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偏差及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偏差及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这种自我认识的偏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成熟是极为有害的,他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这位大学生应当认真思考“自我”,逐渐澄清并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发展积极的自我体验,强化自我控制,做真正的自己。

大学生心理偏差及心理健康教育

(一)自我评价方面的偏差

自我接纳又叫自我悦纳,它是指建立在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特别是心理自我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自己认可自己,肯定自己;对自己的才干、长处、短处等都能有一个客观恰当的评价,不会过多地抱怨或责备自己。能否自我接纳是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判段标准。

1. 过度的自我接纳

过度的自我接纳是大学生自我接纳的极端表现,是指他所接受的是自己被夸大了的优点和长处,甚至是“一美遮百丑”。过高地估计自己,对自己的才能、个性等的肯定评价超越了自身的实际,用放大镜来看自己的长处,甚至把自己的缺点当成优点。这类学生往往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正所谓“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等都是形容过度自我接纳的人。其人际交往的模式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过度自我接纳的人对自己评价过高,容易骄傲,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这必然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他们遇到挫折通常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反省,总是抱怨别人和周围的因素,甚至愤世嫉俗,抱有怀才不遇的心理,较难适应社会生活。因此,过度的自我接纳是大学生自我接纳的极端表现。

2. 过度的自我拒绝

自我拒绝是指自己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这些缺点和不足常常抱怨和自责。其实,这种自我拒绝的现象在许多大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做错了事情就抱怨和自责,骂自己“不争气”等。如果这种拒绝超过了一定程度,如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甚至从根本上否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无视自己的任何优点,却目不转睛地注视自己的各种“缺点”,感到技不如人,对自己缺乏信心,自我否定,自我厌恶,最终会摧毁自己对生活的全部兴趣,这种程度的自我拒绝无异于自我毁灭。

无论是过度的自我接纳,还是过度的自我拒绝,都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在过度的自我接纳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会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会使自己成为井底之蛙,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并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而过度的自我拒绝则会使自己丧失自信,产生厌恶自己、否定自己的自卑感,从而失去应有的进取心,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排斥,他们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因此,这种自我认识的偏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成熟是极为有害的,他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

心灵寄语

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比不上自己,这样就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主客观积极性,而且会遇到社会挫折,产生苦闷;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心理学家柯里

(二)自我体验方面的偏差

适度的自尊心和自卑感是个人健康成长所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品质,同时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表现。这两种体验普遍存在于大学生身上,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自尊心过强或自卑感过强则是自我体验出现偏差的表现。

1. 过强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指一个人悦纳并且尊重自己,包括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荣誉感等多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它是一种“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大学生的自尊心很强烈,对触及自尊心的刺激十分敏感。

大学生在同龄的社会青年中,一般说来,智力水平更高,知识更丰富,好学上进,有理想,有追求,自尊心非常强烈。他们好强、好胜、不甘人后,但某些大学生自尊心过强且极其脆弱。他们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和批评,顾全面子,贪慕虚荣。过强的自尊心会引致虚伪、做作和装腔作势,自尊心受到轻微的伤害便无法承受。如果过强的自尊心屡屡受挫,他们便羞愧无比,感到无地自容,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度自卑的消极情感状态,产生严重的自责、自怨等挫折反应。产生自卑心理后,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怯于与人交往,甚至会封闭自己,即使原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此时也会由于没有信心而主动放弃。自卑感严重的人看不到生活的光明与希望,可导致精力不集中、意志消沉、自信心极低,甚至自暴自弃,不敢憧憬未来。

2. 过强的自卑感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即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缺乏主见,遇事从众,其结果维护的是虚假的、脆弱的、不健康的自我。

对点案例

某男生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各方面都不错。但是在大三下学期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对许多事情都失去了信心。这件事就是谈了半年的女友和他分手了。那是个不错的女孩,但她妈妈反对他们交往,主要原因是觉得男生个子矮。此事过后,这位男生特别自卑,不知道该怎么办。另外,已经是大学高年级的他面临就业,可许多职业对身高很苛刻,又让他在就业问题上更加悲观。个子矮给他带来了许多苦恼,他整天胡思乱想,没有心思学习,也不愿与人交往,学习成绩也从前十名跌到了二十几名。

评价:

由于身高问题导致失恋,产生的自我怀疑直接影响了这位男生的学习成绩,甚至影响到他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造成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他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完全靠反射性评价来建立自我认知,而这种认知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大学生产生自卑的原因可能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是因为这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现实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一直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评价、不能接受自我的结果,是一种心理上的失调。

