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设计就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著名的物理学大师狄拉克有一次去做学术报告,报告之后有人提问说,他不明白怎么可以从公式2推导到公式5。狄拉克不答,主持人提醒道:“教授,请回答他的问题。”狄拉克说:“他并没有问问题,只说了一句话。”让拉克的这一著名回答,提示了问题这一概念的本质。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那位提问者并没有讲出自己对“公式2”的理解及其与“公式5”的矛盾所在,狄拉克当然就无法为他作出解释说明。所以,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
在分析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并设计教学过程中.人们十分强调噩址学生由主发现问题,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步骤,等等。这当然是很好的.也是必要的,确实提高学习者主动性、自主性的重要方法。但这种自主发现并不是惟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知识、能力的准备不足,特别是反思能力与发现矛盾的能力尚处在发展初期,他们不太能够发现自己固有认识、固有态度与新现象的矛盾,即使问个“为什么”或“怎么样”,也许都不能问到关键处,也说不明白“”为什么“的来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学会从学生的表述中发现问题.应该学会从了解到的学生的认识基础与新现象的矛盾中发现问题,通过精心设计的追问.让学习者逐渐发现自己认识中的内在矛盾,发现固有认识、固有态度与新任务、新现象的不和谐之处,采用启发式等方式去帮助学习者实现认知与态度上的跨越。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也好,教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也好.其前提都是要使教学任务切合实际,特别是切合同一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
进行教学设计时工柞基础是了解学生。在日常教学中.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精心设计的导人新课的方法,展示了许多与新课相关的图片或实验.然后,满怀兴奋地说“愿意”时,教师似乎就在旁观者的面前成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了。然而,事实是上课之前,这个班内有1/3或更多的学生其实早已掌握了新课内容,而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因为上节课布置过预习了)新课要讲什么所有的“发现”现“兴奋“,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类似的假问题,假启发的现象,在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中并不少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在考虑问题时,关心的并不是学生实际知道什么,也不是所涉及的学习任务与学生固有认识的实际差距,他们只是从新知识点出发,从新课所要传递的概念出发,这里的问题,类似狄拉克拒绝回答的那类问题,是从概念出发的问题。(www.xing528.com)
在了解学生实际问题上,没有捷径可走,即使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也不能用昨日了解的学生的问题代替对今日新学生的了解,生活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调查研究必须不断进行。应该说明的是,中小学生许多学习中的问题,可以由他们自己从读书中、从讨论中和在查阅资料完的过程中解决,年级越高,学生越发展,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就会越深入,数量则会减少。因此,教师所要关注的,要重点点拨、讲解或演示、指导的,是那些带有普造性且学生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了解学生、调查问题将会成为教师重要的工作环节。
从以备教材为主到以备学生为主,这一转变会有过程,会面临许多新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