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的课堂结构,可用以下图示表示:
以上图示既指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四个基本环节:观察——模仿——操作——评价;也说明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领悟——尝试——建立——改进。学生学习技能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认知——形成——完善。这种课堂结构是其他文化知识课所没有的。
这种课堂结构的提出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案。常见的教学流程有以下几种:
(一)操作课
这是以学生操作练习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模式。这类课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反复练习一两种技能”、“教师加强个别指导”,在《缝纫》、《木工》、《电子技术》、《钳工》、《英文打字》等练习课上常采用。在这类课中,教师先进行示范和讲解,使学生明白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操作要领,然后学生进行尝试性、模仿性练习。学生练习时,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二)制作课(www.xing528.com)
这是结合制作某一制品或种养某一花卉等载体,综合训练多种技能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类课的主要特点是“综合训练多种彼此独立的技能”、“学生感受浓厚的制作兴趣”,在《工艺》、《园艺》、《点心》、《烹饪》、《编结》、《刺绣》和《应用化学技术》等项目中常采用这一形式。教学时教师先演示制品的功能,讲述它的用途,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制作欲望。然后,教师通过示范,讲清制作的几个阶段,哪些是基本技能,如何突破制作关键。并要提供制作的样品或制作半成品下发给学生,供学生制作时参考、对比。最后,让学生欣赏自己的成果,享受成果的喜悦,讲评制作成功的关键。
(三)观察——练习课
这是以学生观察演示为主,辅以练习或讨论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类课的主要特点是“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模仿性操作或理解性讨论”,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生产劳动常识、仪器设备的构造和操作方法。例如在《车工》、《动力基础》、《摄录像》、《电脑打字》、《简易维修》等项目的新授课中,所用仪器设备大多较为复杂,常采用这一教学形式。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应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在观察前,弄清观察的对象、顺序和关键动作。教师的示范必须动作规范,操作正确,隐含良好的操作素养。为了加深观察效果,可安排学生进行模仿性操作,例如装拆操作装置、熟悉启动程序等。亦可以对比正确和错误的操作方法,进行讨论。最后学生汇报观察和讲座的体会,教师进行小结。
(四)程序训练课
这是一种学习内容按模块划分,安排学生进行技能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类课的主特点是“以学生训练为中心”、“自我调节训练进度”。劳技课的教学内容,可划分为前后联系的几个模块,每一模块再划分为若干单元,每节课都是按单元进行教学。这种练习方法叫单元组合法,它和当前国际上比较新型的MES模块教学方法基本是相同的,能规范化、程序化地组织学生学习基本技能,在《照明电路》、《钳工》、《木工》、《钣金工》、《电子技术》、《编织》等项目中,都可以采用。教学前,应先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前因后果的几个小模块。对照教学目标,在教学开始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提出操作中的疑问。然后让学生观察示范操作,相互讨论,弄清标准化程序操作练习中的六类要素:安全、操作、知识、图纸、材料、工具。在各阶段的练习中,学生感到技能目标具体明确,便于自我调节练习速度,优化练习方法。对于每阶段的学习,教师的指导用语十分简洁,保证学生练习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