这位大学生应当认真思考“自我”,逐渐澄清并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发展积极的自我体验,强化自我控制,做真正的自己。自我悦纳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位男同学要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我的独特性。其次,要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要敢于拿“己之长”比“人之短”。这样比,就会比出自信,比出精神,比出干劲,自然就会克服自卑心理。这位男同学虽然身材不完美,但像拿破仑等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的身材也并不伟岸。大学生建立积极、自信心理的策略是:关注自己的成功,并不断积累自身优势。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无数的闪光点,重点在于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并将其构成亮丽的人生风景线。

3. 自我中心倾向

在大学阶段,青年学生强烈地关注着自我,当他们过多地从自我的角度、标准去评价、认识事物与行为时,就会出现自我中心倾向。自我中心观是指个体在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只从自我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角度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这种自我中心观是影响个体客观认知他人与正确把握社会规范的一种心理问题。一个人在婴幼儿时期,会以自己为出发点来观察周围事物,还没有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是正常的。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仍处于这种阶段,就属于一种自我意识缺陷。

自我中心者对待自己表现为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他们认为他人也应该如此关注自己。例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会发现在相互交谈时,自我中心者往往不顾别人的喜好和需要,长时间地高谈阔论,自我感觉良好。即使交谈话题改变,他仍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喋喋不休,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由此,在处理利害关系的问题时,自然也只会从自己的安危得失出发,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顾及他人的利益。

对点案例

2003年2月23日中午,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了证实“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的正确性,花8元钱买了一瓶硫酸,分别兑进随身携带的鲜橙多饮料瓶和塑料水杯中,然后乘公共汽车来到了动物园。在熊山,他引诱黑熊靠近自己,将硫酸喂给黑熊,致使动物园的5只熊不同程度地被化学药品灼伤。在询问中,刘海洋解释不清甚至回避自己的动机,只说从书中看到熊的嗅觉敏感、分辨能力强,便想用这个法儿试试。他甚至“无辜”地问民警:我什么时候能出去,我还要写毕业论文呢。从这起事件可以看出,刘海洋是一个自我中心倾向的人,虽然他已经成年,却没有学会从社会的角度来思考评判自己的行为,以致无法约束自己。其伤熊行为反映出他在社会认知上仍然没有超越儿童时期的“自我中心状态”,其心理水平与社会角色极不一致。(www.xing528.com)

4. 从众行为倾向

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实验:一个正在给学生上课的老师,突然说去隔壁储藏室阁楼上拿点东西。老师刚出去不久,就听到有人从高处跌落的声音,这个时候,学生的反应会是怎样的呢?实验的结果是,学生的反应会随着教室里学生人数的多少而不同。如果是满满一屋子的学生,自始至终,很可能一个站起来出去看一下的学生都没有;如果教室里有三四个学生,大家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一会儿,最后总有一个学生坚持不住起身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而如果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他绝对想也不想,会立即起身冲出去帮忙。

在大学生中与自我中心相反的另一现象是从众。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包括主动从众、被动从众和被迫从众,不同形式从众行为都有积极与消极的作用。在大学校园中,常见的从众现象有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择业从众、娱乐从众、恋爱从众等。有的大学生保持自幼形成的从众行为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一切事物与大多数人持相同的态度,采取相同的行动;有的大学生根据人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倾向,他们有一个错误的心理定式,即多数人的意见肯定是正确的;另有部分大学生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他们不想成为少数不服从者,以避开“偏离的恐惧”,他们内心并不想从众却表面上从众。

抢红包背后的从众心理
来源:爆米花

大学生不当的从众行为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危害的,会导致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使自己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而成长较慢。而且,由于与大多数人采取了相同的行动,很可能无意中与大多数人一起犯了错误。

从众行为效应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效应”和“宿舍效应”。新生入学后,学生都在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或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方法,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不同程度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仅如此,作息习惯、生活情趣业余爱好也易趋同和从众,共同形成对班级、宿舍成员的鞭策力。这种“班级效应”“宿舍效应” 在班风和宿舍风气形成中的作用是积极的。反之,庸俗的从众行为往往会导致班风、校风消极落后。

(三)自我控制方面的偏差

与自我体验相对应,在心理学上,自我控制的偏差是指消极的自我控制,主要包括逆反、放纵和盲目攀比。

1. 逆反

逆反是指个体在生理基本成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达到成熟的时候,渴望在思想、行动乃至经济上尽快独立,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在人类自我意识高涨的两个时期会出现逆反心理,虽然大学生处在合法延缓期,但他们也会出现逆反。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青年人试图确立自我形象,寻求自我肯定,强调个人意志的一种手段,也是青年期心理发展的自然要求。在大学阶段,他们的智力发展虽已达到成熟,但阅历有限、经验不足,因此容易感情用事,甚至出现偏激的行为。

