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时期中国的阴阳理论对西方自然哲学的反驳

明清时期中国的阴阳理论对西方自然哲学的反驳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他或许没有预料到,后来的中国士人正是用阴阳理论反驳三际说的不确。[12]此处即以三际说明云的形成。高一志的《空际格致》是当时最为详尽介绍西方气象学的著作,主要译自科英布拉学院《气象学注疏》,非常详细地讨论四元素说以及空中的各种大气现象。接着论述了三际说:气厚分有上、中、下三域。

明清时期中国的阴阳理论对西方自然哲学的反驳

利玛窦1602年刊刻的《坤舆万国全图》“九重天图”中,明确图示气的“三域”(图5-1),这是现存中文资料中,最早记载三域说之处。后来《乾坤体义》编纂成书,承袭其说,并专绘“四行本处及气三域图”,进一步说明气行三域:

夫气处所又有上中下三域。上之因迩火,则常太热;下之因迩水土,而水土恒为太阳所射以光辉,有所发煖,则气并煖;中之上下遐离热者,则常太寒冷,以生霜雪之类也。其三般气又广窄弗等,若南北二极之下,因违远太阳者,阴气盛,则上下热暖处窄而中寒冷处广;若赤道之下,因近太阳者,阴气微,则反然,二热煖处广而寒冷处窄。[9]

利玛窦明确指出气元素所在自上而下分为三层:上面因靠近火,是属于热的区域;下面接近水土,而水土常为太阳所照射,故为暖;中间远离热暖,因此寒冷,是霜雪生成的地方。三个部分广窄不等,南北两极远离太阳照射,阴气盛,因此上下热暖部分窄而中间冷际宽,赤道部分则反之。

《乾坤体义》译自利玛窦老师克拉维乌斯的《〈天球论〉注解》[10],关于三际说亦不例外。克拉维乌斯在其中首先指出气层被哲学家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tres regiones),接着论述了三际形成的原因,指出在能见到彗星的上层气域,因第一推动所造成的天球持续运动,以及靠近火和持续的阳光照射,所以是热的;下层因阳光的持续照射所以是温暖的;中间的部分因远离火且阳光不能到达而是寒冷的。《〈天球论〉注解》中还解释了三际的厚薄分布在南北极和赤道之不同(图5-2)。[11]

图5-1 三域图(《乾坤体义》,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图5-2 三域图(《〈天球论〉注解》,1585)

可见在利玛窦的翻译中,气层上部为热之原因,并未提及天球运动和阳光照射两个因素,这种简化处理当是为了使中国读者更易理解。另外,在克拉维乌斯的著作中,未见到利玛窦所使用的“阴”“阳”等字眼,利玛窦采用中国传统的阴阳理论作辅助解释显然是要照顾中国读者的接受。但他或许没有预料到,后来的中国士人正是用阴阳理论反驳三际说的不确。

熊三拔的《泰西水法》为水法专书,详细论述了取水器械、水库、地下水、水性和各种天气现象,对天气现象的论说在卷5,其中对三际说亦有介绍,且将利玛窦所采用的“三域”改作“三际”:“气行三际(略见四元行论),中际甚冷。气升离地,渐近冷际,因于水土本情是冷是湿,结而成云。”[12]此处即以三际说明云的形成。此外,还解释了湿的云升至冷际形成雨以及雪花为何是六角形等气象问题。(www.xing528.com)

傅汎际译义、李之藻达辞的《寰有诠》是明末一部重要的自然哲学著作。其中对三际说亦有介绍,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此书最先对气域的范围作了界定,以彗孛的能见确定其上限为260余里:

论气行,循天文学,其厚二百六十余里。盖土气升至最高以显彗孛之象,彗孛所见即气限也。若使气域更高,则此从土上升之干气当必更腾而高,而孛彗所见亦当更高于今所测者。今测孛彗之所仅高二百六十余里,则当定以此数为气域限。[13]

亚里士多德传统认为,彗星和流星属月下世界的大气现象,源自上层大气中可燃物的燃烧。因测其高度不超过260里,故为气层之上限。

高一志的《空际格致》是当时最为详尽介绍西方气象学的著作,主要译自科英布拉学院《气象学注疏》,非常详细地讨论四元素说以及空中的各种大气现象。[14]在卷上的“气之厚域形动”中,高一志亦以彗孛的能见而指出气域的厚度为250里,“气之厚按诸名学之论,约有二百五十里”。接着论述了三际说:

气厚分有上、中、下三域。上域近火,近火常热。下域近水土,水土常为太阳所射,足以发煖,故气亦煖。中域上远于天,下远于地,则寒。各域之界,由何而分?以绝高山为界,上为上域,风雨所不至,气甚清,人物难居。下为中域,雨雪所结,自此以下为下域矣。第其寒煖之分处,又有厚薄不等,若南北二极之下,因远太阳,则上下煖处薄,中寒处厚;若赤道之下,因近太阳,则上下煖处厚,中寒处薄,以是知气域之不齐也。[15]

这些论说与利玛窦等人观点基本无异,且采用利玛窦“域”的译法,惟指出上域(热际)与中域(冷际)以绝高山为界,为前人所未提及。高一志进一步分析三域,详于前人,“上域太热者,以其切近火轮,上恒接火星之陨,下恒接干气之升,又被运于宗动,能增其热也。”下域不如上域燥热,“一因土中发出之热气,一因日晕从土反退之力,一因山洞内常有火炎冲上。”中域反为甚冷,“一则上远于天、下远于地,一则所接土水出生之气,既远本所,易失所借之热,而反本情之冷,乃生云雨等所属阴物也。又内生之冷,被上下热情所攻,更加其冷。一因不见其运动于上天,即无生热之端。”

入清,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亦在其《坤舆图说》综合前人论述,介绍三际说,内容与《空际格致》基本无异。[16]此外,南怀仁在《坤舆格致略说》《验气图说》《灵台仪象志》等书中亦谈及三际说。

大体来说,他们均以太阳照射下地表产生的气在三域中的变化,来解释各种天气现象。潮湿表面产生的湿气上升,若上升不高,则化为霜露;湿热者升至冷际,则会产生云、雨、雪、雹。地表产生的烟气上升到冷际,为湿冷的云所围迫,便产生霹雳、雷、电;如果上升无阻,在接近火际时,轻微的烟气被点燃成为流星,厚重者则成为彗星。[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