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汎际之后,对西方自然哲学有系统介绍的当属高一志。与傅氏《寰有诠》重点论述月上世界不一样,高一志所编译的《空际格致》和《斐录答汇》两书则完全着眼于月下世界的各种自然现象。此外,高一志还编有《寰宇始末》一书,主要参考了傅汎际的《寰有诠》和利玛窦的《天主实义》,实为一部自然神学的著作,乃是在天主教义的框架下解释天地的形成及其原因。[30]
高一志,初名王丰肃,又名王一元,字泰稳,南京教案后改名高一志,字则圣。1568或1569年出生于都灵特洛法雷洛一个贵族家庭,1584年入耶稣会的米兰布雷拉学院,1594年左右获该学院神学博士学位。1603年从里斯本出发经印度前往中国传教,1604年抵达澳门。1605年入南京传教,1609年任南京会院院长。1616年发生南京教案,他被遣至广州,后至澳门,在圣保禄学院教书。1624年,改名高一志,前往山西绛州传教,成为山西的开教者,对山西乃至中国的传教事业有重要影响。1640年逝世于绛州。[31]
高一志一生著述宏富,题材广泛,涉及神学、伦理学、教育学、修辞学、政治学和自然哲学,编译撰写了至少二十种西学汉籍。其中最多的为神学著作:《推验正道论》(署名王一元)、《性灵说》、《谘周偶编》各一卷(以上三种1610年左右)、《教要解略》二卷(署名王丰肃,1615)、《天主圣教圣人行实》七卷、《圣母行实》三卷(1631)、《天主圣教四末论》四卷(1636)、《神鬼正纪》四卷;伦理学著作有《则圣十篇》一卷、《十慰》一卷、《励学古言》一卷(1632)、《达道纪言》一卷、《修身西学》十卷、《齐家西学》五卷;自然哲学著作则有《空际格致》二卷、《斐录答汇》二卷、《寰宇始末》二卷;政治学著作《治平西学》;教育著作《童幼教育》二卷(1632);并有修辞学著作《譬学》二卷。[32]纵观高一志的一生,不仅传教事业风生水起,在引进西学方面亦著作等身,贡献几可与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比肩,堪称在华传教的几大柱石。
《空际格致》大致刊刻于1633年前后,题“极西耶稣会士高一志撰,古绛后学韩云[33]订,南绛后学陈所性[34]阅”。中国国家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和梵蒂冈图书馆藏有明刻本。另有四种抄本,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台湾“国家图书馆”。最为常见的是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的铅印本(与龙华民《地震解》合订)。[35]此外,《空际格致》亦被全录于王宏翰(1648—?)《医学原始》第二卷。《空际格致》自明末刊刻至晚清有较大的影响[36],但《四库全书总目》对该书多有贬抑:“西法以火、气、水、土为四大元行,而以中国五行兼用金木为非。一志因作此书,以畅其说。然其窥测天文,不能废五星也。天地自然之气,而欲以强词夺之,乌可得乎?适成其妄而已矣。”[37]
《空际格致》的主旨是在四元素说的基础之上解说各种天气现象,全书分上下两卷。卷上主要介绍四元素说及四元素所构成的圈层,分为四元行总论(书中作“公论”)和分论(书中作“私论”)两个部分。总论包括:元行性论、行之名义、行之数、金木为元行否、行之序、行之形、行之厚、行之情、行之动、行之纯等10节。分论阐述土元素所形成的地球的形状、性质,水元素构成的海洋,气元素所构成的大气圈层及三际说,火元素构成的火圈,同时以四元素说反驳中国的五行论。该卷内容部分译自科英布拉学院《论天注疏》,并参考了《乾坤体义》《寰有诠》等书中关于四元素的论说。[38]以下对《空际格致》上卷内容略作叙述。
高一志首先在引言中开宗明义指出空际变化繁杂,其根本在于火、气、水、土四元行的组合与分离。接着“元行性论”一节指出以下主要探讨行之名义、次序、运动,后分述各行。
行之名义:行即纯体,一性之体,无他行之杂。纯者为火、气、水、土;杂者从低到高级分为五类:雨露雷电、金石、草木五谷、禽兽、人,均为四行所构成。
行之数:从五个方面证明元行为四种:火、气、水、土。(一)元情有四:冷、热、干、湿,热与干相合成火,湿与热相合成气,冷与湿相合成水,干与冷相合成土,因此元行亦为四种。其中并指出冷、热属阳,干、湿属阴,此乃以中国阴阳论附会,显然是为了博得中国人的理解。(二)轻重有别亦可表明从上至下分布四元行:甚轻者为火,次轻者为气,次重者为水,甚重者为火。(三)纯动有三种:一为以地为中心的圆周运动,即诸天之本动,不在四行范围之内。另外两种方为四元素的自然运动,从地心至上为轻行(又可分为甚轻之火、次轻之气)之本动,从上至地心为重行(又可分为甚重之土、次重之水)之本动。月下世界纯动为四种,故元行惟四。(四)杂体散坏所余均为火、气、水、土,人体含有四液,均可表明万物由四行构成。(五)天体恒旋转,故必有不动之体作为其中心,此即地球;因土甚重甚低,故必有一物与之相对,此即火;火土之间不能敌对太过,故又须有气、水二行居其间调和。因以上五点,元行不多不少正好为四。