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否定父母、否定老师、否定学校的各种管理体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不合理的。他们逃课旷课,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听不进老师家长的劝说,甚至在明知道老师家长的话是正确的情况下,依然我行我素。一位大学生这么说:“我知道我爸说得很有道理,按他说的做,我肯定能取得很好的成就,但我就是不想听他的,他让我往东走,我偏要往西去!”这是典型的逆反者的内心写照。

过分的逆反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熟,是不容忽视的自我意识缺陷。其主要表现为对师长的教育或周围的正常事物持消极、冷漠、反感、抗拒的态度,甚至为了反抗而反抗。越是不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越要做,常常是以对着干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对正面教育和宣传表现出一种怀疑、不认同的抵制态度,对社会、人生和个人前途满不在乎。

2. 放纵

在大学里,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依赖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要过好大学生活,需要高度的自觉性。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在自我控制上开始有了明显的自觉性、主动性。但是,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感情易于冲动,对待问题容易偏激和情绪化,往往是理智让位于情感,自我控制能力明显不足。放纵是指大学生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克制自己的情绪,做事“跟着感觉走”。

例如,一些大学生平日里觉得“好听”的课就去上,“不好听”的课就不去;明明确立了一个目标,却缺乏恒心与决心,在困难面前望而生畏,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在中小学寒窗苦读十余载,如今考上大学,总算解放了,不再需要埋头苦读,只要求“60分万岁”,消极懒惰,贪图玩乐。

3. 盲目攀比

现在的许多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宠着,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让他先得到。有些独生子女到大学之后,追求物质享受,盲目攀比,甚至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

自制、自律、自觉等是积极的自我控制,而放纵、逆反等则是消极的自我控制。自制力强的人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事有计划性,自我发展方向明确。自制力弱的人会不顾场合宣泄情绪,行为充满“情境性”。逆反、放纵和盲目攀比都是消极的自我控制,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或缺陷,主要可以归结为自我认识评价的两个极端,即过高地估计自己或过分地贬低自己,并基于此而形成消极的体验或行为控制,从而导致问题的发生。说到底,这是其心理还不成熟的表现,但这些发展中的缺陷也是可以调整的。

· 心灵充电站 ·

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你拥有自信,就拥有成功的一半机会。拥有自信的人之所以会心想事成、走向成功,是因为他们都有巨大无比的潜能等去开发;消极失败的心态之所以会使人怯弱无能、走向失败,是因为它使人放下潜能的开发,让潜能在那里沉睡、白白浪费。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的大脑拥有140亿个脑细胞,但我们的思维意识只利用了脑细胞的很少部分,如能将更多的脑细胞从睡眠中激活出来,人的思维意识将更加强大。如果我们都能充满自信,就能创造人间奇迹,亦能创造一个最好的自己。

一个人坚信自己是什么,就会是什么。一个人心中怎样想,就会成为怎样的人。这从心理学上讲是有道理的。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幅心中蓝图,或是一幅自画像,有人称它为运作结果。如果你想象的是做最好的你,那么你就会在你内心的荧光屏上看到一个踌躇满志、不断进取、勇于开拓创新的自我。同时还会经常收到我做的很好,我以后还会做的更好之类的信息,这样你注定会成为一个最好的你。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人的一生正如他一天中所想的那样,你怎样想,怎样期盼,就有怎样的人生。”美国有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就是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创造机会的楷模。他12岁时由英格兰移居美国,先是在一家纺织厂做工人,当时他的目标是“做全厂最出色的工人。”正因他经常这样想,以这样做,最终他实现了他的目标。之后命运有安排他当邮递员,他想的是怎样成为“全美最杰出的邮递员。”结果他的这一目标也实现了。他的一生总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与地位塑造最佳的自己,他的座右铭就是“坚信自己是最棒的。”

做一个最好的自己,不必非要当什么“家”,也不必非要出什么“名”,更不要与别人比高低、比大小。就像人的手指,有大有小,有长有短,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你能说拇指比食指好吗?决定最好的你,既不是你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也不是你身份的贵贱,关键是看你是否拥有实现自己理想的强烈愿望,看你身上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人们熟知的一些英雄模范,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人的创新潜质,做好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创造了最好的自己。

“塑造一个最好的自己”,这个目标人人都能够实现。你只需意识到自己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坚信自己拥有“无限的潜质”与“无限的可能”,这种坚定的信心能帮助你创造和谐的心理、生理韵律,建立起自己理想的自我形象,体现自己人格行为具有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