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战术,是指根据对手的情况而制订的有利于自己获胜的比赛方案,因此,要求运动员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手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游泳比赛中战术的应用通常是通过合理分配体力和合理利用规则来实现的。
首先要合理分配体力,游泳比赛有6种不同距离的项目。在50米的比赛中,运动员通常是从头拼到尾,基本不存在体力分配问题,但100米以上距离,尤其是200米以上距离的项目,体力分配就相当重要了。以200米为例,有的运动员前100米游得过快,结果后100米已精疲力竭,只好放慢速度。相反如果前边过于放松后面加速时也可能已来不及了,在重大比赛中由于体力分配不当而惜败的例子很多。但是如果体力分配得合理,常常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第24届汉城奥运会女子200米蛙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黄晓敏在前150米一直采用节奏较慢、技术较稳定的战术,比赛还剩下50米时,她只排在第五位,可是转身之后,她突然加快速度,在50米内一连超过三人,夺得第二名,由于体力分配得当,她取得了好成绩。
体力分配不仅体现在比赛项目不同距离段内,还表现在预赛和决赛的成绩上。一般重大国际比赛都是上午进行几个项目的预赛,晚上进行决赛。如果预赛过于用力,就可能因疲劳难以恢复而影响决赛成绩,所以有经验的运动员往往在预赛中并不拼命游,只把取得决赛权作为目标,而在决赛中才全力以赴。例如在第25届奥运会女子100米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庄泳在预赛中的成绩是第五位,而在决赛中她夺得金牌并打破了奥运会纪录。这样的例子在比赛中数不胜数,但这种战术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在预赛中速度过慢,就有可能被挤出决赛,从而失去机会。
第二,合理利用规则,这种战术即运动员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给对手造成一些假象,迷惑对手,最终取胜。例如有的运动员故意抢跳犯规,给对手心理上造成压力。因为竞赛规则规定每次比赛允许一次抢跳,当发生过一次抢跳事件后,第二次不管谁抢跳,都会被取消资格。因此第二次出发时运动员一般都比较小心,起跳速度减慢,而原抢跳者因有所准备,往往能及时起跳,在出发上占优势。在短距离项目比赛中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这种战术也是比较危险的,有时会弄巧成拙,因难以控制自己而第二次抢跳犯规,被取消资格。(www.xing528.com)
还有一种利用规则的方法,即高水平运动员在预赛中并不表现出最高水平,目的是在决赛中处于不易被人注意的边道。根据竞赛规则,预赛成绩最好的运动员被排在第四道,故第四道也被俗称为“冠军道”,然后依次排在5、3、6、2、7、1、8道。决赛中,几乎所有的运动员和观众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三、四、五道,认为金牌肯定产生于这三道,而这三道的运动员也互视为主要对手,因而1、2、7、8泳道的运动员常不被注意,而恰恰因为不被提防,边道的运动员才容易出其不意,战胜对手,夺得桂冠。1986年第10届亚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运动员谢军因预赛成绩不佳被排在边道2道,中间道的两名外国运动员咬得很紧,难分胜负,而边道的谢军早已经在不被注意的情况下超过了这两名运动员,当二人仍在酣战时,谢军已首先抵达了终点赢得金牌。
总之,在游泳比赛中,同样具备较强实力的运动员,谁采用适当的战术,谁就可能成为优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