离开。正当他一筹莫展、心情烦躁之时,有人来找他,这真是个好借口啊!

其实,杨一清在案下,几次用脚示意张永。张永几次摇头,有刘瑾在,偏这时有人来找刘瑾,真是天助也!

待刘瑾一出,张永向正在夹菜的武宗说道:“启奏陛下,知道安化王朱寘为何而反吗?”

武宗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是啊,朕一向待他不薄,朕真不知道他为何而反。”

说到此处,张永微微一笑,从袖中抽出安化王朱寘写的《讨伐刘瑾之檄文》让武宗观看。武宗看后怒道:“朕明白了,原来是刘瑾把这个檄文扣压下来,他告诉朕只说安化王朱寘反了,没想到刘瑾竟有十七大忤逆之罪,把朕一人蒙在鼓里,刘瑾欺朕太甚!欺朕太甚啊!”

张永趁机说道:“陛下,人常说:‘灯下黑是万祸之源!’比如这个刘瑾,就这次,本来奴才想和杨大人在八月十五入京献俘。奴才的奏报入京后,刘瑾向陛下奏报了八月十五献俘吗?”

武宗摇头道:“他没有向朕奏报!朕只是接了小郭子的奏报,知道汝二人今日入京献俘,别的朕一概不知!”

张永怒道:“陛下,刘瑾这么多年以来,他经常假传陛下口谕,打着陛下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他十恶不赦,请陛下速传旨!”

把檄文一掷,怒道:“来啊,传朕口谕,立即拘捕刘瑾!”

张永道:“陛下,奴才张永接旨!”

此时,刘瑾刚把焦芳等送出门外,他向众人说道:“明日酉时在碧云宫先把圣上软禁起来,你们就开始行动!”

当焦芳等人从刘瑾家出门之后,恰遇到张永等率领的锦衣卫三百人驰马而来,不消一刻,尽数把他们捆绑起来。刘瑾尚未上床入睡,张永等就涌入屋内。

刘瑾拿起那把扇子,刚要自毙,被锦衣卫一士卒发现,飞起一脚,把刘瑾手中的扇子踢掉,继而众人上前,把刘瑾捆了。

次日早晨,张永来到碧云宫,向武宗施礼道:“陛下,请移驾刘瑾家中。”

武宗说道:“张永,怎么昨夜朕传旨拘捕刘瑾,莫非他真的有忤逆之心?”

张永正色道:“陛下,属下已经封锁了刘瑾内外宅邸,现正在查抄!不过陛下,仅凭安化王檄文中的十七大罪状,足以治刘瑾之罪,请陛下切莫生什么怜悯之心!”

武宗说道:“张永,你先到刘瑾家吧,朕正想把此事通报给朝廷百官!”

张永和杨一清凯旋入京献俘一事,在京城和朝廷内像疾风入树林般很快传遍了。孙燧兴奋得晚上去找杨廷和,俩人一见面,杨廷和喜道:“孙兄,张永此次出征凯旋,看来朝廷的风向要改变啊!”(www.xing528.com)

孙燧说道:“杨兄,我刚听说,今晚圣上赐宴犒赏张永和杨一清,但有一件事,你听了肯定会分外兴奋的!”

“什么事?孙兄,你快说!”

“杨兄,我刚从杨一清属下那里听说,安化王朱寘谋反,你知道他打的反旗的旗号是什么吗?”

“这,我怎么知道?”

“我今儿告诉你,安化王朱寘列举了刘瑾十七大罪状,他以清君侧的名义,发了《讨伐刘瑾之檄文》,但是刘瑾把檄文扣压下来,只向圣上奏报了安化王谋反,故当今圣上也蒙在鼓里!”

“孙兄,我早先说什么来着,刘瑾诬陷王阳明侄子时,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张口圣上口谕,闭口圣上口谕,有谁敢去和圣上当面对证真伪!但是,纸包不住火,今天总算让他现了原形!”

“对,杨兄你说得对!张永和杨一清一回京城,圣上自然知道了安化王朱寘谋反的真正目的。所以刘瑾飞扬跋扈,欺上瞒下,为所欲为,气数已尽,好!这真是大快人心之事,阳明侄子的冤案现在可以昭雪天下了!”

