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在篮球运动刚刚问世之际,个人技术水平低下,根本没有任何战术可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篮球技术不断地得到提高,在完成比赛预定目的时,需要队员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作战,于是出现了篮球战术的雏形。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战术也在比赛的实践中不断发生着变化,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在当今的现代篮球运动中,篮球战术更趋向于快速、简练、实用和机动多变。
(一)进攻战术
最早的篮球进攻战术形式是快攻,它完全靠速度来战胜对方。其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长传快攻、短传结合运球快攻和全队长传、短传结合运球推进的综合快攻三个阶段。随后,又出现了阵地进攻战术,即由早期的站立式阵地,进攻配合到20世纪初的掩护配合进攻,再到1922年的“8”字阵地进攻战术和1946年的换位阵地进攻战术阵地进攻战术受到重视与运用。尤其是“8”字阵地进攻战术,在20世纪50年代前运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8”字进攻要求队员基本以马蹄形落地,内线相对较空,对篮板球的控制不利,于是又出现了“1-3-1”进攻战术,主要用来破解联防,另外稍加变动也可对付人盯人和其他的防守阵形;到了1949年,美国的威廉·希尔博士创立了轮转进攻战术,即队员在不停地移动中,利用掩护、传切等一些基础配合来创造进攻机会;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罗伯特道尔又创造了“移动进攻”战术,特点是迫使防守者在不停地移动中出现错误和漏洞,来获取进攻机会,成为一段时间内流行的进攻战术。
随着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的广泛运用,进一步推动了现代“移动进攻”战术的发展,形成了新的战术体系特点,而它的普遍运用为现代篮球运动战术布阵的位置分工,以及为运动员逐步打破传统的前锋、后卫与中锋的绝对位置分工界限观念创造了条件,使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日趋全面发展,战术形式形成多种类型,打法更具有个性特点。
到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进攻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快攻次数增多,快攻的战术结构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固定的接应,传统的两三人推进,被机动的、多类型、多人数的接应替代;两三人推进被五人集约性立体型推进的多变型打法所替代。阵地进攻战术朝着快攻与阵地进攻紧密衔接及快速连续移动进攻的方向发展,强队也更加注重进攻战术配合的实效性和战术组织的周密性。
在战术组织上,世界强队革新了过去传统的机械呼应性战术组织的整体套路行动模式的打法,强调在运动中伺机变化,在局部区域采用以两、三人参与为主体的机动配合。如:个人伺机突破、投篮或两人之间的掩护、策应,以及三人之间的三角进攻配合等,被广泛采用。其特征是:布阵落位迅速,阵势不一,力求在对手防守阵势尚未成形之时展开全面攻击,并在攻击时随机应变。由此,攻守转换进一步加快,变化进一步莫测;力争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下变化、组合最强的战斗力,取得最佳的效果,并已成为现代篮球运动进攻战术的发展趋势。(www.xing528.com)
(二)防守战术
在防守战术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人盯人防守是最早的防守战术,其特点就是每人盯住一名进攻者,5人一线落位的防守形式,防守中换位很少,没有换防和协防;此后不久出现了“2~3”和“3~2”落位的半场缩小防守;随着进攻速度的不断加快和换位移动的频繁,半场缩小防守又发展成为固定区域的人盯人防守,加强了防守的伸缩性;随着进攻战术配合的发展和打法的多样化,全队防守战术相继出现了区域联防战术;20世纪50年代又形成了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20世纪60年代又在全场紧逼人盯人的基础上演化发展成为全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已形成了堵、夹、补、抢多种形式的具有很强攻击性和破坏性的人盯人防守战术体系。
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中期,防守技、战术又从区域紧逼防守,发展到一场比赛甚至一个回合中多变防守战术形式的综合运用,随之防守技术中平步防守、主动用力抢位阻截和积极抢断球被视为现代篮球比赛个人战术对抗的一种新的防守特点。
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初,又出现了攻击性与破坏性都很强的综合性防守战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强队在全面战术防守技术和各种战术打法的基础上,针对比赛和对手的情况,充分根据本队队员的情况,对各种防守战术打法兼容并收、合理运用,在一场比赛中,也常常出现几种防守战术交替使用的状况,大大提高了防守的质量和效果。
当前,现代篮球防守战术正朝着综合多变、针对性、攻击性和破坏性并存的特征发展,这种防守战术的发展趋势,必将促进进攻技战术和整个篮球运动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