问金木为元行否:因五行中之金、木为四元素所无,本节全部引述利玛窦之论,阐述金、木非元行,强调杂则不能为元行。
行之序:强调四元素各有本所(自然位置),“不杂不乱,得所则安,不得则强。强力已尽,自复本所。”从轻重(重爱低、轻爱高)、和情(元情相合则近,相背则远)、日常经验三个方面证明自下而上为依次为土、水、气、火。所言与利玛窦多同。
行之形:四元行与天一样亦皆圆形,即火、气、水、土各所形成的圈层均为圆形,否则会产生虚空(即与亚里士多德“自然厌恶真空”相悖)。并指出“圆形存物,方形易散而毁”,因此人物肢体、草木果实,无不皆圆。此形而上的解释多据《寰有诠》卷六之“论四行皆圜”。
行之厚:明确指出土厚28636里36丈,即地球之直径;气与土合为一球,深浅不一,但最深处不过十余里;气分温、冷、热三域,共厚250余里;火厚467953里82丈。四行的分界极为清楚。
行之情:设疑作答,分析世所见元行及杂体运动,反复论证,最后指出元行在纯情的状态并未有其他强力的情况下,总是居其所,得其序,而有杂情掺入或有其他强力所致,则会离开其本所。
行之动:纯体有两种:天和四行,故纯动亦有两种:天之旋动和四行之直动(上下之动)。杂动则如禽兽及人之任动,或直或旋。四行不在本所,便有回其本所之运动趋势。还说明“强之者,离所强愈远,其动必渐衰,以至于无。”如宗动天之动很强,可观察到居于火域的彗孛,旋转很快,但却波及不到气水土之区域。此外,“气强缠地下,必爆为地震,在水下必发为波涛。”
行之纯:纯杂分两种:性体之纯杂,情势之纯杂。四元行少有性体之杂,但常有情势之杂,因相攻相斗之际,常有情势相破相损,如土气相斗,土常为气之暖湿所攻破,但其本性全存,仅杂有异情而已。因此,所谓纯体纯情之行,仅有近天之火,及近地心之土,其余之处,多有情势之混杂。
接下为各行之分论。
地之广大:此段先论地广约九万里,以径一围三之法,得地径28636里36丈,经度一度长250里。余下以来华航海所见为证,论述地表分五大洲,各地均有人居住;并解释人为重物,故均趋地心而立,世界之人乃对足而立。
地较天之大:古人云,从天观地仅为一点。但不能一概而论。以天学家之观测,地较第八重以上之天,乃为一点,以第七镇星天和第六岁星天相较,犹然为点,但自日轮天以下即能观察地之形状,至月球已见三倍大于月轮。并给出相应论证。
地凝注之所:地在天之中心。可从三个方面证明:若地不在正中,虽正对日月亦无月食;土性甚重,土必趋于甚低之位,而各方同性,故地必在正中;从不同方向引重物,任垂至地中心,必相会于一点,若地非居正中,必不能如此。
地体之圆:中西关于地之形状有多论述,有如案、鼓、石柱、盆、馒头,又有谓地下有深根者,皆非。从六个方面证明地实为圆体,并借利玛窦之言指出“古曰地方,论其德不论其形。”
地性之静:古拟地浮于水中如舟,或有地动天旋之说;中士亦有“地有四游升降”,然以上诸说皆谬,地实静于天中。地既动,由何驱使?又以向上射箭落归原处加以说明。
山岳:造物之初,地水皆圆,水覆地。为使人物居住,遂开取渊坎,露出地面,形成山岳陵阜。造成后又因地震、风雨等而多有变迁。中国古代典籍即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之记载。造物主之原旨,以寰宇之美备生民之需。
地水大小之较:因地比水极厚,地比水大无疑,但地面与海面哪个更宽阔尚未探明,亦无理可据。
地水高卑之较:地与水合为一球,但地面高于水(海)面。
水体之圆:水、气、火非无定形,实圆。水之圆证以五端:物性多爱圆;若水为平或方,则必有与地心远近之别,有违本性;航海者不能处处同见日出;航海远见山顶,次见山腰,后见山足;月食时,地影为圆,故水亦圆。所论与证明地圆基本相同。
气行有无:古以气无色,即怀疑气的存在。气行之有,可证之六端:“空虚是大忌”(即自然厌恶真空);若没有气禽鸟不能飞行;人急行时有阻力;空中挥鞭、发射炮弹有声响;两门相对,一门开另一门动;寂静屋内隙影处见灰尘上下(所谓野马),均为气使然。气对人有无穷妙用。
气之厚域形动:气厚约250里,绕地为圆形分为上、中、下三域,因情势混杂造成气之运动,便产生各种天气现象。人物之智愚、美恶、妍媸、强弱等情,皆与各所吸之气有关。(www.xing528.com)
火行有无:古者以为气上无火,而以地下火为元行,然依性理,四元行中火最尊最贵最精细,位于三行之上。万物之生育,以热为主。火燃炎上,可证火之本性朝上。
元火厚圆等情:火厚467953里82丈,下界为气(彗孛所见之处),上与月轮天相切。火之广大,是为了平衡冷湿,为人物长育所需。