孙燧看着杨廷和此时兴奋得如同童子,把案头上王华寄来的刘瑾指使郭铁、周超刺杀王阳明的亲笔书信看了看,仅这些罪证,就足以为王阳明平反昭雪,这件事还是嫣儿有心机,她让圣上看了这两封书信后,又送回到杨廷和手里。两人此时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想压制都压制不住,全部洋溢在脸上。看着杨廷和手抚髯须,在屋内兴奋踱步的样子,孙燧点头道:“杨兄,对,这就是今晚我来找你的真正原因!”

杨廷和大喜道:“大厦将倾,刘瑾到了树倒猢狲散的时候,现在有嫣儿送回的这两封书信,正是给阳明侄子平反昭雪的好时机!孙兄,这件事你说咱们怎么办好,很可惜,王兄不在,咱俩就商量一下,怎么来为阳明侄子平反吧!”

此时,玲儿悄悄奔到姽婳闺房里,向她说道:“小姐,你今天应该高兴,我告诉你,孙大人满脸笑着来找老爷了,肯定有什么喜事,你不去听听?”

自从王阳明被谪贬之后,家人催她早日嫁人,她整天寻死觅活。到了后来,爹娘见她真心实意要嫁给王阳明,并且王阳明的夫人诸氏,在回京城的路上溺水而亡,船家不知她是何处人,出于怜悯慈善之心,把她葬了。当然这个情况,是在南京任职的王华给杨廷和、孙燧写信时透露的。世上的事,就是这样稀奇,瞒着的事,到后来不免还是露出了真相。

其实,要不是家中看管严厉,姽婳早就奔赴贵州龙场,去和王阳明相会了。今天,听了玲儿的话,姽婳顿时身上似是涌起千般之力,兴奋地说道:“玲儿,好,你去门口看着我娘,我这就去!”

姽婳从屋里针线竹箩里拿起一把剪刀揣在衣袖里,然后才悄悄奔到客厅窗下的墙根儿处,从杨廷和与孙燧断断续续的商谈之中,她听明白了,他们准备联合王阳明的弟子和戴铣等上奏当今圣上,公开刘瑾之罪,请求圣上赦免王阳明。二人商议之后,孙燧去叫王阳明弟子卢尚德,因冀元亨知道恩师在贵州龙场正四处讲学,和卢尚德商议之后,便和罗钦顺一同去了贵州龙场。

听到这些情况后,姽婳心想,刘瑾从明天起风光不再,面临万民痛斥,所以刘瑾这一篇到了该掀过的时候!那么,阳明离平反昭雪重新任职之时也不远了。此时,我姽婳必须大胆、勇敢、果断地奔到阳明身边,去踏踏实实做他的夫人!

姽婳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她从墙角走进屋内,当杨廷和正在惊疑之时,她泪水涟涟跪地泣道:“爹,刚才爹和孙伯伯说的话女儿听得仔仔细细,阳明哥面临平反昭雪,且嫂夫人已殁,正是女儿嫁给阳明哥的好时机!请爹看在女儿十几年如一日铁心愿为阳明哥夫人的分儿上,咱家里不要再为此事闹得天翻地覆了吧!”姽婳说到最后,嗓子突然沙哑,语言变得含糊不清,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闻到哭声,杨廷和夫人急忙奔过来,还没进屋,先大声说道:“老爷,这怎么回事儿,天都这时辰了,婳儿为啥哭呢?”

杨廷和并未伸手搀起姽婳,背着两手怒道:“婳儿,你怎么这么死心眼呢?你阳明哥比你大十几岁!十几岁!爹和你娘怎么能同意让你嫁给他呢?”

杨夫人一听又是为姽婳嫁给王阳明的事,见姽婳跪伏在地上,已哭成了泪人。她长叹一声,上前抚摸着姽婳的乌发。说道:“婳儿,看来这就是你爹和你娘的命!俺们认定不能做的事,婳儿偏要做啊!你前世一定是你爹和你娘的仇敌!而你婳儿呢,上辈子,或许更上辈子,欠了你阳明哥的情债,这世呢,你偏要偿还!”

姽婳儿索性抬起头来,用香手帕把脸上的泪水一擦,沙哑着嗓子问道:“爹、娘,今日婳儿想和二老做个了断!”

