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之际的西方自然哲学对中国观念的传播

明清之际的西方自然哲学对中国观念的传播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元素说是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重要理论。[3]亚里士多德对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极为赞赏,并借鉴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说,完善了四元素说,成为其系统的宇宙论和自然观的一部分。后者则将占星术知识与亚里士多德哲学整合在一起,承认天体是地界运动和现象的原因;四元素通过行星的影响而获得形式,从而产生日常经验物体,行星位的变化则带来永无休止的自然现象。

明清之际的西方自然哲学对中国观念的传播

四元素说是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重要理论。关于宇宙的构成元素,在早期的希腊思想中,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5—前545年)主张“水为万物第一本原”[1],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约卒于公元前500年)偏向气,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约公元前570—前470年)偏向土,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卒于公元前460年)偏向火,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0—前430年)则综合各家之说,提出“四根”(roots)理论,主张水、气、土、火作为“四根”处于平等地位,这四种实体以各种不同的比例相互混合便形成世界万物。“四根”的相互作用源于爱(Love)和争(Strife),实体间通过爱而结合,争则使它们分开。[2]

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7年)便借鉴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发展出四体液说,指出人的生长与健康主要由四种体液决定:血液、黄胆汁、黏液、黑胆汁。黄胆汁如火热而燥,血液如气热而湿,黏液如水冷而湿,黑胆汁如土寒而燥。此外,黄胆汁表现为黄色,血液红色,黏液白色,黑胆汁黑色。因此,人的肤色、气质、健康均由体液的组合决定。但医生可通过相应的方法预防或治疗体液失衡,如放血、泻吐、节食、药物等。[3]

亚里士多德对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极为赞赏,并借鉴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说,完善了四元素说,成为其系统的宇宙论自然观的一部分。亚氏认为月球以上层层镶嵌的天球,由永不衰败的第五元素(以太)构成;月下世界则由四元素组成:火、气、水、土,最重的土聚于最下为地球,以上依次为水圈、气圈、火圈层层相叠,反映了四元素的轻重属性和自然位置。四元素有四种属性:热、冷、干、湿,火的性质为热和干,气的性质为热和湿,水的性质为冷和湿,土的性质为冷和干。与第五元素不一样,因冷、热、干、湿四种属性的消长,四种元素之间便会发生相互转化;四元素还可相互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如金石、动植物乃至人,这些便产生了月下区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www.xing528.com)

如同中国传统五行说与身体、天象、政治相关联,西方四元素说亦渗透到医学、星占学等领域。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说经罗马帝国时代的“医皇”盖伦继承并发扬光大,主宰西方医学1500年之久。12世纪,由于希腊和阿拉伯文占星术著作的发现,使占星术在欧洲兴盛起来。虽然占星术蕴含的决定论遭到教会的激烈反对,但关于恒星和行星与地面的关联及对人的影响却不断深入人心,尤其是占星术被亚里士多德化后。翻译于12世纪30年代的托勒密《占星四书》、阿布马沙尔(Albumasar)的《占星学导论》影响很大。前者指出行星对地面的具体影响,从而与四元素关联起来:太阳造成热和干,月球带来冷和湿,土星造成冷和干,木星则是热和湿。后者则将占星术知识与亚里士多德哲学整合在一起,承认天体是地界运动和现象的原因;四元素通过行星的影响而获得形式,从而产生日常经验物体,行星位的变化则带来永无休止的自然现象。[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