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教学的基本原理-实践教育新概念

和谐教学的基本原理-实践教育新概念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只有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谐教学法就是力求使这六对关系达到和谐。教学过程只有与教学环境密切配合,相互适应,才能使教学处于和谐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和谐教学的基本原理-实践教育新概念

和谐教学法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学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母系统,这个母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又是一个个的子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只有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这就是教师、学生、教材、方法。这四个要素的相互配合,构成了六种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方法的关系、教材与方法的关系,这六种关系只有处于和谐状态,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谐教学法就是力求使这六对关系达到和谐。

1.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构成了教学过程。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2.教师与教材的和谐。在教学中,教师与教材的和谐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该讲的不讲不行,不该讲的讲多了也不好。其次,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第三,教师不但要“备课”,还要“背课”。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在上课前要准备教案(备课),还应该把教案背熟(背课)。只有对教材“烂熟于心”,讲课时才能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观察学生和考虑教法上。

3.教师与方法的和谐。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教学有法”是指,任何教学都必须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都必须按一定的教学模式或程序来教。所谓“教无定法”是指,即使同一个老师,在讲授不同的教材内容时,也不可能按一个模式用同一种方法来教。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机械照搬。所谓“贵在得法”是指,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灵活地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做到以上三点,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要熟悉教学的规律和教学原则,至少能熟练地运用一种教学模式或方法。(www.xing528.com)

4.学生与教材要和谐。首先,学生要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把新旧知识联结起来,不能出现知识的断层。其次,学生要通过预习,对新教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顺利接受教师的讲解奠定基础。

5.学生与方法要和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方法的关系表现在多方面。首先,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参与的主动性等,这就是所谓学情。其次,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不然只有教师一厢情愿,往往会事与愿违。第三,任何教学方法都是教法与学法的结合。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结构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师怎么做,还要考虑到学生怎么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6.教材与方法要和谐。和谐教学法虽然有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灵活变通,并适当吸收各科教学法的长处,形成许多变式,适用于不同的学科教学。

以上是教学过程母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它们相互之间只有配合恰当,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才会导致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和谐,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另外,还要做到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的和谐。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包括教室环境的布置、教学设备、教学工具等;心理环境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班风、学风等。教学过程只有与教学环境密切配合,相互适应,才能使教学处于和谐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