杨廷和一听,长叹道:“婳儿,你想如何了断?”

杨夫人一听皱眉道:“婳儿,你是爹娘的掌中之宝,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血肉,你这傻孩子,你怎么能和爹娘做个了断呢?”

姽婳刚硬地说道:“婳儿早已铁心嫁给阳明哥,婳儿现在就两条路,要么爹娘心甘情愿同意婳儿嫁给阳明哥,要么让婳儿立时死在爹娘面前,除此婳儿再无别的路可走!”

杨夫人见自己宝贝女儿说出此等绝情之话,似是数年的辛酸苦辣心路历程让她筋疲力尽。她摇着头大声长叹一声,泪水流淌下来,说道:“也罢,从今天起,这件事娘不再拦你,娘不是心甘情愿,娘是彻底放弃!”

姽婳破涕为笑大喜道:“娘!婳儿从内心深处感激娘,谢谢娘给了婳儿盼望多少年,今日才盼到的幸福!”

姽婳转身扑到她娘怀里,她脸上虽有点点滴滴泪花,但她此时的内心比千倍万倍的蜜还甜!

此时,固执如铁的杨廷和却怎么也转不过这个弯来,他见夫人如此说,啪地一拍案几,怒道:“不可!我乃一家之主,我说不行就不行!”

姽婳一听从母亲怀里腾的一下抽出身来,切齿道:“爹,也罢,是婳儿不孝,婳儿这就到阴间去等阳明哥哥!”说着从衣袖中抽出那把剪刀,噌的一下就向自己胸口扎来!

因为杨夫人已经见证过自己女儿几次欲自尽的场面,见女儿如此猛地扎下去,她用力一挡,女儿手中的剪刀却扎在她的胳臂上!

此时,恰逢孙燧把卢尚德找来,孙燧见状向杨廷和怒道:“杨兄,你怎么还这么固执、死板?婳儿不顾生死喜欢阳明侄子!你成全了她,岂不是世间一大美谈!”

杨廷和见夫人胳臂上淌出了血,急忙俯下身来,他大声道:“夫人!夫人!你看你的胳臂出血了!”

此时,姽婳从地上坐起来,两眼呆滞地站起来,泣道:“爹,既然如此,咱父女俩今生今世的情分已尽,婳儿今去也!”遂一头向墙上撞去!

卢尚德见状,刚想出手去抓姽婳,已被眼疾手快的孙燧一把抓住,怒道:“婳儿!婳儿!你怎么这样?”

杨廷和把夫人扶起来,向寻死的姽婳怒道:“婳儿!好!好!你爹这大半辈子从没输过任何人,今输给了自己女儿!爹屈服了,爹从今天起同意你嫁给你阳明哥哥总行了吧?”

孙燧这才笑道:“杨兄、嫂夫人,这就对了嘛!成全婳儿和阳明侄子的好姻缘,是我多年的心愿!这样,咱趁热打铁,这个媒人我来做,明日我就给王华写信,让他回京,咱们三人一起商议此事如何?”

杨夫人叹道:“也罢,正是‘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既然矢志不渝,老爷,咱就成全了婳儿!”

杨廷和见姽婳破涕为笑,他摇头叹道:“婳儿,你不记恨爹吧?”

姽婳笑道:“不会!不会!爹和娘是世上最好的人,婳儿只怕感激还感激不过来,婳儿怎会记恨爹呢!”

当晚拘捕刘瑾及其同党,是张永奉圣上旨意经过精心筹划才实施的,所以不见风吹草动,刘瑾及其同党被悉数捉拿起来。次日早朝时,有一老臣在进金銮殿大门口时,他有意拉了杨廷和和孙燧两人,低声附耳道:“你们两个人从今往后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咱先说好,今儿中午你们俩人必须请我!”

杨廷和笑道:“谢兄!这不公平吧,我和孙兄不知道什么事儿,凭什么请你喝酒啊?”

这个老臣点着杨廷和的鼻子笑道:“孙兄,杨兄,你们别装大头蒜啦!我今儿看你俩的脸色,就知道你们已经知道了刘瑾这个大魔头昨晚被抓了,怎么不值得一请吗?”

