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设生活情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乃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走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我没有按照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去教,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三八”妇女节那天,小方送给老师一个长方体形插笔筒(出示给学生看)当时她用了好多漂亮的包装纸,你们知道至少要用多少包装纸吗?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联的生活实例,对学生而言,有着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拉进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他们非常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思考中。孩子们还知道在实际包装的过程中总要比长方体六个面用的纸多一些,所以要用至少来说明我们我们算的是六个面的净面积。
使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你会发现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每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
2.创设故事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最直接的因素。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把教材编成生动形象的故事、童话,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来到某地,饥渴难耐,让猪八戒去找吃的,猪八戒费尽辛苦,才找到一个西瓜,心里很想多吃一点,但悟空说:“八戒,我们每人吃四分之一块 。”八戒一听不高兴了,说:“我费那么大劲才找到这个西瓜,只吃一块,我不干!”悟空笑着说:“你吃 八分之二块,其余的我们三人分着吃,这样行了吧?”八戒一听,觉得挺划算,本想同意,但又想到悟空太聪明,怕上当,所以很为难。“怎么样,同学们帮帮他如何?”我说道。这样的故事情境设置,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带着一份好奇,一份疑问,带着帮助八戒解决问题的一份责任,愉快地去探索、去研究。
3.创设游戏情境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活动中如能创设好的游戏情境更能激起学生兴趣。例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我设计一个玩纸牌的游戏:片断一
师:同学们咱们做个玩扑克牌的游戏好吗?请同学们拿出其中一张,说一说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是长方形 。
师:请你们再拿来5张和第一张叠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生1:还是长方形的,只是有一定的厚度。(www.xing528.com)
生2:现在是一个长方体。
师:很好。将它放入牌盒中,你发现发了什么?
生:占了盒子的空间。
师:将其余的纸牌全部放入盒内,你又发现什么?说明了什么?
生:盒子全满了。说明纸牌占了盒子的空间。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娱乐中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了体积的意义,还让学生区别了体与面的关系,为学生学习体积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寓数学知识教学于游戏活动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4.创设操作情景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探究新知时,创设有效的“动”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立模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有一个量高的环节就很好。教师教学时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想用什么方法量出你手中圆锥的高?同桌商量商量再动手好吗?结果发现有的学生用两只尺去量;还有的学生把圆锥倒放去量;有个学生居然想到用一根细管从圆锥的顶点处插进去量。这样,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通过动眼看、动脑想、动手量的自主探究,获取了知识,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发挥。
5.创设实践情景
学数学是为了更好的用数学。因此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实际生活,不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扩展和延伸,同时,又能促进学生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所以,教师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景,让学生及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可让学生参与到“粉刷教室的墙壁”的活动中;学习了图形的变换可以设计一个“看谁最有创意”的活动,评出最佳图案设计奖。这样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从中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使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