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朝控制河西后,汉武帝为保障边郡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西北边郡设烽燧,置亭障,屯戍卒,修武备,构筑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其中位于金塔县境内的肩水塞防御体系,是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防御体系之一。
汉长城是一个工程浩大、组织严密、细致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这个体系是以垣墙为主体,包括城障、关隘、墩台、烽燧和粮禾武库等军事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藏等综合功能,并配置有长期驻军守备的一种具有纵深防御能力的边防体系。这个军事防御工程是以因地制宜、据险置塞为原则而构筑的。
肩水塞属于居延汉塞的一部分,分布在甘肃省金塔县东北60千米的黑河两岸。在这一区域的黑河两岸,分布着两条平行的汉代壕堑,北端相交于肩水金关:河东壕堑大致完整地延伸至鼎新镇西南的沙枣墩水库,长约60千米;河西壕堑断续延伸至航天镇国光村附近,长约45千米;在两塞间,还有一道壕堑。
根据居延汉简的研究成果,肩水塞是居延汉塞七处候官要塞中距张掖郡最近的一处重要塞防,属张掖郡的肩水都尉管辖,沿黑河两岸绵延60千米,是居延地区整体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水塞作为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府的必经之路,北端设肩水金关以通北地,是抵挡匈奴南侵、保障河西走廊畅通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肩水塞辖区内的黑河两岸由于水源充足,土地适于农耕,成为居延地区的一处屯戍重地(另一处为黑河下游三角洲地区),以供戍边军需,故肩水塞以堑壕或塞墙将黑河两岸的屯戍区围于塞内,用以保障屯戍区农业生产的安全。肩水塞不单承担军事防御职能,更重要的是它的屯田职能。肩水塞的防御系统由塞防系统、邮驿系统、军需屯田系统和水源保障系统四部分组成。
塞防系统 主要指承担军事防御功能的设施,进一步细分为防御设施、管理驻防设施和候望设施三部分,构成了左辅右弼、互为掎角的军事防御体系。防御设施主要包括关城(即肩水金关)、壕堑、塞墙及天田,管理驻防设施主要包括东大湾城、地湾城、将军营盘城等,候望设施即烽燧,按其职能,有属于军事候望系统的烽燧,属于邮驿系统的邮亭、都亭,属于屯田系统的农亭,属于治安系统的乡亭、市亭,属于警卫系统的城亭、门亭等。在肩水塞内有烽隧40多座,在烽燧与塞的布局上,由于肩水塞辖区黑河两岸的地形较狭窄,东部塞烽燧均沿戈壁沙梁延伸,烽燧随地形设置,间距在1.5~2.3公里(约合汉里3.6~5.5里);西部塞沿黑河延伸,地形较复杂,烽燧间距在0.75~1.5公里(约合汉里1.8~3.6里)。这些烽燧大都是沿长城线分布的,一般在城墙附近。
邮驿系统 这一系统是将军事防御体系中的邮驿设施单独提取出来,类似于今天的道路交通系统,又可进一步细分为驿置和驿道两类。(www.xing528.com)
军需屯田系统 这一系统是肩水塞有别于一般汉塞的重要内容,农田、用于灌溉的井渠、护渠的亭燧、用于储藏粮食的粮仓遗址以及相关民事管理设施等均可包含在这一系统内。
水源保障系统 即黑河水系,是居延汉塞赖以存在的生命线,黑河的水源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居延汉塞塞防系统、邮驿系统和屯田系统的存亡。
肩水塞西邻黑河和金塔北山,东依合黎山,长城纵贯,一关雄踞,形成“关隘相连,烽火相望”,层层布防、步步设险、能攻易守的完善的长城防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塞墙是最基本的防线,是“物防”,而烽燧则是“人防”的基础,关城是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是军事“焦点”,城障是长城防线的坚强后盾。严密的布局结构使得这个体系牢不可摧,在抵御外来侵略、保卫边疆安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由于肩水塞一带气候干燥,人为破坏较少,遗存有大量遗迹,其中塞墙19段、约33千米,壕堑1段、约2300米,关堡1座、障城4座、烽燧44座。
肩水塞巧妙依托和利用黑河、北山、戈壁的自然环境进行选址和布局,遗址规模巨大,遗存类型丰富,保存状况良好,以汉简为代表的出土文物数量众多,是研究我国汉代河西走廊地区的军事防御制度、屯戍组织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肩水塞的各类城、障、坞、关、烽燧等建筑类型众多,且大多采用夯土、土坯等当地材料筑成,是汉代河西走廊地区防御建筑和生土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建筑史研究价值;肩水塞所处的居延一带,自古以来气候干旱,生态脆弱,汉代及后世的大规模屯戍活动对黑河两岸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致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研究居延塞的历史格局和屯戍活动对研究该地区汉代以来的生态环境变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肩水塞遗址是中国汉代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