孙燧大笑道:“谢兄,杨兄故意和你开玩笑呢,今儿是普天同庆!我和杨兄不但请你,还把咱们原来户部、吏部的老兄弟都叫齐了,今儿中午不醉不归!”

杨廷和笑道:“谢兄,现在咱们就定下,按孙兄所说,把吏部、户部原先咱们那几个老兄弟都叫上,客我和孙兄请,但叫人的事你来办如何?”

那老臣点头喜道:“好!心有灵犀一点通!人我叫!”

就在他三人说话之时,卢尚德带着几十名弟子匆匆奔过来,孙燧上前示意卢尚德,低声说道:“尚德,一会儿圣上万一让你们觐见时,你们再进去,现在先在门外候着吧!”

卢尚德点头道:“孙大人!好!我知道了!”

没想到,武宗驾临金銮殿之后,想到昨夜传口谕拘捕刘瑾之事,心中还在生气。遂开口道:“众卿,刘瑾这些年虽然侍奉朕,可他屡违圣谕,多次假传朕意,特别是安化王朱寘谋反,公列了刘瑾十七大罪状,可是刘瑾藏匿了这十七大罪状的檄文,只简单奏报朕安化王反,张永和都御史杨一清奉旨讨伐安化王,胜利回京之后,朕才见到了公列刘瑾的十七大罪状!朕传旨,今起撤刘瑾奉御之职,谪居凤阳,永不招用,籍其家!”

杨廷和出班奏道:“陛下,刘瑾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只谪居凤阳,籍其家,永不招用,不足以平民愤、泄民恨!”

孙燧出班奏道:“陛下,想想朝廷大才子王阳明的大冤案!想想戴铣等二十一人的冤案!想想朝廷中因刘瑾治罪而死的那些大臣吧,陛下如此处置罪恶滔天的刘瑾,臣第一个不服啊!”

继而朝廷金銮殿内如炸了锅一样,数以百计的朝中文武官员皆历数刘瑾之罪,一时怨声四起,怒火万丈!

武宗自登临九五之尊,乘六龙以来,从未见过此等百官咬牙切齿之恨,遂说道:“众卿,对一介太监,况且又侍奉朕多年,今不看罪恶看功劳,网开一面,让他终身到凤阳苟延残喘,了结此生吧!”

有大臣大喝道:“不!陛下,自古‘打蛇不死,必招祸害’!今朝中文武百官,切齿其恨,即使千刀万剐也不足以平众人之怒,请陛下三思!”

杨廷和则高声道:“陛下,不可!陛下登基以来,刘瑾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罪恶滔滔如海如天,如此处置,朝廷文武百官皆不服,不信陛下可以一问!”

武宗问道:“如杨爱卿所说,朕当问一问。”遂环视金銮殿中文武百官,大声说道:“朕如此处置刘瑾,众卿服否?”

文武百官齐声怒道:“陛下!臣等不服!不服!不服!”

其声如雷霆万钧长鸣不停。武宗为之震动,遂又说道:“众卿,倘刘瑾有谋反忤逆之大罪,朕必不轻饶他!”

这时,张永从殿外入高声道:“陛下,刘瑾正有谋反之大罪!”说着把刘瑾准备登基用的龙服、皇冠、玉玺等御用之品,由十个太监依次呈上来。

文武百官皆目瞪口呆,原来刘瑾如此打压文武百官,制造滔天罪案,肆意诛杀文武百官,他真的是要谋取皇位,梦想有朝一日登基啊!

武宗大怒道:“传朕旨,明日把罪孽刘瑾磔于市,暴尸三日,诛谈氏九族,碎其首为齑粉烂泥!”

文武百官顿时欢声雷动,群情激昂,久久不能平息!

次日,京城百姓,万家空巷,都齐刷刷来看诛刘瑾!

京城士子有诗为证:

刘瑾为虎作伥狼,

世间毒恶逼人尝;

炮烙抽肠点天灯,

天下痛绝民欢畅!

上天怒目天下望,

总见邪恶诱他狂;

万般罪孽今清算,

碎尸万段骂名长。

京城髯翁有诗为证:

泥人吹气人模样,

良知圣灵占心堂;

做人良善乃至本,

邪恶偏纵他放荡!

刘瑾争尊忒猖狂,

一字一狱他独创;

凶恶极欲枉百算,

磔市灭族罪难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