图2-2 《科英布拉学院〈天象学〉注疏》(1593)书影(北堂藏书,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下火:即日常所见之火,与人的生活十分重要。火灭之故有三:被敌情(土、水、气之冷湿)所攻、缺乏燃料、或为大火所逼。火非如气之于禽鸟,水之于鱼鳖,土之于走兽,实火情甚清甚强,不容他情之杂,而其怀保之功,非其他元行可比。
《空际格致》卷下则详细阐述火、气、水、土四种元素所形成的种种天气现象,主要译自《科英布拉学院〈天象学〉注疏》(图2-2),分为火属物象、气属物象、水属物象、土属物象四个部分。火属物象皆是干气遇火燃而成,重要者14种:火熛、火锋、狂火、跃羊火、垂线火、拈顶火、双火、单火、流星、陨星、飞龙、雷、电、彗孛;气属物象多因异色而显,计有:虹霓、云窟、围光、坠条、多日之象、风等;水属物象则有云、雨、雾、雪、雹、冰、露、霜、蜜、海、江河、温泉;土属物象实为水、土二元素所形成,仅列地震和地内火(表2-2)。
表2-2 《空际格致》下卷篇目内容及来源[39]
②Commentarii Collegii Conimbricensis Societatis Jesu in libros Meteororum Aristotelis Stagyritae,1608.下同。此处选取1608年版作为对照,但翻译的实际底本并不确定。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亚里士多德《天象论》分为4卷,每卷之下又细分为多章,但卷、章均无标题。科英布拉学院《〈天象学〉注疏》重新划分为13卷,每卷下亦有多章,而且卷、章均列有标题,与《空际格致》基本能对应。不同于其他科英布拉学院注疏,《天象学》的注疏没有采用疏、解、驳、正等结构,而只是对相应的原文进行解释,极为特别。
与水晶球宇宙中各重天明确的离地距离相似,高一志在《空际格致》中也指出四元素各圈层之间的明确界限:火圈厚467953里82丈,气圈厚250里,水-土圈厚(水土合为一体,厚度即地球半径)28636里36丈[40],反映了月下世界清晰的结构。火元素不仅最高最贵,所占空间也最大。与利玛窦所言月轮天距地距离482522里相较,亦大体符合。
《空际格致》中比较有趣的是关于四元素所属物象的描述。所谓“物象”为四种元素元质未变而属性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现象,或属火,或属气,或属水,或属土。在亚里士多德的《天象论》和科英布拉学院的《天象论注疏》中,仅只是大致按火、气、水、土的顺序论述各种天气现象。但在《空际格致》中则被明确归纳为火属物象、气属物象、水属物象和土属物象,客观上易于中国人的理解。
土属物象、水属物象均较为具体,在日常生活中均确有所指,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现象也基本对应,如风云雷电、冰雪霜雹、江河湖海、温泉地震等。而气属物象、火属物象则较为难以捉摸,前者多为因光照引起的虚幻之色,火元素则更为“神圣”或“缥缈”,其所属物象亦最为多样和奇异。
亚里士多德在其《天象学》中论述的火属物象主要包括闪射星、燃烧的火焰、彗星和所谓的银河[41],关于燃烧的火焰则列出“火炬”“山羊”“裂口”“沟渠”等名称。[42]科英布拉学院《天象学注疏》的第二卷为论火的天象(Demeteoris Ignitis),即火属物象,除流星、陨星、雷电、彗孛之外,共举出9种具体的燃烧的火焰[43],这在《空际格致》中基本都有反映。然而,其中不少景象和名称在中国均没有对应,高一志及其合作者依照注疏原文冠以新的名称,如跃羊火(caprae saltantes)、垂线火(ignis perpendicularis,pyramidalis columnae)、拈顶火(ignis lambens)、飞龙(draco volans)等,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内容,但其形象对中国人而言则比较陌生。
《空际格致》中关于火属物象的论述全部被熊明遇改写到其《格致草》“气行变化演说”一节中。熊氏指出“火之变甚多,或为彪焰,或为跳扬,或为鎗,或为游星,或为落星,或为坠火,或为愚火,或为餂火,或为飞龙,或为阴阳,或为霹雳,为电,为彗,其形色、动静、方圆、长短、高下、大小不等。”从“气行变化演说”的标题及文中内容,可见到熊氏虽然糅合了中国传统的一些观念,但核心思想已向西方的气象学理论靠拢,基本采取四元素和三际说来解释各种天气现象。[44]但其中的很多名称已与《空际格致》不同,亦多为传统文献中所无,乃为熊氏新造。揭暄在《璇玑遗述》“水火各征”一节中亦对西方各种水、火现象作了详细的论述,所谓“水火各征”指的其实就是《空际格致》中水火的各种物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