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一、二年级设四类课程。
第一类:核心类课程
此类课程以分科课程的形式设置,注重学科纵向的知识系统性结构和学科的逻辑性,给学生打下纵向的、扎实的、系统知识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它包括:语言类课程(中文和英文)、数学课程、科学课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信息科学课程。
此类课程中应充分重视教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讲解、指导、点拨的作用,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领会学科知识中蕴含的方法。
第二类:发展类课程
此类课程注重跨学科的、横向的知识结构,注重新内容的及时补充,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以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学习经验的获得为重点,组成多种模式的发展课程。它包括:学科深化类课程、方法技能类课程、主题式跨学科计划类课程、自学研究活动类课程(包括长作业类自学式课程)。
第三类:修身健体类课程(www.xing528.com)
包括德育类、艺术类和体育类课程,注重学生道德修养、艺术修养和身心健康。
在课外活动中体现“三个为主”:以兴趣为主;以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或学生教育中的关键问题为主;以增进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体验为主。它包括:兴趣类的社团活动,社会考察和自然考察,以及校、班、团等活动。
课外活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体现开放性、社会化和个性化,应有要求但无需统一大纲。
2.在高三年级,发展类课程部分应增加不同类别的组合式课程。这种形式课程体现了适应基础分流、个性特长的需要,偏重文科和偏重理科的学生可学习有所侧重的组合式课程,但又避免考什么学什么,导致知识面过窄的做法。偏重文科的学生在文科的知识面上要拓宽,偏重理科的学生在理科的知识面上也要拓宽。而方法类的课程更应是文理二类组合式课程中必须包括的。
我认为,以上课程结构的方式从三个角度都能做到有机结合: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分科课程体现的纵向知识结构和发展课程体现的横向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间接的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直接经验体验式的学习相结合,知识学习与修养熏陶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学习经验;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看,接受式学习方式与探究式学习方式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基础性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性学习能力的获得,因为接受式学习以掌握知识为基本任务,强调认识活动的高效率,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探究式的学习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有了发展的可能,最终推动创造能力的形成。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吸取、改组和运用,而且表现为对新问题的敏感性,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出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是一种较高水平的应变能力。学生只有具备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应变能力,他们一生的生存质量才会是较高的,对社会的贡献才会是较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