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古迹白云观:道教丛林中的中心祖庭

北京古迹白云观:道教丛林中的中心祖庭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位于北京西便门外的白云观久负盛名,被称为“道教全真派第一丛林制宫观”。其后白云观几经荒废,又几经复建、重修,因元代道教真人丘处机被成吉思汗赐居于此,羽化后又被奉祀观中,故而白云观被视为“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不仅是全真道教的第一丛林,也是北方道教的中心。在唐朝道教的极受重视,为白云观的前身天长观的营建带来了契机。如果李唐王朝能够延续,或许道教依旧昌盛,白云观也会逐渐发展壮大。

北京古迹白云观:道教丛林中的中心祖庭

位于北京西便门外的白云观久负盛名,被称为“道教全真派第一丛林制宫观”。一千二百年前,白云观因唐王朝对道教的重视而得以营建,是北京地区第一座有确切历史记载的道教宫观。其后白云观几经荒废,又几经复建、重修,因元代道教真人丘处机成吉思汗赐居于此,羽化后又被奉祀观中,故而白云观被视为“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不仅是全真道教的第一丛林,也是北方道教的中心。千余年中,北京城历经朝代变革的战火兵燹,白云观却一直香火延绵,时至今日依旧旺盛。如今,观中香烟缭绕,关于道教兴衰的往事久久流传,还原出一段段已经渐行渐远的神秘传说。

道教产生于中国本土,以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道陵为教祖,自东汉时期创立以来,一直深深植根于民族沃土之中。道教在唐代因被帝王视为“皇家宗教”而得到极大发展。据文献记载,唐武德三年(620)五月,唐人吉善行在羊角山遇到一位骑坐朱鬛白马的白髯老叟。老叟自称唐天子祖先,他请吉善行转告天子,平定贼乱后,天下一统,可为子子孙孙造就千年基业。这位老叟便是被尊为“太上老君”的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唐朝开国皇帝李渊闻听吉善行的描述,特意在羊角山为老子立庙供奉,同时广为传播李唐王朝统治者为老子后裔。

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虽见于历史典籍,却如神话一般玄幻。事实上,考虑到唐初的时代背景,出现这样的故事便不足为奇了。门阀士族的传统势力在唐初依旧强大,统治者如果不是出自名门,很难得到社会的尊重。正因如此,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为提高门第出身,便开始营造传说,牵强附会说自己是“神仙之苗裔”。作为“老子后代”的唐朝皇帝,信奉并推崇道教就成为理所当然之事。武德八年(625),唐高祖李渊下诏,宣布儒道释三教中道教位列第一,居于儒教、佛教之上,道教的地位空前提高。

在唐朝道教的极受重视,为白云观的前身天长观的营建带来了契机。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唐玄宗李隆基诏令“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于是玄元皇帝庙得以在时称“幽州”的北京创建。唐玄宗时期,唐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这样一位功勋卓越的皇帝,难免重视自我,于开元十七年(729)应百官之请,开唐朝先河,将自己的诞辰日八月初五定为全国性节日,取义“千秋万代”,名为“千秋节”。公元742年,唐玄宗改年号为天宝。天宝七年(748),再取大唐江山“天长地久”之意,将“千秋节”改为“天长节”。这也正是幽州的玄元皇帝庙改称“天长观”的来由。此后,由于皇家对道教的重视,天长观香火繁盛,后经唐宣宗、唐懿宗两个时期的多次修缮,逐渐发展成为唐幽州一带著名的道观。

如果李唐王朝能够延续,或许道教依旧昌盛,白云观也会逐渐发展壮大。然而“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王朝国力日趋衰落,战乱不断。及至天祐四年(907),末代皇帝李柷被逼退位,唐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此后,处在北方幽州的天长观一度被人遗忘,在五代和宋朝的正史中罕见其踪迹。

北京成为金中都以后,由北方重镇一跃成为国家首都,虽荣光显耀,却也成为敌军攻打的重要目标,城中的建筑饱受战火的洗礼。金正隆五年(1160),发生了大规模的契丹人起义。尽管这次起义最终被海陵王镇压,却使当时金朝在北方的统治受到动摇,甚至在中都城内出现了契丹人的侵扰,使天长观在战火中化为灰烬。从金大定七年(1167)至大定十四年(1174),白云观的重建耗时七年。落成之日,“天子暨皇太子,率百执事,欸谒修虔。遂命为道场三日夜以庆成”,并赐名为“十方大天长观”。

十方大天长观规模宏大,殿堂雄伟,画栋雕梁极为壮观。道观中轴线上从前向后排列着虚皇醮坛、玉虚殿、通明殿、延庆殿,延庆殿两侧还各有一座配殿,左为澄神,右为生真。东路系灵音阁、大明殿、五岳殿。西路乃飞玄阁、清辉阁、四渎殿。金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完颜璟又于延庆殿左侧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瑞圣殿,用以奉祀其母的本命之神——丁卯神。此时,十方大天长观内奉祀的尊神由单独的老子发展为三清、玉皇、玄天上帝、虚无上帝和金代特有的长白山兴国灵应王。

