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模、几何模型制作和接触单元模拟

建模、几何模型制作和接触单元模拟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平面几何模型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Rectangle>By Dimensions,生成模型各部分几何体。图16-19 几何面模型图16-20 有限元面模型拉伸成体先将桩平面拉伸成体。生成两侧面模型如图16-23所示。拉伸成体并划分尺寸后如图16-24所示。图16-23 桩后土体侧面图16-24 1/4模型生成1/2模型通过镜像命令,可以很方便地生成1/2模型。图16-25 1/2有限元模型生成接触单元土体与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用接触单元来模拟。

建模、几何模型制作和接触单元模拟

(1)建立平面几何模型

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Rectangle>By Dimensions,生成模型各部分几何体。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X1,X2=0,1;Y1,Y2=0,8。单击OK按钮生成桩的平面几何模型。同样的方式,输入X1,X2=1,5;Y1,Y2=0,6,生成桩侧土体。输入X1,X2=0,5;Y1,Y2=0,-16,生成桩下土体。

相应命令为RECTING,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978-7-111-47915-4-Part03-278.jpg

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Glue>Areas,拾取a2,a3两个土体部分,将其粘合。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Numbering Ctrls>Compress Numbers对重叠元素压缩编号。生成模型如图16-19所示。

相关命令流如下:

978-7-111-47915-4-Part03-279.jpg

注意:此处不可将a1粘合,否则无法进行接触面的接触单元设置。

(2)划分平面

设置桩所在平面划分尺寸。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Size Cntrls>ManualSize>Lines>Picked Lines拾取桩上直线L1,L3,单击OK按钮,NDIV设为2。同样的方式拾取L2,L4,划分NDIV=2。

命令流如下:

978-7-111-47915-4-Part03-280.jpg

设置土体平面划分尺寸。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Size Cntrls>ManualSize>Lines>Picked Lines拾取直线L5~L12,设置划分尺寸Size=1。

978-7-111-47915-4-Part03-281.jpg

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Areas>Mapped>3 or 4 sided,拾取各平面,单击OK按钮完成网格划分。

划分面网格的命令如下:

AMESH,1

生成初步模型如图16-20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3-282.jpg

图16-19 几何面模型

978-7-111-47915-4-Part03-283.jpg

图16-20 有限元面模型

(3)拉伸成体

先将桩平面拉伸成体。执行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Extrude>Elem Ext Opts,设置拉伸后目标单元为2 SOLID65,材料编号选为1,单元尺寸设为2,并勾选ACLEAR项,设置如图16-21所示。

单击OK按钮完成设置。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Extrude>Areas>By XYZ Offset,选择桩平面,单击OK按钮,弹出对话框,在DX,DY,DZ中输入0,0,-1,单击OK按钮完成拉伸。

拉伸土体平面a2,a3。同样的路径,设置目标单元为2 SOLID65,材料编号选为2,单元尺寸设为2,并勾选ACLEAR选项,单击OK按钮完成拉伸。

相应的命令流如下:

978-7-111-47915-4-Part03-284.jpg

拉伸后的模型如图16-22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3-285.jpg

图16-21 拉伸单元设置

978-7-111-47915-4-Part03-286.jpg

图16-22 拉伸后的模型

(4)生成桩后土体

桩后土体模型直接生成与之前模型向适应的长方体即可,生成步骤及材料参数同桩侧土体,此处不再赘述。生成两侧面模型如图16-23所示。

相应命令流如下。

978-7-111-47915-4-Part03-287.jpg

978-7-111-47915-4-Part03-288.jpg(www.xing528.com)

拉伸成体并划分尺寸后如图16-24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3-289.jpg

图16-23 桩后土体侧面

978-7-111-47915-4-Part03-290.jpg

图16-24 1/4模型

(5)生成1/2模型

通过镜像命令,可以很方便地生成1/2模型。执行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Reflect>Volumes,在拾取对话框中单击pick all按钮,拾取所有实体。弹出Reflect Volumes对话框,勾选Y-Z Plane X选项,即以YZ平面为对称面,进行镜像生成。其余选项按默认处理。

镜像生成模型命令流:

978-7-111-47915-4-Part03-291.jpg

(6)对模型进行整理

模型生成后,针对所有土体部分进行重复单元的合并及编号的压缩整理。注意此时不可将桩体带入,否则无法进行接触单元的设置。

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Numbering Ctrls>Merge Items,选择除桩以外的所有对象,进行重复单元的合并。同样,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Numbering Ctrls>Compress Numbers对土体部分进行编号压缩。

命令流如下:

978-7-111-47915-4-Part03-292.jpg

最后的模型如图16-25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3-293.jpg

图16-25 1/2有限元模型

(7)生成接触单元

土体与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用接触单元来模拟。本例接触面上的刚体目标面为TARGE170,接触面为CONTA173单元,设置方法如下。

定义接触单元。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添加3号单元,依次选取CONTACT,3D TARGE170,添加4号单元为CONTACT 4nd surf 173。退回Element Types对话框,选择COTA173单元,单击Options按钮进行编辑,设置K9为include,K12为No separation。单击OK按钮完成设置,并退出单元类型对话框。

相应命令流如下:

978-7-111-47915-4-Part03-294.jpg

为接触单元定义实常数r10,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s>Add/Edit/Delete,其各项值默认即可。定义摩擦系数,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弹出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对话框,选择右侧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Structural>Friction Cohesion,输入MU=0.2。

命令流如下:

978-7-111-47915-4-Part03-295.jpg

为接触面目标单元定义属性。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Elements>Elem Attributes,将单元属性定义为TYPE3。

生成接触面目标单元。通过路径Utility Menu>Select>Entities,选择拾取目标为面。选取桩体与地基接触的6个面:a4,a5,a6,a31,a32,a33。再将拾取目标选为节点,拾取方式选择Attached to,areas。这样就将6个面上的节点选中了。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Elements>Surf/Contact>Node to Surf,单击pick all按钮通过已选取的节点生成目标单元。如图16-26所示。

生成接触面目标单元的命令流如下:

978-7-111-47915-4-Part03-296.jpg

978-7-111-47915-4-Part03-297.jpg

生成接触面接触单元。选取与桩接触的土体上的6个面a5,a13,a22,a41,a46,a50,方法同上。通过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Elements>Elem Attributes,将单元属性定义为TYPE4。拾取其上所有节点,依附于节点生成单元,方法同上,生成接触单元,如图16-27所示。

生成接触面接触单元的命令流如下:

978-7-111-47915-4-Part03-298.jpg

建模完成。

978-7-111-47915-4-Part03-299.jpg

图16-26 目标单元

978-7-111-47915-4-Part03-300.jpg

图16-27 接触单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