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磁性教育探索研究-听课规范及操作计划

磁性教育探索研究-听课规范及操作计划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听课是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学业务指导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工作职责之一,因此,听课应该有制度、有规范、有计划,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及具体的操作计划。

磁性教育探索研究-听课规范及操作计划

1.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

无论是听何种类型的课,在听课前都应确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听课者也必须明确这些目的和要求,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有效、真实的听课信息,就达不到听课的目的。

听课是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学业务指导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工作职责之一,因此,听课应该有制度、有规范、有计划,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及具体的操作计划。上级教育教学部门安排的听课,是常规性检查还是调研性检查?怎样检查等?都应该有明确的要求。

教研室、教科室和学校的听课活动更应该制度化,每一学期听多少课、听什么样的课、达到什么要求等,可以将计划、目的、要求等传达到每一个教师,使他们将其作为工作的一部分,自觉地去听课和接受听课,而且要对听课作为常规工作进行检查落实。

下面是某学校对学校领导听课工作的部分安排设想。

本学期主要听下列教师的课(同一位教师至少应被听两节课以上)。

一是听新教师的课,了解这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他们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提出个别的整改意见。

二是听教新课程教师的课,了解他们是否适应新课程,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方法等是否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有什么要求,学校的课程资源是否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并及时向校长办公会汇报。

三是听新调入教师的课,了解他们实际的教学特点和水平,同本校同层次教师比较分析,提出定性的评价和进一步的意见。

四是听学校教学能手水平以上的教师的课,了解他们的现状,提出进一步的培养措施,并指导他们面向校外上一节示范课。

五是听上学期各科教学质量比较差的教师的课,了解他们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形成定性的评价意见,供学校参考。

2.要了解教材、学校和教师的基本情况

教材、学校、教师、学生是具体的客观存在,而听课又是带有较多的主观因素的活动。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等,对此,听课者必须熟悉,即使是教研室、教科室的同志听新课程的课,也不一定对有关的要求很熟悉,那么你就要掌握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要求等,熟悉教材可以在听课前突击看看相关的教学内容,另外也可以在听课初和听课过程中用简短的时间看一看有关内容;否则,你就不一定能听出教师是否抓住了教学重点、讲清了教学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等。如果是听其他学科的课,也应该有大概的了解,否则听课可能就有失公正,就失去指导意义。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教学传统、教学特色、教学基础、教学风格、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等,听课者应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一些了解,增加听课的针对性及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3.要处理好听课者与被听课者的关系

听课者介入课堂,会使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或多或少的失真,绝大多数被听课者对听课者抱有戒备心理,特别是上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及学校领导听课,很容易使教师和学生产生紧张情绪,授课者一般都力求使课上得让听课者满意(有时候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这样就必然会使这节课有别于平时的课堂教学。

听课者应当熟悉如何进入课堂。听课者应抱着向别人学习的态度去听课,适当地给教师讲一下为什么听他们课的有关情况,或了解和关心一些学校或教师的教学情况,或与教师说说家常话,转移和减轻教师的紧张或抵触情绪,尽最大可能迅速取得被听课者的信任、理解和配合。

进入课堂后,听课者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勤记录、多思考,不要漫不经心,不要干扰学生学习,不要干扰教师上课,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来听课者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尽量使课堂教学以真实自然的面貌呈现。

4.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有关学科的课改信息

听课要透过现象听出本质,即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发认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史、教育哲学等。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深入,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经验、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听课者就应该不断地关注和学习有关学科的新的理论、方法和知识,思考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措施和要求等。从而提高听课的品位,准确地发现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缺点,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是听好课的前提,如当前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色转换意识等。如果听课者不了解这些新的要求,就不可能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审视课堂教学,就可能出现“听不懂”的现象,甚至有可能产生错误的判断。(www.xing528.com)

5.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

听课不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而且是一种方法和技能。

听什么?怎样听?主要应听:(1)教师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2)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3)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4)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5)是否有创新的地方。(6)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学生的发言是否准确。

看什么?怎样看?主要应看:(1)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具(包括多媒体等)运用是否熟练,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2)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记什么?怎样记?原则上听课记录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思考什么?怎样思考?主要思考:(1)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2)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3)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4)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5)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6)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等。

总之,应该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如教师讲和学生发言时,就要以听为主,兼顾观察;教师在板书和学生在演练时,就应以看为主,兼顾其他;学生在练习时,就应以思考为主等。

6.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做好听课记录是听课者基本素质的体现,它反映了听课者的品德、态度、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型所体现的教学思想、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等是不同的,有关的听课要求等也是不同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听课记录中,可能有所不同或有所侧重,但常规的听课记录一般有听课记录本和听课评价两个方面组成。

附: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及评价表

另外,在做听课记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听、记要分清主次。听课应该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考上。

(2)记录要有重点。要详略得当,对内容要选择,文字要精练。

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

根据听课的类型,有些记录应该全面一些,有些记录则要突出某一个方面。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可以简明扼要地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详细的记录下来,以免遗忘。

(3)一段时间后,对听课记录要进行整理,并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推广或提倡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等,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要求等。

7.要积极参与评课,反馈要实事求是,以鼓励为主

评课时要积极参与,对教师的自评和听课教师的评价应认真地记录和思考,以便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借鉴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听课后要尽可能地同被听课者进行交流(这种反馈同评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要抱着虚心、诚恳的态度,热情主动地与教师交谈。例如,对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不要把存在的问题讲得太多,应有重点地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以建议的形式提出,要尽可能挖掘他们教学中的闪光点,让他们多一些成功的感觉;对有经验的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们认识到还有改进的地方和提高的空间,让他们继续努力,向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听课的反馈更多的是与教师的研讨和交换看法,虽然也需要指出成功和不足或改进的地方,但交换意见时要抓住重点,多谈优点和经验,明确的问题不含糊,存在的问题不回避,要尽可能以平等商量的语气,以鼓励为主,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是去做定性的分析和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