然而,天长观在金中都时期似乎难逃命运多舛的魔咒,于金泰和二年(1202)正月不幸毁于火灾,只有老君石像得以幸存。天长观于第二年重修,重修时定名为“太极殿”,后又改名为“太极宫”。

至金朝后期,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国势颓态渐显深重。特别是曾经臣服于金朝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汗国以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帝国版图不断扩张。随着蒙古国势力逐渐强大,成吉思汗开始将征战的矛头对准了走向衰落的金国。金大安三年(1211),成吉思汗亲率大军伐金,开始了长达二十四年的蒙金战争。蒙古人的军队骁勇善战,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所向披靡。金贞祐二年(1214)三月,成吉思汗大军兵临中都城下,虽一时无法攻下,却迫使金国献上岐国公主、金帛和马匹,讲和后退出居庸关

对于金朝的皇帝来讲,强者为王,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令金人心生畏惧,眼看大势已去,只好选择避其锋芒。于是,金宣宗完颜珣在蒙古铁骑退去后不久就决定迁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有金一代,历九帝,前后一百二十年,竟然两次迁都。不过,迁都汴京已与当年海陵王迁都燕京截然不同,金王朝不再是生机勃勃,而是走向落寞与凄凉。失去了首都地位的金中都,面对的不仅是远离王国皇家的无奈,更主要的是将要饱受战火兵燹的摧残。此时的太极宫虽在原地,却鲜见信徒踪影,逐渐荒废。

有时候,历史的轮回总是让人捉摸不定。因为成吉思汗,太极宫在蒙金战争中走向落寞;也是因为成吉思汗,太极宫又得以涅槃重生,获得新生。

金兴定三年(1219)冬,成吉思汗指挥大军西征,途中闻听随行的中原人描述全真道掌教人、道教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道德高深,并对世事多能未卜先知,便派出近臣刘仲禄担任使者专程相邀。事实上,作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的丘处机同样深受金朝及南宋统治者的敬重。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丘处机应金世宗完颜雍之召赴中都,奉旨塑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全真道遇仙派创立者马丹阳像于官庵,主持了庆祝皇帝诞辰的节日“万春节”上的醮事,向金世宗作“持盈守成”的告诫。金明昌元年,金章宗完颜璟以“惑众乱民”为名,下诏禁罢全真道等,丘处机随即在故里山东登州栖霞,将旧宅拓建为滨都宫(赐号“太虚观”)作为传道之所。金泰和三年(1203),丘处机成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此后执掌时间长达二十四年,使全真道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其间,金、蒙、南宋三势鼎立,天下处于战乱纷争之中。对于各方势力的当权者而言,能得到道教名士丘处机的指点,或许可为一统天下指明方向。为此,金兴定三年,南宋及金廷先后派遣使者前来召请,但丘处机均未应命。然而,面对成吉思汗的使者时,丘处机却并未拒绝,说道:“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

第二年正月,丘处机即带上十八位弟子从山东莱州出发,历时三年,行程万余里,于金元光元年(1222)初夏抵达西域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面见了成吉思汗。据《元史·释老志》记载:“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

对于七十四岁高龄道长的劝喻,成吉思汗深为信服,尊丘处机为“神仙”。在他的影响下,成吉思汗曾下令“止杀”。金正大元年(1224),丘处机请准东归,成吉思汗特意赐以虎符、玺书,赐居燕京太极宫,命其掌管天下道教,并诏免道院和道人一切赋税差役。太极宫因为丘处机的到来而迎来了大修的契机,面貌焕然一新,恢复了昔日十方大天长观的气势。居于太极宫的丘处机心存大爱,曾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多达三万余人,还通过入全真教即可免除差役的方式,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自此,全真教盛极一时,成为北方道教最大派别。太极宫则成为北方道教中心,“由是玄风大振,四方翕然,道俗景仰,学徒云集”。丘处机于太极宫开坛讲戒,学徒云集,声誉亦登峰造极。(www.xing528.com)

金正大四年(1227)五月,成吉思汗下旨为太极宫更名,取丘处机道号为观名,是为“长春宫”。两个月后,八十岁高龄的丘处机羽化于长春宫内。元至元六年(1269),元世祖忽必烈诏赠丘处机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至大二年(1309),又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

丘处机羽化后,其遗蜕初厝葆光堂。不久后,其弟子尹志平在长春宫东侧营建一座道院,据《庄子·天地篇》中“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之说,取名“白云观”,作为长春宫藏物之所。第二年春天,丘处机遗蜕迁葬于白云观中,墓上修建享堂,定名为处顺堂。金元时期作家陈时可在《燕京白云观处顺堂会葬记》中,记述了丘处机葬礼时的盛况:“以四月丁未,除地建址,越四日庚戌,云中河东道侣数百辈裹粮来助,凡四月成其堂,制度雄丽,榜之日处顺。既祥,奉仙骨以葬……大备其礼,四方来会之道俗逾万人。”

丘处机曾多年隐居陇州龙门山修道,因此人们称其开创的道派为龙门派。丘处机遗蜕葬于白云观中,此观自然被认为“全真龙门派祖庭”。玄门流裔,尤其是龙门派道士们经常前来朝拜,使白云观在道教官观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逐渐成为诸山道士们所公认的“全真道教第一丛林”和北方道教的中心。数百年来香火不断,住观道士常常多达数百人,称得上是“玄风流衍,代有名人”。

可以说,无论是长春宫还是白云观,都在元朝呈现了道教的鼎盛。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作为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在用强悍的武力夺取天下之后,他们一直努力治理这个国家。然而,元朝统治者依旧无法阻挡王朝更迭的进程,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朝大将徐达攻陷大都城,此时的长春宫已在连年战乱中日渐衰落。

明初,朱棣想重建长春宫,然而,当时长春宫毁坏十分严重,已难以勘明旧址,因此只好对近在咫尺的白云观进行了修葺扩建。此后,白云观又几经修缮与增建。明宣德三年(1428),太监刘顺出资创建三清殿。明正统八年,明英宗朱祁镇正式赐“白云观”匾额,上书“敕建白云观”。为防火灾,此匾为生铁铸造,留存至今。至明万历四年(1576),白云观先后增建了玉皇殿、方丈道舍、厨库钵堂、四帅殿、延庆殿、钟鼓二楼、山门和长生、施斋两堂等。

丘祖殿

可以说,明代的白云观虽几经修缮、增建,但与昔日的辉煌相比,仍显得平淡沉寂。进入清代,由于清朝的满洲贵族兴起于关外,入关之前已信奉藏传佛教,因此,他们对道教缺乏信仰与了解,只是在入关以后出于对儒学治国的重视以及笼络汉人的需要,才对道教予以保护,但远不及明朝那样尊崇。不过,道教全真龙门派却在清初出现了中兴景象。

清军入关以后,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此种形势之下,全真教龙门律宗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从隐居的嵩山北上京师,以振兴道教、恢复祖风自任,传戒弘教,挂单于北京白云观,被道众推举为方丈。清顺治十三年(1656),顺治皇帝钦命王常月“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可以说,全真教在为当政者稳定时局的同时,也获得了极大发展。

清康熙元年(1662),在方丈王常月的主持下,白云观得到大规模修整、扩建。《白云观志稿》中有着详细的记载:“王常月方丈以观宇颓败,请帑重建。就明内官刘顺所建三清大殿重葺为二层阁楼,上层奉三清,下层奉玉皇,阁左右增二楼,东曰藏经阁,西曰朝天楼,接以东西客堂并东厨西库……三清阁之前处顺堂,兹加修缮,额曰贞寂堂。再前七贞翕光之堂,以奉七贞,盖移李得晟所增塑仙像六躯于此,中座丘祖之像所固有者也。再前为玉历长春之殿,旁建配殿,西曰儒仙,以奉讷庵张本,东曰丰真,以奉张三丰。更前置四帅殿,今之灵官殿也。其前为石梁,即甘河桥,溯重阳甘河迂仙,全真所以开道也。”这一次规模宏大的修建奠定了今日白云观的规模。

乾隆二十一年,白云观再次进行修缮。此后,乾隆皇帝两次亲临白云观观礼。据《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九十四记载:“白云观,本朝乾隆二十一年,奉敕重修,殿内恭悬圣祖御书额曰:驻景长生。七真殿恭悬圣祖御书额曰:琅简真庭。皇上御书额曰:葆素含元。玉皇阁恭悬圣祖御书额曰:紫虚真气。皇上御书额曰:得一以清。……丘真人殿木钵一,乃刳木瘿为之,上广下狭,可容五斗,内涂以金,恭刻皇上御制诗其中,石座承之,绕以朱栏。殿柱恭悬皇上御书联云: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白云观中的主要道教活动是传戒。传戒仪式既复杂又隆重,耗时久长,早期达一百天,后来减少到五十三天,而传戒人数有时多达六七百人。仅仅从清初至民国初期这近三百年间,受戒的道士就达万名以上。白云观最后一次传戒是在1927年,受戒人数为三百四十九名。清晚期至民国时期,国家动荡,政局混乱,政府无暇自顾,更无力修复和保护各处古建筑遗址,白云观遂走向衰败。

新中国成立以后,白云观获得新生。国家先后于1956年、1981年、2000年出资修葺了白云观,极大地保护了清朝时期道观建筑的风貌,重现道教第一丛林的非凡气象,香火日益兴盛。现在的白云观不仅是道士们的修行之所,也是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及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及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机构的所在地。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之一,也作为北京现存历史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道观之一,白云观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蕴藏着千余年来道教的兴衰与衍化,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朝拜者与参观者,续写着往日的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